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治疗的原则以活血止痛、利水渗湿为主。选用五苓散加减治疗,方中猪芩、泽泻、白术、茯苓、以利水渗湿;三七以活血止痛;桂枝以温经通络;冬凌草以消炎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止痛、利水渗湿之功效。五苓散为张仲景治疗太阳蓄水证的经典名方,临床应用广泛,涉及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眩晕、头痛、水肿、关节病、小儿腹泻、小儿黄疸等。五苓散治疗足踝部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血尿酸、血沉水平,有效缩短病程,临床上中西药合用效果更好。
临床上,痛风常可见如下几个证型,治疗上用方也可参议加减:
1、风湿热证:祛风除湿,清热除痹。方药:清痹汤加减;
2、风寒湿证:祛风散寒,除湿通痹。方药:通痹汤加减。
3、瘀血证: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药:化瘀通痹汤加减。
4、脾肾不足证:补益脾肾,通经活络。方药:加味四妙丸加减。
【附:西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类风湿关节炎---1、属于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2、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3、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通俗点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把自身关节作为入侵对象进行“打击”,弥漫意味着全身发病,常常受 累及的器官包括心脏、肺、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等。
从上可知:1、该病关节的炎症不要误解为唯一的疾病表现,只是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2、也发生于膝盖、臀部和肩关节;3、患者易出现疲 劳、发热和体重下降;4、除关节受累外,还可以有关节外损害;5、常常受 累及的器官包括心脏、肺、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等;6、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本身就意味着全身可发病,富含结缔组织的内脏器官同样可受累及,只是开始是关节的炎症表现,逐步加重后出现内脏损害。
西医认为,由于人体自身免疫调节紊乱,导致免疫调节系统认为需要生成免疫复合物(类风湿因子)进行自身免疫,从而才在人体内大量生成了免疫复合物(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在关节处堆积,导致关节发生炎症反应,就出现了红肿、僵硬、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表现;类风湿因子在关节处不断堆积,破坏关节软骨及骨质,就会引起关节畸形病变。而传统治疗方法无法将类风湿因子清除,更无法阻断类风湿因子的继续产生,所以才导致病情总是反犯病作,久治不愈。】
【风湿类疾病除风祛湿用方基本思路,如下】
1、当病在皮肤表面上的时候就是麻黄加术汤证
2、进入肌肉时候变成麻杏薏甘汤证
3、进入血脉、血管的外围的时候就是防已黄芪汤证了
4、进入血管里面就是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5、进入骨节,就是术附汤证【自注:术附汤走走里及骨,搜经刮骨,也是排脓汤】,甘草附子汤证【甘草附子汤同时是治疗风痹的用方】;
6、麻黄加术汤,是专门给病人出现阴黄的时候用的。湿在中焦,又太阳病发,仲师用方:桂枝汤加白术茯苓,有热加黄连、黄芩,遇寒湿就要加白术、附子。
7、湿家不可攻下,对于湿家我们要去湿的唯一选择就是利用温化来利小便将湿排除,记住这个原则。
8、此病多在肝肾两虚,故从《黄帝内经》中十九病机守法入手立方,滋肝补肾也为常识。在临床临证上,当活用经方,治疗骨病首辨阴阳,内外兼顾;重视正气,进退有度,汗、托、下、和、温、清、消、补的骨病内治八法,总结出“治骨先治脾”、“治骨不见骨、去风通利治骨病”的骨病内治经验,施之临床,明效大验。
【其实,在理解上用方思路后,我们在临床临证上,在活用经方的同时,更要灵活运用中医外治理念看待与理解临床。先从局部而言,都是瘀痹热痛类,说到底都是个瘀堵不通,且其表现则多是初为肿胀不利、到后为变形疼痛,所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个不通及不通对筋骨关节的破坏;再从全身而言,邪为风寒湿痹,脏多为肝肾两虚,从脏腑的五行生克及表里关系上去研判施治,终将“有所及变有所不及、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用方上,难免多有歧义、多有不及、多有不为,而中医外治从局部入手、从表入手,再从全身脏腑经络整体入手,反而驾繁驭简、至简取巧,直通至理大道而取伟效。
另外,我们一定要从西医的观点结合入手,西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免疫性疾病,是由于人体自身免疫调节紊乱,产生免疫复合物(类风湿因子)进行自身免疫,从而造成了免疫复合物(类风湿因子)的堆积,导致关节及全身多处结缔组织病变。西医认为传统治疗方法无法将类风湿因子清除,更无法阻断类风湿因子的继续产生,所以才导致病情总是反犯病作,久治不愈,并称之为不死的癌症。
那么,我们结合上观念理解,正是因为有免疫复合物(类风湿因子)的沉积、堆积与淤滞,才有后续进行性的关节与组织破坏,就如过敏性紫癜一样,就是因为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附着于血管壁从而破坏血管的通透性,进而局部出血成淤形成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