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水果真是一种赛一种地漂亮,草莓是又红又大,葡萄也像是把乒乓球一个个紧密地串在一个,卖相绝佳。与此同时,水果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一年一个价,让不少人直调侃“吃不起”。
可是每次花了大价钱买来的水果,都缺了水果该有的味道。比如:西瓜看着皮薄个大,吃起来一股水味;本该酸酸甜甜的葡萄吃着只酸不甜;草莓看起来红艳艳,可一点草莓味都没……为什么现在的水果呈现出一种“越好看却越难吃”的趋势?
有媒体报道这是反季节的原因,也有媒体调查出是因为加了“膨大剂”的结果,可每当我们自以为接近“真相”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权威人士出来“辟谣”,否定这些原因。但追问下去,这些人却总是给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于是水果恒久地难吃,难吃的原因也是恒久地模糊。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消费者的利益,一味地对水果进行改良,赢了许多,但输了更多。
得利于日益发达的交通,人们享受水果的美味不再受到空间的限制。可是再耐存的水果也总有腐烂的一刻,看着一车车烂掉的水果,哪个果农不心疼?于是植物学家们日以继日地对水果进行研究,就是为了能够让水果的保质期能够更长更长更延长。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保存时间延长了,但人们吃到 “真正新鲜”的水果的机会就减少了,不仅不新鲜,水果的味道也是大不如前。
卖相好自然就卖得快、卖得多,果农们的收入也就越来越好。于是许多能够增加卖相的方法就出现了:膨大剂、增甜剂、生长激素、打蜡、加霜、催熟、染色、化学浸泡……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办法,只有还没想出来的办法。
这些水果不仅味道急剧下降,就是吃起来也是让人提心吊胆,就怕一个不慎吃到什么不安全的水果。可消费者没法生产水果,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不知是否安全的水果。
请问这应该是谁的错?是辛辛苦苦做研究的植物专家们吗?是勤勤恳恳种植但收入微薄的果农吗?是无辜躺枪的消费者吗?
要怪只能怪浓浓的铜臭味掩盖住了水果该有的香味和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