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冠疫苗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
北京时间1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习近平强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中国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习近平指出,现在疫情还在蔓延,防控仍需努力,要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习近平宣布中国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举措,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习近平在致辞中强调,在人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举行这次世卫大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现在已波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70多亿人口,夺走了30余万人的宝贵生命。我谨向不幸罹难者表示哀悼,向他们的家属表示慰问。习近平指出,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展现了人间大爱,汇聚起同疫情斗争的磅礴之力。
习近平强调,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付出巨大代价,中国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
六项建议
习近平指出,现在疫情还在蔓延,防控仍需努力,我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全力搞好疫情防控。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在防护、隔离、检测、救治、追踪等重要领域采取有力举措,尽快遏制疫情在全球蔓延态势,尽力阻止疫情跨境传播。要加强信息分享,交流有益经验和做法,开展检测方法、临床救治、疫苗药物研发国际合作,并继续支持各国科学家们开展病毒源头和传播途径的全球科学研究。
第二,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在谭德塞总干事带领下,世卫组织为领导和推进国际抗疫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社会对此高度赞赏。当前,国际抗疫正处于关键阶段,支持世卫组织就是支持国际抗疫合作、支持挽救生命。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世卫组织政治支持和资金投入,调动全球资源,打赢疫情阻击战。
第三,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薄弱,帮助他们筑牢防线是国际抗疫斗争重中之重。应向非洲国家提供更多物资、技术、人力支持。中国已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交付了大量医疗援助物资,专门派出了5个医疗专家组。目前,常驻非洲的46支中国医疗队正在投入当地的抗疫行动。
第四,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建立全球和地区防疫物资储备中心。中国支持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全面评估全球应对疫情工作,总结经验,弥补不足。这项工作需要科学专业的态度,需要世卫组织主导,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第五,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有条件的国家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遵照世卫组织专业建议,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复学。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尽力恢复世界经济。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是国际社会抗击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取得的重要经验,是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间正道。
五大举措
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我宣布:
——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中国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努力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并建立运输和清关绿色通道。
——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将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并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国家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克服当前困难。
习近平最后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联合国秘书长和其他国家领导人在致辞中均表示,支持多边主义,支持世卫组织作用,支持加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的协调与合作。
金句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社会没有退缩,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展现了人间大爱,汇聚起同疫情斗争的磅礴之力。
中国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
全力搞好疫情防控。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在防护、隔离、检测、救治、追踪等重要领域采取有力举措,尽快遏制疫情在全球蔓延态势,尽力阻止疫情跨境传播。
国际抗疫正处于关键阶段,支持世卫组织就是支持国际抗疫合作、支持挽救生命。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世卫组织政治支持和资金投入,调动全球资源,打赢疫情阻击战。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薄弱,帮助他们筑牢防线是国际抗疫斗争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向非洲国家提供更多物资、技术、人力支持。
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建立全球和地区防疫物资储备中心。
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尽力恢复世界经济。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最快可投用时间及产能如何
5月18日世卫大会消息: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当地时间5月12日,世卫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表示,目前已有超过100个新冠肺炎疫苗项目。据了解,全球8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4款来自中国团队,分别是括康希诺和军事科学院联合开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科兴生物研发的灭活疫苗、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两个新冠灭活疫苗。
另据了解,美国东部时间5月18日,Moderna新冠病毒疫苗试验取得积极效果的消息,新冠病毒疫苗mRNA-1273早期人体试验数据:45位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最初8位产生了中和抗体,而且试验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
受上述相关疫苗消息影响,5月19日,康希诺生物早盘高开6%,报港元226.2港元,成交额418.34万港元。美股道指18日收涨超900点。欧股主要股指亦是集体上涨,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4.29%,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收涨4.07%,德国DAX指数收涨5.67%,法国CAC指数收涨5.16%,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收涨3.26%。
全球疫苗好消息频传
5月10日科兴生物发布消息称灭活病毒疫苗项目二期临床已经完成,预计7月份试生产;康希诺与军事科学院合作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也接近完成,5月14日,康希诺生物和军事科学院的疫苗项目开始跟加拿大官方合作,推进疫苗在加拿大的临床试验。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两个新冠灭活疫苗都已经进入Ⅱ期临床阶段。两组疫苗进度上前后大概十天的差别,分别开展Ⅰ期、Ⅱ期临床。到目前为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灭活疫苗开展的临床已经有1000多名志愿者接种疫苗,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开展的Ⅰ期、Ⅱ期临床合计起来有170多人。
有媒体5月18日报道,美国生物科创公司Moderna(NASDAQ:MRNA)公布了新冠病毒疫苗mRNA-1273早期人体试验数据:45位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最初8位产生了中和抗体,最小剂量(25微克)组在试验第43天时体内抗体水平与新冠肺炎痊愈者相当,而100微克组则“显著超过这一水平”,而且试验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
受试验积极数据影响,Moderna昨晚股价上涨近20%(今年以来已上涨超过300%),并带动全球股市上涨,疫情全球爆发之后一度下跌80%的邮轮公司,昨晚股价也上涨超过15%。
临床试验到上市还有距离,通常情况下传统疫苗研发需要5~10年,新冠疫苗预计能缩短至12~18个月。而且疫苗研发成功率不高,近30年来美国FDA总共启动疫苗临床研究试验接近3000次,但是获批上市的疫苗的数量不足20个。而昨晚Moderna的数据公布后,投行高盛的分析师对其疫苗成功率的预测,是75%。
根据太平基金一份研报的分析,CEPI资助了一系列新冠病毒疫苗研发项目,到2021年计划投入22.75~27.75亿美元,目标是在2021年至少有3款候选疫苗提交上市申请,也就是说,如果把失败疫苗的成本也计算在内,那么对应每款成功上市的疫苗,平摊下来的研发成本在7.58~9.25亿美元。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新冠疫苗生产车间
4月下旬,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称,对于疫苗研发的时间表,如果按正常流程,可能要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才能研发出来。
一位接近康希诺的投资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参照埃博拉,时间上应该会比高福院士提出的年底使用的时间要快。
另根据此前报道,Moderna公司CEO斯蒂芬·班塞尔(Stephane Bancel)表示,疫苗最早将于7月开始批量生产,预计未来年产量能够达到10亿制剂。另外,FDA已授予这款疫苗快速通道认证资格,最早将于今年秋季推向医疗第一线。
按照太平基金研报的计算,如果要通过疫苗达到群体免疫,需要82.5%的人口接种疫苗,那么仅中国接种量需要达到11.55亿人。这需要巨大的产能支持。
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指出,灭活病毒疫苗有成熟经验可借鉴,中国生物有成熟的技术平台,从技术路线来说,这个最快,生产安全有效,几个条件都可以满足。
“我们也是最有经验的,所以这是优选首选保证。基因重组蛋白疫苗我们也在做,还有其他的技术路线我们也在研发,但是没有放在优先项里。基因重组蛋白疫苗从特点来说,如果说成功做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它的产能是非常大的,成本也低,供应量生产等各方面都有它的优点,但是毕竟还是在研发阶段,它研究出来的速度比灭活疫苗慢一点。”杨晓明指出。
杨晓明介绍说,中国生物现在武汉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两个单位,都是采取了灭活疫苗这个路线,因为它们技术成熟度,也可以保证产量,现在目前设计的产能,一个单位大概在八、九千万到一个亿剂量,两个单位加起来,足量生产供应,可以供应约两个亿剂量。
在疫苗专家陶黎纳看来,陈薇团队与康希诺合作的疫苗,目前临床进展速度最快,而且适合量产。灭活疫苗产能不太可能高,但转基因组分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很可能产量很大,供全球接种也不是问题;而且灭活疫苗至少要接种2剂,现在试验的有接种3剂的。
对于业界担忧的产能问题,随着全球最大新冠疫苗生产车间诞生或将迎刃而解。
中国电子披露,近日,中国电子旗下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内首家人用P3(三级生物安全水平)生物医药生产车间项目顺利完成交付。
该项目的建成,标志着全球最大新冠疫苗生产车间诞生,量产后年产能达1亿剂,具备满足大规模紧急使用和常规接种的生产条件。
尤其是在国内目前尚无针对人用疫苗的高级别生物安全生产车间的建设标准背景下,该项目的建成还填补了国内重大疫病防控在疫苗领域的生物安全空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药品和疫苗研发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