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被破坏,很容易导致生理机能失调症状,引起上火。那么人体最容易出现哪些上火症状呢?如何去火呢?和360常识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常见的5种“火”
1.心火
分虚实。虚火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可喝点莲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麦冬等泡茶喝;实火则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心烦易怒等,可服用牛黄清心丸以降火。
2.肺火
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可用百合、红枣、大米适量煮粥吃,或用天冬、麦冬泡茶。
3.胃火
胃火也分虚实,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可用栀子、淡竹叶泡茶喝。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可吃些有滋养作用的梨、甘蔗、蜂蜜等。
4.肝火
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可服用龙胆泻肝丸或龙胆泻肝汤。
5.肾火
常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过早松动、烦躁、腰酸腿痛,可服用六味地黄丸。
上火的性质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长了口疮或者牙龈红肿、出血,咽喉肿痛,身体燥热,便秘尿黄……这些都是“上火”症状。但中医把上火区分为实火、虚火,所以吃药之前还需要分清上火的性质。
实火。 多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此外,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实火患者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躁、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脉数。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常用药有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牛黄清胃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虚火。 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气虚内热)两种证型。阴虚火旺多表现为全身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细数。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常用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气虚火旺者相对少见,常见症状有全身低热、年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为原则,建议就医后使用汤药调理,常用中成药主要是补中益气丸等。
中医去火小妙招
1.要分清“火”在何处
口舌生疮,特别是舌尖溃疡,疼痛难忍,伴有心烦,失眠,小便黄热,多属于心火。可用方药:竹叶30克,生甘草10克,水煎,当茶饮。
牙龈出血,口臭,胃中烦热,大便干结,多属于胃火。可用方药:大黄5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水煎或开水泡服。
鼻子出血,咳嗽带血,胸中烦热,多属于肺火。可用方药:白茅根30克,黄芩6克,桑叶5克,水煎,当茶饮。
眼睛红肿,耳朵胀闷,性急易怒,多属于肝火。可用方药:夏枯草30克,柴胡6克,黄芩6克,水煎,当茶饮。
2.要分清“火”的虚实
虚火多属阴虚津亏,一般有腰酸膝软、容易疲乏等虚弱症状,且手脚心发热、口干,想喝水,但舌苔不厚。可用下方:
麦冬30克,玄参20克,生地20克,水煎,当茶饮。
或用知柏地黄丸,每次6克,一天3次,淡盐水冲服。
3.要警惕“假火”
如果你有上火症状,比如顽固性口腔溃疡,但久治不愈,感觉怕冷,口不渴,或者喝热水才觉得舒服,要特别警惕,你可能不是真正的“上火”,而是阳气亏虚的表现!一切清热解毒泻火的寒性药,都不能吃,要找有经验的中医师给你调治。
清热降火解毒的小偏方
1.晨起口苦口干,口涩,咽喉干涩,可用鲜水瓜500克,鲜苦瓜250克,干蚝50克,煮汤饮用。
2.口舌生疮,口苦口臭,大便干结难解,可用鲜水瓜500克,生石膏60克,扁豆50克,煮汤饮用。每天喝两次,效果颇佳。但体质虚弱者,不能使用本方。
3.外感暑热,咽喉疼痛不适,可用“二瓜汤”。就是老水瓜750克,老黄瓜750克,煮水内服。(二瓜均为鲜品)
4.外感风热发热,或外感暑热发热,全身不适,头昏头痛,咽喉疼痛,食纳差等,可用过天芒30克(鲜品100克),倒扣草30克(鲜品120克),鲜青榄8个(若无鲜品,也可用干品),煎水内服。能祛风清热,消暑解毒。(本方对夏天的外感发热,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5.咽喉肿痛、溃烂,或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可用过天芒15克(鲜品45克),金果榄(块根)15克(鲜品45克),岗梅根30克(鲜品50克),煎水内服。能清热,利咽喉,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