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串雅》序中有言:“昔欧阳子暴利几绝,乞药于牛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乞的又是什么药呢?今天我们就来从掌故中探一探中药的药性吧。
车前止暴下
南宋医学家张杲的《医说》中这样记载:欧阳文忠公尝得暴下,国医不能愈。夫人云:“市人有此药,三文一帖甚效。”公曰:“吾辈脏腑,与市人不同,不可服。”夫人买之,以国医药杂进之,一服而瘥。后公知之,召卖药者,浓遗之,问其方,久之乃肯传。但用车前子一味为末,米饮下二钱匕。云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谷脏自止矣。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现在常常引用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出自他的《醉翁亭记》。“车前止暴下”说的是,在一个秋天,欧阳修突然患了腹泻不止的病,请了很多名医治疗都无效果,身体一天天虚弱下去。仁宗皇帝特派御医为他治疗也不见效。欧阳修担忧自己的病无法医治,十分悲伤,他的夫人对此很担心,四处打听医治此症的方法。终有一天,欧阳修的夫人得知一位正走街串巷卖药的铃医卖的正是一帖三文治泄泻的速效药,急忙告诉了欧阳修。欧阳修听后不愿接受,认为自己身份不凡,来历不明的廉价药不可能治好自己的病。他的夫人不赞同他这种人分贫富贵贱的想法,悄悄将这药方给他吃,哄骗说是皇上找的药。欧阳修吃后很快就痊愈了。他的夫人遂告知真相,欧阳修闻言大惊,找到铃医询问药方。此药方原来只有一味药,就是车前子,研成细末,用米汤服用两钱匕(一钱匕约等于2g稍多一点)。此药能利水湿,又不伤真气,泄泻一症,本是二便清浊混淆,水湿不化所引起,用此药后能使水湿通利而清浊得分,泄泻也就自止了。欧阳修深为叹服,厚赠铃医,再也不敢小瞧铃医了。
在欧阳修与车前子的掌故这个掌故中,有3点我们想和大家再聊一聊:
1.“铃医”是什么医?
中国古代有一类医生,他们没有固定的行医场所,而是游走于民间,这类医生叫“走方医”。因为他们边走边摇一种特殊的工具“串铃”,所以他们又被称为“铃医”。在中国医学史上,许多名医圣手都出自民间,如“药王”孙思邈,《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都曾是走方郎中。清代中医学者赵学敏将走方医的验方秘术与祖传绝技辑录成《串雅》,他总结走方医经验有三大特点:一是用药便宜,二是见效快,三是药源广。因此,走方医所用方药大多具有简、便、易、廉、效的优点,这些药物往往是比较常见而人们不大注意之物,是中药大家庭的重要来源。可以说,民间医生对中医药的形成和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2.中医古籍如何记载车前子的药性?
车前子性味甘、寒,有利小便、除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药性论》说它“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本草纲目》说它“导小肠热,止暑湿泻痢”。
3.怎样看中药掌故?
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人们为了记载药物知识和治疗经验,在口耳相传的师承口授中,前人为了加深后人印象,除了药物性能,还会讲述药物发现的过程和经历,甚至通过艺术想象和虚构,加入一些引人入胜的情节,经过长期流传和不断丰富,就形成了掌故传说。从药物学角度看,中药掌故虽不能当作考究药物起源的依据和实际应用的药典,但在解释药物药性和发现过程时往往符合一定的客观规律。认识来源于实践,最先发现某种药物的人必然是经常接触它的人,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从这些承载历史文化和人们发现、利用中药的宝贵经验汲取营养,挖掘价值。
《品掌故 话中医/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是在河南中医药大学《品掌故话中医》通识课建设的基础上完善而成。该课通过一年多的建设,精选历代凝聚古代文化精髓的涉医掌故,按内容分类进行阐释,加强人们对于中医常识的认知与深入理解,培养大家对于中医文化的兴趣;进一步思考当今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过程中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等中华魂宝。同时,该课将进入智慧树网站的中西部高校联盟共享课,以及河南省高校网络公开课,为该书的传播和影响打下了基础。主要内容:第一章《儒医一家》,第二章《成语医趣》,第三章《医家史话》,第四章《讽世喻情》,第五章《本草拾趣》,第六章《名医轶事》,第七章《生命贵养》。每一章包括十个左右的中医掌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介绍中医常识,深入浅出,加深大家的印象。其中所选掌故短小精悍,寓医于文,寓教于乐,体现了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