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桂林米粉、兰州拉面、成都小吃等小吃店,就像是一个隐秘的江湖一样,相似的店招、相似的装修、相似的菜品,但是他们又都是各自为战。到底是哪些人在经营这类小店呢?这类街边小吃店要想赚钱又有哪些秘密呢?
秘密1:老乡是开店的最大保证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小吃店的经营者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举个例子,成都小吃店,开店者基本都是重庆市开县人;桂林米粉的开店者基本都是广西天等县人……而且这些人绝大多数都能攀上亲戚,笔者曾经走访了北京国贸周边多家成都小吃店,发现这些店的店主之间都有亲戚关系。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些店主无意间设立了一个壁垒,一个外人难以进入的壁垒。首先,很多小吃都有秘方的,如果没有圈内人传授,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而如果是同乡的亲戚要开店,获得秘方的几率很高,外乡人几乎是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其次,一个外乡人,如果轻易使用了某个小吃的店招,很有可能会招致麻烦,小到总有人捣乱,大到惹上官司。无锡有一批沙县小吃店,经营者都不是沙县人,后来就被福建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告到工商,说他们是“山寨”小吃,不能使用沙县的标识。最后无锡近50家“山寨”沙县小吃都被迫关门。第三,这类小吃店往往都会有几种关键食材必须从老家采购,如果不是老乡关系,这些原材料是无法轻易采购的。第四,老乡之间的好处,就是开店时会省去很多搭建人脉关系的时间,因为大家都是老乡、亲戚,往往交代一句话就“OK”了,而且开店钱不够,借给你没有问题,都是亲戚里道,不还不好意思,也不好借钱逃跑。
秘密2:做标准化等于把利润给别人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这些店都是同乡人开的,彼此之间又都是亲戚关系,为何不把这些店变成连锁店,而非要独立经营。
这里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首先,开店的资金实力都不高,注定了无论是选址,还是经营面积都不会很理想,做标准化显然先天不足。其次,这些小吃店定位是大众,毛利并不高。如果做标准化,等于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利润都给了别人,诸如配送中心等。因为筹建一个配送中心,至少百万元以上,而且标准化经营之后,必须要减少菜品,否则无论是配送,还是制作都无法达标,这意味着经营者未来几年都是白干,实际上并不划算。另外,这些小吃店的经营者绝大多数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要成为小吃界的“肯德基”,他们的初始目的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日子能过得好一些,所以当经营到一定规模时,他们就知足了,不进取了。
秘密3:店铺面积超过70平方米就是找死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类小吃店的面积也很有特点,基本都在70平方米左右,因为在业内这就是一个“标配”,如果面积过大,所有的盈利都会被房租吃掉。有位“桂林米粉”经营者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个70平方米的店面,日均流水约2000元,除去房租、水电、员工工资、粮油食材等成本外,一个月下来大约能有2万元左右的净利润。实际上绝大多数街边小吃店的真实盈利水平:月净利润在1万—3万元之间。
要是开100平方米店面,日均流水的增幅不到10%,而房租成本、水电成本就会增加20%—30%,净利润会减少[www.cyonE.com.cn/]。要是开四五十平方米的店面,房租等成本是可以减少20%—30%,但是日均流水因为客单量低,会降低40%左右。要是开再大的门脸,初始投资加大,显然就不是这批草根投资者能承受得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