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7 18:58:27)
赤小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子,又称红豆、红小豆。临床作为中药材入药。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
日常生活中赤小豆可供食用,熬红豆汤或红豆苡米粥等,在糕点加工中常做红豆沙作为糕点馅料,美味可口。中医临床常作为中药材入药,具有行血补血、健脾除湿、利水消肿和解毒作用,可治水肿、黄疸、流行性腮腺炎、乳汁不通等多种疾病。
赤小豆在古代曾被当作辟邪驱鬼之物,其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突出的功效是除热毒,散瘀血,利小便,消胀满、通乳和解暑,故赤小豆在中医临床十分常用。
相传于宋仁宗年间春季的一天,赵祯皇帝起床后突然感觉两侧腮部发酸、隐隐作痛,用手一摸,有些肿胀,遂唤来御医,为赵祯皇帝切脉、察看,御医奏道:“陛下此症,名为‘痄腮’,乃风湿温毒之邪由口鼻侵入所致,当以普济消毒饮内服、如意金黄散外敷,可保龙体安康”。
赵祯皇帝依授方医治,不料三天后,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加重,恶寒发热,两腮肿痛更甚,张口困难。御医慌了手脚,再次诊治并研讨方剂,最终也未能提出最佳的诊疗方案,赵祯皇帝大怒,随即令张榜下诏求贤医。
那时京城名医云集,然而谁也不敢冒此风险。两日后,京城一位傅姓郎中,声称能治好此病,便揭了榜,于是取了一些赤小豆研成粉末,然后带进宫以蛋清调成糊状,美其名曰“万应鲜凝膏”,入宫后给皇帝敷患处,每天一次,连敷三天,赵祯皇帝的“痄腮病”果然奇迹般地齿痊愈了。御医连忙询问此神奇膏药的组方,傅郎中淡然答道:“无他,唯赤小豆也”。赤
赤小豆治愈宋仁宗皇帝“痄腮”病的传奇故事,记载于宋《朱氏集验方》中,只是该书中所记载的不是傅郎中,而是当朝的一位道士叫赞宁,但赤小豆的神奇效果却是一致的。
汉代名医张仲景早就创制了赤小豆当归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方剂来治疗便血、黄疸,有名方和食疗药膳传世。除研末调糊外敷治疗痄腮(流行性腮腺炎)外,配白茅根煮汤治疗腹水,与鲤鱼同煮食治疗各种水肿,单味煮汤来通乳汁,配绿豆煮汤来预防中暑等,都有明显的效果。
赤小豆的常用量及使用方法:
赤小豆10-50克研末,用鸡蛋清调匀敷患处,每日1次,可治愈流行性腮腺炎。
赤小豆100克煮烂食用,每日2次,可治产后浮肿。
赤小豆250克,生姜5克,煮烂连汤食之,每日1次,可治下肢水肿、脚气。
乌龟肉500克与赤小豆煮烂,不放盐,1日内分次吃完,每日或隔日1剂,可治急、慢性肾炎水肿。
赤小豆还有一个很好的用途,任何家庭都可配置一个结实的条格小布袋,每格装入赤小豆备用,用时将赤小豆袋放入微波炉烤热1-2分钟,然后取出包裹关节热敷,对关节炎、关节肿痛有很好的效果,也可替代热水袋保温使用,效果更佳。在患感冒初时,立即饮用生姜红糖水配合赤小豆袋背部热敷,出身汗后全身便可轻松如初,切身体会其功效。
可见,赤小豆不仅是食用佳品,也是一味很好的治病良药,在消水肿、利水除湿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