刮痧退烧的方法图解
一、刮痧的穴位
1、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曲池穴可解表热、泻内火。
2、风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临床驱风治感冒常用的穴位之一。
3、合谷: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可升清降浊,疏风散表。
4、印堂: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治发烧引起的头晕头痛。
5、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正坐低头,颈后最高点,会摸到两个椎骨,上方的是颈椎,下面的是胸椎,之间的凹陷中即为大椎穴所处位置。大椎穴总督一身之阳气,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
二、刮痧的顺序
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1、先背区。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
2、次胸区。不过,不咳嗽的话可不刮胸部。
3、再肘区、腿弯区、颈区、印堂区。
三、刮痧的具体做法
1、泻法
先用棉签蘸润滑油涂在需刮痧的施治区上,以水牛角的刮痧板侧缘在治疗区自上向下刮。主要在背部和上肢进行。先刮正中,再刮两侧。
边刮边涂油,直至刮治部位呈紫红色,并有痧点(深紫色小丘疹)出现时,停止刮痧。
2、放痧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以三棱针挑破数个较大的痧点放血少许,以棉球擦干血迹后再换另一治疗区。出血3—5滴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