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一词刚刚出现时,很多人怀着好奇心去靠近她,试图了解她,甚至梦想与她成就一桩美好姻缘。
如今,当朋友圈被大量微商广告占领的时候,很多人不胜其烦,不得不经常在朋友圈设置“不看某人的朋友圈”。
在朋友圈这个“大卖场”里,必须得搞清楚微商到底靠什么赚钱。
有人一定会觉得,这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微商当然是靠朋友圈里朋友们的信任和支持赚钱了,还能有别的什么花头?
不错,朋友圈之所以能成为“卖场”,那一定是建立在朋友关系基础上的。朋友之间的友情、信任和互相关注,天然形成了良好的售卖渠道,让商品流通附带上感情色彩。
其实,商品流通附带感情色彩,并非微商所独创。
中国民间商界,一直有“鬼迷熟客”的说法。卖馒头的,会把卖相不好的馒头卖给熟客甚至亲戚,因为这些客人不大好意思因为馒头长得丑而提出退货;理发的学徒工,在技艺尚不成熟之际,常常在亲朋好友的头上反复练习,即使把人家理成丑八怪,人家也只有苦笑一下,不大会大发雷霆;农民伯伯种出的土特产滞销,或者城里下岗工人被摊派了一大堆卖不出去的滞销商品,七大姑八大姨的就会成为最有效的推销对象……
网络朋友圈市场,因为“有感情”,所以也更容易被伤害。
自从网络购物成为现实,“货比三家”的消费心理,一下子被网络搜索的彻底比价心理所取代。比如被最多微商在朋友圈推销的面膜产品,它的真实底价很容易就会成为公开的秘密。如果你花10块钱代理进货,20块钱卖给你朋友圈里的朋友,第二天你朋友会知道你赚了50%的利润。
不管这位朋友是不是你的死党,你都不大可能再指望其继续支持你的生意:铁哥们会想,这小子连我的钱都要赚,也太不够朋友了,不理他了;不怎么铁的朋友会想,竟然赚了我这么多,可见得跟我关系一般呀,咱们拜拜吧。
一片随便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做微商代理的面膜,注定就是这命运。而朋友圈市场的脆弱之处,往往也正在于这些难以琢磨的情感因素。
也正因此,传销、直销的商业模式,似乎从来不以商品为核心,而是大谈理想,鼓吹抱负,通过洗脑勾画肥皂泡让迷恋者狂热不止。
要说成功,不过是金字塔顶端少数人的成功,狂热跟风者充其量是凑个热闹而已。那些天天出现的“爆款”“断货”“最后一单”,鬼知道是真是假。
但朋友圈商机确实是不可否认的。只要你有足够个性的产品,只要你能够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金点子,只要你可以让朋友们在朋友圈里惊叹、折服、享受,朋友圈淘金还是大有可为的——朋友圈最有市场的是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