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很多时候大家都是不太关心的,但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脉搏多少正常的一些知识,包括了怎么测量脉搏哦,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来看看哦,也可以和周围的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哦,这样下次测量起来会更方便哦。
正常范围
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正常人脉率规则,不会出现脉搏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正常人脉搏强弱均等,不会出现强弱交替的现象。
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胎儿每分钟110—160次,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
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使脉搏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脉搏对病人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中医更将切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心动周期中,由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交替进行脉管发生周期性扩张和回位的搏动。
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脉搏的变化也是医生对病人诊断的其中一项依据。
注:安装泵式人工心脏者无脉搏。
触摸脉搏
触摸动脉搏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实普通人也可以做到。
一般触摸桡动脉:把自己的一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到另一个手大拇指的根部的掌面的桡侧(那儿有骨头结节隆起,就挨着隆起的手掌面)可以摸到动脉搏动,就是桡动脉。
触摸脉搏也可以在肱动脉:肘上肱二头肌的内侧,也是测量血压时听诊器放置的位置:其它:足背动脉,股动脉等等。
形成和传播
脉搏的形成有赖于两个基本条件
①心脏的舒缩
② 动脉管壁的扩张性和弹性
因心脏有缩有舒,动脉内压才有升有降;又因动脉管壁具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动脉内压的升降,才能以脉搏波的形式从主动脉开始,沿着管壁而迅速传播到各分支动脉,直到微动脉末梢。脉搏波的传播速度与血流速度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生理现象,当心室收缩射血到主动脉时,长长的血柱以每秒0.2~0.5米的速度沿着动脉系统各分枝流动,流动速度以主动脉最快,到微动脉毛细血管网流速最慢,可以减速到停滞状态,而脉搏波的传播速度则因各段动脉的管壁弹性不同而异。
主动脉管壁的弹性纤维最丰富,因而其扩张性和弹性最大,脉搏波的传播速度最慢,一般为3~5米每秒。中等大的动脉如桡动脉和股动脉,其管壁的弹性纤维较少,扩张性和弹性较小,脉搏波传播速度较快,约为7~10米每秒。小动脉弹性更小,传播速度显着加快,约为15~35米每秒。动脉硬化时,脉搏波的传播就更快。
波形意义
可见每个脉搏波描记曲线都由升支A和降支K构成。
升支反映心室快速射血内动脉的被动扩张,降支反映射血后期的回缩。
随后心室舒张,心室内压低于主动脉血压,于是动脉血倒流,导致主动脉瓣关闭,在曲线上形成降支切迹N,也叫降中峡或重波谷
由于主动脉瓣的关闭遂使倒流的血液继续向前流去,并在切迹之后又出现上升的小波,称降中波或重脉波。
降支的形状与外周阻力的大小有关;如阻力大则降支坡度较缓,其切迹的位置较高;反之,切迹的位置较低。
波形形状
脉搏波的形状,因循环系统的情况改变而不同。如主动脉瓣是否健全,心搏节律是否正常,动脉管的弹性如何等,都可根据脉搏波形的变化进行诊断(图2)。
静脉脉搏
波形静脉脉搏的形成与动脉脉搏不同,它不是由于心室舒缩和动脉管的弹性,而是由心动周期中心房内压的改变和大型静脉邻近的动脉搏动的影响形成的。
其中心房内压的改变是静脉脉搏形成的主要因素。
a波由心房收缩房内压上升形成,c波由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反弹导致心房内压上升形成,如在颈静脉记录,并行的颈动脉搏动也有助于它的形成。v波由腔静脉血回流导致的心房内压上升形成。
静脉脉搏不易辨认,可同时记录动脉脉搏。与后者升支相应即为 c波,从而可定a和v波。在心电图发明前,静脉脉搏有重要心功能诊断价值。如至c间隔过长或a,c波关系不正常表示有部分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应用推广后,用者渐少。
结语:以上的全部内容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脉搏多少正常的一些知识,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太会注意脉搏的,但是在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多多关心一下这方面哦,最后祝愿大家每天生活的幸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