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针灸治痛秒杀系列(二·肩痛)

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筋骨疼痛称肩痛。肩后部疼痛住往连及胛背,称肩背痛;肩痛而影响上臂甚至肘手部位的,称肩臂痛。因其均以肩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他部位的疼痛是由於肩痛而引起,故可统称为肩痛。

由於肩痛往往导致上肢不同程度的功能活动障碍,勉强活动上肢疼痛加剧。在中医古籍中,以 肩部疼痛为主 而功能活动正常影响较轻者,称"肩痛"(《 针灸甲乙经 》)、" 肩背痛 "(《 内经 》、《 针灸甲乙经 》)、"肩 臂痛 "(《针灸甲乙经》)、"肩前臑痛"(《 内经 》);若以功能活动障碍而 上肢不能抬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则称为肩不举,见肩不举条。肩痛一症自《内经》始均归属於 痹证范围,《针灸甲乙经》称"肩背痹痛"、"肩背周痹",《 针灸资生经 》称为"肩痛周痹"、"肩痹痛"、"肩痹"。

[病因病机]

, 1.气血不足:年老体虚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精亏,气血不足,筋失所养,血虚生痛,久之,则筋脉拘急而不用。

2.外感风寒湿邪:久居湿地,风雨露宿,夜寐露肩当风,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在脉则血凝而不流,脉络拘急而疼痛。 寒湿之邪淫溢于筋肉则屈而不伸 ,痿而不用 。

3.外伤筋骨:跌扑闪挫,筋脉受损,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久之,筋脉失养,拘急不用。

辨别真假肩痛

A·真肩痛:1、有明显诱因,比如撞击、拉伸、劳损、风寒等,痛有定点。

2、有明显的活动受限。

3、夜里疼痛明显加重。

B·假肩痛:1·痛无定处。比如心脏病多痛在左肩,胆囊炎多痛在右肩,肺癌会出现肩关节及肩背肌肉疼痛

2·叩击不加重疼痛或者感到舒服。

3·活动受限不明显。

4·其他如类风湿、痛风等炎症,偏瘫,神经性疼痛和放射性疼痛,另外有些肩痛是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称之为“颈肩综合征”。

今天就肩痛部位的针灸治疗与大家共同探讨,抛砖引玉。

一·肩前痛,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循行路线上。

1·鱼际穴(同侧)

【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作用】:清肺泻火,清宣肺气

主治】:主治各种咽喉病症,扭伤,头痛,肌肉肿痛,肘挛肢满,指麻肩痛,瘫痪等。

【刺灸】:0.3~0.5寸,局部胀痛;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挑刺。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注意:不宜瘢痕灸。

【归经】:属手太阴肺经。荥(火)穴。

2·三阴交(对侧)

【定位】:内踝尖上直上3吋,约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作用】: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调理冲任,益肾填精,通经活络,健脾安神、统血调经之功。

主治】:统治三阴经所主治的病症。

【刺灸】:直刺1~1.5寸,局部酸胀,可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或酸胀感扩散至膝。孕妇禁针。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归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

二·肩侧痛

A·肩髃穴附近疼痛,病在手阳明大肠经。

1·三间穴(同侧)

【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作用】:清泻阳明,通调腑气,通经活络 ,舒筋利节。

主治】: 身热头痛、咽喉肿痛、口干齿痛、鼻衄 目痛 ;胸闷气喘、腹胀肠鸣、泄泻痢疾、痔疮;肩臂疼痛、上肢瘫痪;手指及手背肿痛、手指屈伸不利。 扁桃体炎,牙痛, 三叉神经痛 , 急性结膜炎, 青光眼,手指肿痛,肩关节周围炎等。

【刺灸】: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麻胀,或向手背放散。可以向合谷方向透刺。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归经】:属手阳明大肠经,输(木)穴。

2·解溪穴(对侧)

【定位】: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母)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作用】:舒筋活络,清胃化痰,镇惊安神。

主治】:①上下肢痿痹、踝关节病、垂足等下肢、踝关节疾患。②头痛,眩晕。

③癫狂。④腹胀,便秘。

【刺灸】:寒则逆经而刺,热则循经而刺。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归经】:别名草鞋带。属足阳明胃经。经(火)穴。

B·肩髎穴附近疼痛,病在手少阳三焦经。

1·中渚穴(同侧)

【定位】: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后方凹陷中,液门穴直上1寸处。

【作用】:清热通络,开窍益聪

主治】: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以及肘间神经痛等。

【刺灸】:1、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并有麻窜感向指端放散。

2、向上斜刺0.5-1.0寸,其酸胀感可向腕部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归经】:属手少阳三焦经。输(木)穴。

2·阳陵泉(对侧)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阳陵泉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取穴,仰卧时对下肢微屈,在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取之。这种方法取穴病人感到舒适耐久,不易发生晕针、弯针,并容易引起经气,得气快,感传好。

【作用】:有通经活络,行血祛瘀,疏肝解郁, 清热化湿,祛风镇静,止痛解痉之功。。

主治】:主治胁肋痛,肩痛,口苦,呕吐,黄疸,便秘,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膝肿痛,及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等。

【刺灸】: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归经】:属足少阳胆经。合(土)穴。八会穴之筋会。

3·肩后痛,病在手太阳小肠经。

1·后溪(同侧)

【定位】: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作用】: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

主治】:主治头痛项强,落枕,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鼻衄,癫痫,疟疾,黄疸,盗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挛急等。

【刺灸】: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归经】:后溪穴是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适合经常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发育中的孩子,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对于长期在电脑前工作或学习的朋友,每过一小时把双手后溪穴放在桌沿上来回滚动三到五分钟,可以缓解调节长期伏案以及电脑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后溪穴是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

2·束骨穴(对侧)

【定位】: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清热,清利头目。

主治】:①癫狂,头痛项强。②腰背腿痛,肛门痛

【刺灸】: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艾灸:艾灸对肩痛有较好的舒经通络,活血止痛作用,患者应坚持配合针灸治疗取得更好的远期疗效。热敏灸温度不易过高,温和舒适耐受为度,体弱多病者时间酌减,湿气重者谨防水泡,循序渐进。饥、饱、醉、怒皆不宜艾灸。灸后宜搓脚踝(双)三百次,引火归元,不伤津液。施灸后还要注意穿衣保温,不着凉水,不食生冷,宜避风寒。温灸结束后将艾绒或者艾条隔绝空气闷灭,注意安全。

【注意事项】

1、注意防寒保暖,少吹空调跟随气候变化适当增加衣物。

2、加强功能锻炼如广播体操、八段锦。

3、纠正不良姿势,良好的坐姿有利于身体健康,并且能有效防治颈肩病变,避免长期不良姿势带来的损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针灸治痛秒杀系列  针灸  针灸词条  系列  系列词条  针灸治痛秒杀系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