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针灸治症汇总七(针灸70)

“ 概要:腹痛:淤血(经血或撞击),便秘(寒灸热针,羊矢,支沟照海、关元巨阙天枢),慢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阑尾穴、关元、天枢、中脘、支沟、照海),腹膜炎灸肘尖,奔豚(强心+便秘);痔疮(承山、孔最、长强、秩边、温留),下血、肠漏(灸尾椎三点),大肠癌(痞根、消积,便秘取穴)。”

01:

腹痛

很多原因会造成腹痛:淤血、阑尾炎、奔豚。

淤血:有瘀血就会腹痛。瘀血可能是月经痛,也可能是外伤被踢到或撞击,也可能腹部里有出血。瘀血,一般会在左侧少腹——关元外开3寸处附近有压痛点,因为人左主血右主气,此压痛可用于诊断瘀血。瘀血治疗的思路:活血化瘀。

   

便秘:便秘造成的腹痛。

(1)便秘分寒、热:

寒:寒实(便秘有东西堵在里面为实),寒症大肠不蠕动,一个礼拜不上厕所,而且不难受、不痛。

热:热实,一两天不上厕所,会很难受、绞痛。

(2)对症治疗:

堵在小肠:宿食累积在小肠里,堵着,大肠里没有东西,只有空气,所以症状是放屁多;治法,取穴小肠募穴关元。

羊矢:大便粒状,像羊粪,即羊矢。因为小肠太干燥,没有津液。脾主湿,脾主少腹,少腹问题大部分在脾下手。让小肠津液回来,强心(心小肠表里)、强脾(让湿进入小肠,津液生起来),取穴心募巨阙,脾募章门。支沟、照海:治疗便秘的有名组合,不管大肠、小肠堵塞都可以用。照海属肾经,主阴跷脉;支沟属三焦经(外关上一寸为支沟,即手背腕横纹上3寸)。脾经本穴太白可下针。

 

寒实:灸比针好,天枢、关元、中脘,四花灸,一热肠子就开始蠕动。也可以加足三里。支沟、照海不管寒热,是实症(宿便、便秘)都可下针,今晚下针,明早大便。

寒热判断、热实:便秘,问小便,小便清白为寒,没有蠕动。小便浊黄,天枢有压痛点,代表热实,堵在大肠里,会很痛,下针支沟照海、关元巨阙天枢,下针,不要灸,灸了更燥。

慢性阑尾炎:大肠头堵到(慢性阑尾炎):西医为慢性盲肠炎(慢性阑尾炎),少腹隐隐作痛,闷闷的痛。足三里下一寸阑尾穴,经外奇穴,急性、慢性盲肠炎都会在阑尾穴找到压痛点,下针阑尾穴。其他关元、天枢、中脘、支沟、照海都可以下针。

   大肠头堵,慢性盲肠炎

盲肠炎(急性阑尾炎):

(1)病因举例:果农与渔民交换食物,一次吃了太多对方的食物,晚上就上急诊,都是盲肠炎,果农盲肠里全是蟹壳,渔民盲肠里全是瓜子。吃任何东西不要大量吃,吃多了又运动、活动,很容易得急性盲肠炎。

(2)针灸治疗:阑尾穴(足三里下1寸)按压最痛点会有豆状物,在豆上下针,当场去痛。盲肠积物会排入大肠,再加关元、天枢、支沟、照海排出体外。

(3)盲肠炎破裂:如果盲肠破裂转为腹膜炎也会立即去痛,但周围皮肤冰、盲肠处烫,移动身体则痛。腹膜炎灸肘尖。灸肘尖用途除了腹膜炎,还有癗疠(甲状腺、腋下淋巴结肿痛)。

奔豚

(1)奔豚病理:本来是堵在大肠头便秘,想上厕所,因受到突然惊吓(例如小孩子门后吓妈妈),大肠收缩,堵塞燥矢会被吸到大肠上部,肝与大肠大动脉血管处。此后,浊气不在受横膈膜阻挡,经肝大动脉一路到心脏,燥矢气进入心脏,心脏跳的很快,中医命名为奔豚。严重的肚脐旁边的动脉也在搏动。

 

(2)治疗:先强心脏,把浊气逼回大肠,下针心募穴巨阙,再加背后心俞,少府、神门、内关、劳宫,都可以强心。由于是便秘引起的,再加天枢、中脘、关元、支沟照海等。

02:

血痢、痔疮、肠漏、大肠

痔疮:外痔放血火罐吸,撒枯痔散,让痔脱落下来。可承山、孔最、长强下针。(痔疮常用穴:长强、秩边、孔最(大肠表里肺之郄穴)、温留穴,对痔疮可消炎镇痛、止血。适用于各种痔疮,临床常用。)

外痔先便后血,内痔先血后便,大肠炎血便混合

下血:治疗下血,如内痔、大量出血,大肠炎、血便混合,都是鲜血。灸法,尾椎骨往上摸,大概一寸后每个关节一个压痛点,一般有三个,隔姜灸,第二天血就会减少,灸到无血为止。可以配合痔疮的取穴下针。

 下血灸 

肠漏:痔疮动手术,不易收口,产生瘘管。治疗方法:灸(尾追上痛点)。收口力量非常好。

大肠癌:中医遇到癌,照样辨症论治。

(1)大肠癌病理:大肠癌,可能堵到大便排不出来,很多办法都没法排便。脚是冷的,因为肿瘤阻隔经脉阳回流(脾经络到脚,肝经络阴器),小肠火到不了脚。前列腺肿大、前列腺癌、子宫肿瘤、卵巢癌,都会把阳阻隔,阳无法下到脚,脚冰,阳回流到心脏,心脏管上肢,手会很干,掉皮蜕皮干裂。

(2)针灸疗法:癌症肿块在里面,痞根、消积取穴。按照症状,便秘取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针灸治症汇总七  针灸  针灸词条  汇总  汇总词条  针灸治症汇总七词条  
经穴

 珍藏版103个配穴大全,能治病、...

珍藏版103个配穴大全,能治病、能按摩!中医里面的穴位是一门经验科学,其实用性有时候无法用现代医学来节食,中医总结过个著名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