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中医治疗肝癌疼痛、肝癌晚期之泻肝止痛药方使用方法:
(1)、煎药:以上方中A部分(三棱、莪术、元胡、水红花子、龙胆草、山豆根、苦参、干姜、郁金、金刚藤、丹参、大腹皮、枳壳、喜树子、乌骨藤、桂枝)加水至高出药面2-3厘米,冷泡15-20分钟,大火煮沸,小火煎60-70分钟,倒出为第一煎,再加水高出药面1-2厘米,大火煮沸,小火煎50-60分钟,倒入第一煎中(与第二煎混合),倒去药渣,将上所煎得的药汁用纱布过滤后进行浓缩;
(2)、浓缩:把以上肝癌疼痛药方A所煎得的药汁过滤后置砂锅中,没有砂锅用瓷器锅,实在没有瓷器锅则用不锈钢锅,不盖盖子,用小火慢慢煎,控制药温在100度以下(药水不沸腾),大约煎十二个小时以上(视具体情况而定),药水慢慢减少,直到最后药水成稀粥状(视具体情况而定,以加上药粉后成膏状,不流动为准)。
(3)、粉碎:把以上肝癌晚期疼痛药方泻肝止痛方之B部分(生莱菔子、生白芥子、川楝子、重楼花粉、吲哚美辛片)研细末,可到药店去粉碎,也可自己用豆浆机粉碎。
(4)、调和:把中医治疗肝癌疼痛药方中B部分所研成的细末加入A部分所煎得浓缩而成的“药粥”里混合均匀(以成糊状,不流动为度),泻肝止痛方即制成。
(5)、使用:中医治疗肝癌晚期疼痛的泻肝止痛方使用方法是胸腹部外敷。取以上药湖敷于整个胸、腹部都敷,越宽越好,敷药后用保鲜膜覆盖并绑定,每天用一剂药的量。每天换药一次。 中医治疗肝癌晚期疼痛之泻肝止痛方用药注意事项: (1)、用保鲜膜覆盖并绑定时不要太紧,以防病人难受,也不要太松,以防掉下; (2)、敷药后如果局部皮肤难受,则马上取下,过几个小时或过一天再敷,千万别把皮肤贴烂; (3)、由于配药和浓缩的时间要很长,所以建议3剂药合在一起弄好,然后冰箱冷藏(用时加温)。 (4)、中医治疗肝癌疼痛外敷药方泻肝止痛方不可口服,只能外用。
62、胆囊癌晚期中医治疗药方。 郁金60克,茵陈30克,茯苓30克,黄药子0克,长春花30克,八月扎30克,石上柏0克,白花蛇舌草60克,泽泻30克,制马钱子0克,蛇莓0克,甘草10克,土茯苓30克,乌骨藤15克,农吉利30克,椿树皮0克,每天1剂,水煎服。
63、肝囊肿、肝硬化治疗药方 炒白术20克,炒山楂0克,酒白芍0克,土茯苓0克,水红花子15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元胡15克,北五味子6克,丹参15克,当归12克,每天一剂,水煎服。
64、原发性肝癌药方 白花蛇舌草50g,七叶一枝花30g,黄芪15g,白术12g,茯苓15g,法夏10g,内金15g,重楼花粉30克,生麦芽15g,莪术15g,薏米30g,女贞子20g,藤梨根15g,大腹皮15g,泽泻15g,土鳖虫10g,王不留行15g,15剂,1剂/d,水煎服。
一种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散剂,属中医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散剂,由能活血行气散寒的透骨草、川乌、草乌、三七、白芥子,红花、桂枝、独活,经粉碎过筛混合制成,以温水调糊敷于患处,具有止痛快、无副作用,标本兼治,能根除颈肩腰腿痛病根的独特效果。 透骨草40g、川乌25g、草乌25g、三七25g、白芥子25g、红花10g、桂枝25g和独活25g。
蜈蚣2条、青黛15g、雄黄5g、冰片5g、食醋适量。先将蜈蚣文火炒存性,研成细粉,再将雄黄和冰片研粉过120目筛,将青黛与上药混合,加适量食醋搅成糊状,涂患处,外用纱布覆盖固定,每日2次,7次为1个疗程。
本组经治疗均获效,其中27例痊愈,自觉症状消失,皮疹消退,无疼痛后遗症;8例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皮疹消退85%以上,疼痛明显减轻;3例好转,疼痛有所减轻,皮疹消退40%以上。
典型病例 李某,男,63岁,1996年8月初诊。患者腰部出现水疱2日,伴疼痛。诊见右侧腰背部有小水疱, 呈簇状分布。诊为带状疱疹,予蜈蚣散外敷患处。治疗2日后疼痛明显减轻,疱疹渐消,守法治疗3日,皮疹消退,症状消失而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体会 本病多因内蕴湿热,外感毒邪,湿热毒邪搏结壅滞肌肤所致,治宜清热解毒、散血消肿。蜈蚣大毒,可攻毒消肿,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雄黄为治皮肤疮疡要药,与冰片合用,能促毒外出,加强解毒功效;米醋祛邪毒,消痈肿,引诸药入肝经。诸药合用,能迅速使药力渗入皮肤,达到清热泻火、解毒止痛的功效。本品经济简便,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胰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出现明显增长趋势,被称为“癌中之王”。中医临床常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并可根据胰腺癌极易肝转移、淋巴结转移的状况,在乌梅丸基础上加养肝血、化痰祛湿药物,往往能使患者疼痛缓解、食欲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配合外用药后部分患者瘤体缩小,效果优于化疗和靶向治疗。
基本方:乌梅20~30克,细辛3克,干姜10~15克,黄连3克,当归15~20克,附子(先下)10克,川椒目6克,桂枝10~15克,党参15克,黄柏10克,白芍20克,鸡内金30克,壁虎10~30克。
腹泻者乌梅加量至60克,赤石脂(先下)30克,石榴皮15克;疼痛者加元胡15克,乳香15克,没药10克;上腹胀者加厚朴10克,大腹皮15克,乌药15克;便秘者加生白术60克,火麻仁15克,焦槟榔30克;腹水者加龙葵20克,大腹皮30克,配合细辛3克,生黄芪10克,桂枝10克,川椒目10克,龙葵10克,研细末,取少许,敷在脐部,外用艾条灸治。
68、胰腺癌外敷药方:麝香(单包)1克,肉桂末(单包)90克,川乌90克, 草乌90克,海浮石120克,海藻120克,壁虎90克,山慈姑90克,蜈蚣30克, 猫爪草90克,夏枯草60克。先将肉桂研细末,过筛,留极细末和麝香混匀备用;其余药煎2次,去渣,留汁浓缩成稠膏,如蜂蜜状(药汁可用微波炉去水份),药冷却后加肉桂、麝香,混匀,备用。每次取少许,涂在大块橡皮膏上,敷在肿瘤体表部位,每次4~24小时不等(根据皮肤反应确定敷药时间),每日1次。贴药后出现皮疹、皮肤潮红,少数可见水泡,一般轻者不用处理,保持皮肤干燥即可,严重者可停用几天,局部涂碘呋即可,待皮疹消失后再用。
内服:土茯苓15克,蒲公英12克,败酱草15克,地丁草12克,忍冬藤30克,瓜蒌皮12克,川郁金9克,王不留行9克,连翘9克,栀子10克,甘草3克。上药浓煎,取汁三小碗,每日服3次,每次一小碗。
外敷:生大黄、川黄柏各15克,共研为末,加冰片适量调和,分9包。取药一包,以白酒调成半糊状,敷患处,每日两次适时换药。
上法内服外敷治疗乳腺炎,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疏通乳络、消肿散结。
70、中药治疗深静脉曲张血栓口服偏方:
口服偏方:益母草30克,紫草15克,牛膝15克,紫地丁30克,赤芍15克,生黄芪30g,当归20g,连翘15克,公英20克,丹皮15克,生甘草10克。
归芪通脉饮中鸡血藤、苏木、毛冬青、当归活血养血为主,地龙、穿山甲、桂枝活血通络,生黄芪补气活血,防己有善走下行、通窍的作用。水煎服,早.午.晚分服。治疗5天,停2天.再服。
海桐皮30克,莶草30克,威灵仙50克,皂荚20克,苦参30克, 上药制成粉过80目以上筛备用。越细越好。根据患者静脉曲张的范围,红肿面积大小,取适量药末[50-100克]左右,加适量水及蜂蜜调成较稠的膏剂,敷贴于静脉曲张的红肿处,上盖塑料布,再用绷带胶布固定。每日外敷6-10小时,外敷时间长点疗效好,不能耐受者可缩短敷药时间,治疗5天,停2天.在敷。
外敷偏方药用海桐皮、莶草、威灵仙、皂荚、苦参等,其中海桐皮主要成分有广谱抗菌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反复感染迁延不愈的溃疡有良效。配合针灸足三里、三阴交、承山、委中等穴达到调节经络,改善肢体血液循环的目的。中药综合治疗能起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经脉通畅的作用,能有效的改善肢体血液循环,是治疗该病的好方法。
【禁忌】:孕妇和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急性咽炎及喉咙痛,症见牙龈肿痛,火热内盛。用外敷方法治疗此病疗效较好,现在把具体使用方法介绍一下,仅供参考。
配方;牛黄解毒片2--4片。 用法;研成细末,用75%的酒精调成糊状,敷于喉结两侧,外用胶布固定,一般晚贴晨揭,如不嫌影响外观,白天连续贴疗效更好。 疗效;用此法治疗20例,20分钟即开始发挥作用,一般1--3次即可。比服药好的要快。 外敷牛黄解毒片,用来治慢性咽炎,二十分钟可见效,二至三次就治痊。
组成:杜仲、川断各50克,红花、丝瓜络、当归各30克,川牛膝15克,乳香、没药各30克,麝香1克(后入)。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勿泄气。
用法:用时取本散适量,分撒肚脐和阿是穴(腰腿部压痛点)上,用胶布盖贴,按紧。或用白酒调敷亦可。每2-3日换药1次。
功用:补肾壮腰,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主治:腰腿疼。
74、治疗鹅掌风秘验方
内服方:生地12克,熟地12克,白蒺藜9克,川牛膝9克,菟丝子9克,知母6克,黄柏6克,枸杞子6克,独活3克。 1剂痒减,10剂痊愈。
外敷方:藿香25克,生大黄2克,黄精10克,白矾10克,用白醋500克,煮沸冷却后泡洗患部。 每次一小时。洗后搽马应龙痔疮膏。不可用肥皂之类洗手。一剂洗三次。每日三四次。一般二剂愈。
治疗方法:取马钱子、杜仲等分 ,研为细末 ,过 1 0 0目筛备用。治疗时取药末 0 .5 g置于腰部疼痛处 ,外用伤湿止痛膏覆盖以免药末漏出。每日换药 1次 ,1 0天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全部患者均获满意效果 ,疼痛可在贴药 1天后即有明显减轻。
典型病例张某 ,男性 ,38岁 ,2 0 0 1年 1 1月 5日初诊。患者来诊时以手护腰 ,自诉腰痛 1年余 ,劳累后即感腰痛加重 ,休息后可缓解。 X线及 B超检查均无异常。经外用上述药粉 1次后 ,疼痛显著减轻。续用2个疗程 ,腰痛完全消除。嘱患者节房事 ,适劳逸 ,随访 1年未见复发。体会慢性腰肌劳损属中医腰痛范畴。《证治准绳》中说 :“腰痛有风、有湿、有热、有寒、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 ,皆标也 ;肾虚 ,其本也。”说明肾虚是腰痛发生的关键。笔者所用方中杜仲入肾经 ,为治肾虚腰痛之正统药物。
76、巧治扁平疣
治疗方法新鲜蒲公英 30 0 g,洗净 ,用开水烫后 ,放入香油、味精、细盐 ,拌为凉菜即可食用 ,其味道鲜美 ,一般服 3~ 5次扁平疣即可去除。笔者应用本方治疗1 0余例 ,均获愈 ,其退疣时间 1 0日~ 3个月。
77、治疗治神经性皮炎的秘方
1.以前用地塞米松软膏涂厚一些,外用追风膏密封,1日1换,效果也很好。
2.我的中药秘方:细辛12克 马钱子10克用甲酚皂100mL浸泡一周,涂一次就有很好的效果,结痂脱落后绝大多数1次即愈。 现在我基本都用第2种方法了,您不妨一试,验证疗效。
赵某,41,颈后见一5x8cm苔癣样皮损,特来要求“治癣王",当即涂一次。一周后脱痂痊愈,随访已3年未复发。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疼痛的外敷中药,其采用制草乌、制川乌、天仙子、制马钱子、冰片、樟脑、鬼臼为原料,原料组成含量(重量)为:制草乌15%、制川乌12%、天仙子(即莨菪)25%、制马钱子6%、冰片20%、樟脑15%、鬼臼(别名八角莲)15%。上述组成按比例粉碎,用水或白酒浸湿,敷于癌疼患处。本发明原料成本低,治疗癌症疼痛效果好,无毒副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适用于治疗各类人群的癌症疼痛。特别是骨癌。对一些风湿痛和腰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病人使用,也具有同样的止痛效果。
中药外用治疗癌症疼痛可使用药物经皮肤吸收,就近作用于患病局部,避免了口服药经消化吸收所遇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提高了药效,但也会使药物的毒性及剂量难以控制。中药经皮肤吸收的速度决定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加工手段及介质,芳香走串气味浓烈的药物及穿透性强的矿物类药物应用较多,治则以除湿袪寒,活血化瘀为多,而补气养血药则较少应用。 外敷止痛中药调配介质进展较快,传统介质以水调,醋调为多,也有用酒,胆汁,油脂,蜂蜜调配的。现代产品除甘油,凡士林等外,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乙醇,甲乙醛也应用中药外用制剂。透皮剂的研究近年有了迅速发展,丙二醇,尿素,吡咯酮,二甲基亚矾等明显地增加了中药透皮的吸收速度,目前应用氮酮较多,它具有无味,无毒,易溶解,吸收快等优点。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皮肤作为一个给药入口,局部给药后,大部分直接进入给药部位发生药效,同时药物可经血液循环对全身发生作用。药物经皮吸收机制主要有:
1 通过动脉通道,角质层转运而被吸收;
2 水合作用;
3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4 芳香性药物的促进作用。
1 避免皮肤破溃处外敷中药,以免引起疼痛,也应避免在肿瘤可能破溃处用药,防止发生癌性溃疡。
2 一些中药也可引起皮肤过敏,出现红色痒疹,红肿等,如乌梅,草乌可使皮肤破溃,斑蝥,细辛可刺激皮肤发生水疱,应注意避免,必要时用苯海拉明研细末涂于患处,肯有治疗作用。
3 避免外敷中药处肿块破裂出血,如大量应用桃仁,红花等活血药外敷肝区,可增加肝癌肿块破裂出血的机会,故B超,CT定位表浅的肝癌应当慎重。4 外敷中药体内吸收的药量难以掌握,应该注意外用的面积不应过大。大量外敷生南星,生草乌等有毒中药需观察全身中毒反应。大量外敷活血药可干扰凝血机制,加重咯血,便血,食道下静脉出血等,应注意检查出凝血时间等与出血相关的指标。
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主要有:
1 机体因素:一般婴儿,老人皮肤吸收率较成年人高,女性较男性高;体表不同部位角质层厚度不一,其吸收药物程度不同,其吸收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耳后,阴囊,腹股沟,额,腋下,头皮,背,手掌,前壁;皮肤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细胞通透性增加;4 皮肤损坏,破溃增强皮肤吸收能力。
2 制剂因素:皮肤对水制剂微量吸收;对脂溶性物质可大量吸收;软,硬膏易吸收,霜剂次之,粉水剂难于吸收;其他。
79、 赤芍、桃仁、生香附、乌药各12克,乳香、红花各6克,阿魏4.5克。
适应症:晚期肿瘤。
用法:共研细末,用醋调为糊状,敷患处,以纱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外敷时皮肤可涂少许凡士林,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如用药数日后皮肤起泡,可暂停数日后再敷。
80、 丁香、山奈、白蚤休、藤黄、阿魏、樟脑各适量。 {适应症}各种肿瘤。 用法:共研细末,撒于胶膏上,1周1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