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关于手机与癌症关系的研究发现:手机不产生任何致癌风险。
跟踪42万名使用者
这项研究的成果发布在丹麦《国家癌症署杂志》上,显示手机使用者患心脏病的几率与不使用手机的人一样,从而彻底反驳了手机致癌的观点。
该研究经历21年,追踪了丹麦42万名手机使用者,覆盖了丹麦大多数人口1982年到1995年的手机使用状况,发现没有出现脑部、唾液腺、眼睛和耳朵附近癌症的增长。
“我们没有从短期和长期手机使用者身上找到证据,证明使用手机和产生肿瘤之间的关系。”领导研究的丹麦癌症流行病所的克里斯托弗·约翰森说。
领导研究的英国利兹大学流行病和生物统计中心的特里西亚·麦金尼说:“丹麦研究的结果很重要,因为他们的分析来自手机公司的记录,而不是靠个人回忆过去几年使用手机的频率。参与研究的人数很多,使得我们对结果很有信心。”
1995年之前手机也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针对的是1995年之前的情况,意味着其中大部分手机是老式的模拟手机。专家指出,模拟手机的辐射程度比现在普遍使用的数字手机高,即使这样,经过长期使用后,患癌症的几率也没有增加。
事实上,研究还发现一些手机使用者患癌症的风险低于不使用手机的人。科学家对此的解释是,在早期拥有手机的人收入较高,因此生活方式比较健康,也不大抽烟。
研究者还担心,对手机致癌的担忧给手机使用者造成了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
不过,研究人员也承认他们的分析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一些使用公司手机的人因为没有登记私人用户信息而未列入研究。此外,更多的人是在1995年以后才开始使用手机的。
◇风波 手机诞生后就不让人放心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有位公民在用了手机两年后得了脑癌,认为是由手机引起的,于是,对手机厂商起诉。类似诉讼案件一下子达到数十起之多,引起人们疑虑:手机对人类健康是否真的有害?
手机释放的电磁场能够进入人脑4到6厘米深处,由此引发人们对患脑瘤的担忧。2004年,瑞典的一项研究发现,使用手机达十年以上将增加产生听神经瘤的风险。今年10月,澳大利亚一名科学家确立了全球首套手机辐射产生“热休克”蛋白质破坏细胞防御系统、引发癌症的理论。关于手机是否引发癌症的争论从手机诞生之日就没有停止过。
◇历史 手机发展史
1973年 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泊,当时他还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75年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备。
1979年 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
1982年 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
1985年 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例子里,重量达3公斤。
1987年 诞生了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
此后 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
1、癌症: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尤其是脑癌。以上报告显示,人们不用产生相关顾虑。
2、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律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
3、视觉系统: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
4、生殖系统:表现为性功能降低,男子精子质量降低,使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据了解,经常携带和使用手机的男性的精子数目可减少多达30%。
5、消化系统:潜伏在手机中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等致命细菌。金黄球菌是一种致病细菌,容易产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大肠埃希氏菌则会产生腹泻等肠道疾病。
6、癫痫病:手机在使用者大脑周围产生的电磁波,是空间电磁波的4至6倍,少数劣质手机更可能超出百倍,有诱发癫痫病的可能。
7、心理疾病:一听到手机就发慌。这一手机病症是随着手机的普及而逐渐凸显出来的,患者一般为学生、年轻白领和一些工作压力较大的领导阶层。他们的心情容易焦躁不安,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 (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