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87年前的今天,公元626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四),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中国上下几千年,封建王朝经历了很多,每次朝代的更迭,少不了一场厮杀。看过古装剧或是了解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不仅是朝代更迭鲜血淋漓。都说皇家多纷争,皇位继承者们的“争奇斗艳”,更是应了那句“天家无亲情”。
事实上,每一个皇子都想方设法获取权利,拉帮结派,培养自己的根底。做不了皇帝,顶好的做个闲散王爷,大多的就给流放边区,坏的便是尸骨无存。
作为今天我们所讲的,也就是给我们大唐盛世,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他又如何经过一场怎样的传世千年之“玄武之变”,从而登上皇位的。
隋末唐初,好一桩天子家事
隋朝末年,因隋炀帝杨广广征赋税,严苛治民,颇为暴虐无道。并雄心壮志三征高句丽,以至劳民伤财动摇国本。遂自民间、朝堂之中,涌起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
义宁元年(617),出任太原留守的唐国公李渊,被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人鼓动起兵反隋,是为晋阳起兵。据说也就是在这场起兵中,李渊答应李世民,将来若夺天下便封李世民为太子。却也为后来皇位继承的血雨腥风,埋下了伏笔。
然而当李渊于义宁五月(618)称帝,位为唐高祖时却立李建成为太子。虽遂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然太子李建成性情,松缓惰慢。喜欢饮酒,贪恋美色,爱打猎,不得唐高祖李渊喜爱。
直到……
李世民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随后在随后的四处征战之中,李世民先后被封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又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后来又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最后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之上。
在被奉为天策上将之后,李渊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自恃功高,因此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文士入,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这让原本就长在军中履历奇功,威望日高的李世民势力大增。
于是太子李建成眼见着他高楼起,眼见着他宴宾客。眼见着李世民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增长,也知自己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便心有忌惮坐不住了。
太子李建成,先是拉拢四弟齐王李元吉,后又各自结交党羽组成太子党,一起排挤、陷害李世民。连同后宫嫔妃时时向李渊,进谏谗言构陷李世民。
是时李世民危机重重。(他家父疑心甚重)
终是天家无亲情,一出闹剧君臣演
在李世民回朝,又不肯拉拢嫔妃。高祖让贵妃等人挑选隋之宫女和收取仓库宝物。贵妃等人私下向李世民索要宝物,还为自己的亲戚求官。李世民却回答:宝物已登记入册上报朝廷了,官位应授予贤德有才和有功劳之人。
多智而妖,对外无能者,必扰内。太子党的构陷与污蔑已经到达了所谓“蒙蔽圣听”的局面。于是,李世民把财务赏给有功之臣是有篡夺帝位之心;李世民认为国家初立不可迁是有篡夺帝位之心;李世民受奸人献胡马骑而无伤是有篡夺帝位之心……
当事时,此回应印证了一件事情,就是他们李家皇帝都是生性多疑。李渊还真受到太子及齐王对李世民的构陷所影响,于是听从魏征的引导,收服被李世民重创的窦建德,尝试拿回兵权。李渊也尝试任用裴忌,最终导致大败,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领兵。
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胜,这场天子家门的事儿,也终究因为李渊的犹豫不决与优柔寡断,使得朝中派系之争愈演愈烈,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矛盾终于达到巅峰,太子建成宴请李世民,却在酒中下毒。李世民吐血不止,淮安王李神通扶他返回西宫。
太子建成终究是秉持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心态,于是一大堆嫔妃大臣夜以继日地构建秦王李世民。他高祖李渊还偏偏就信,必须准备惩治李世民,若不是陈叔达觐见高祖定会处罚李世民。甚至于李元吉要求杀掉李世民。李渊虽不听从,确也没有反驳。
千钧一发,你死我活
于是乎,秦王府墓僚属官人人忧虑,个个不安。当时的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龄与比部郎中长孙无忌商议对策。二人得出结论便是“以杀止杀”,若不如此,朝不保矣。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悔等共同劝说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
太子党夜以继日的构陷于李世民
而李世民心腹、部下则日以继夜的劝说世民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
天命之所归,武德九年六月初一(626年6月29日),太白金星在白天悬于南方午位。放在古代,这就是爆发动乱或皇位、当权者更迭的前兆,代表着要发生大事。
恰逢突厥来袭,数万骑兵驻扎在黄河以南,突入长城边塞包围乌城。太子李建成推荐齐王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统帅各路军马北征,以抗突厥。
李渊可真如此,太子党得了兵马以后,不是想着抵御突厥,或严防边塞。而是如何设计诛杀秦王李世民?
这事儿被李世民的眼线知道了,自然上报于秦王。这正是盛唐前属于太宗风起云涌的生死之时。
秦王幕僚部下再三劝说秦王李世民诛杀太子、齐王。可李世民毅然选择去找李渊告状,高祖应该挺头大,于是说到第二日审问此事。可李世民的密奏却被后宫嫔妃知晓,并告知李建成。
当日,太子建成惶恐,眼见着手握东宫权势和自以为掌握了皇宫兵马的李建成,终于忍不住要前往逼宫。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那儿能料到,位于宫城北门的禁卫头领早以转投秦王李世民。因此连宫中卫队已经倒向秦王也不知道。
血浴真龙,太宗世民
接下来的事情,我想大家差不多都知道:
李建成李元吉走到临湖殿,发现情况异常,立刻调转码头往东宫疾奔。只听见后面有人大喊道:“太子、齐王为什么不去上朝?”
李元吉回头一看,差点吓得魂飞魄散,正是李世民于尉迟敬德。心虚之下,便急忙拉弓搭箭,一连向李世民发了三箭,都没射中。
眼见秦王李世民与尉迟敬德搭弓射箭,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顿时纵身逃窜。呜呼哀哉,风紧扯呼!
也正是此时,正好映照着太白星居于南方正午之位。李世民不慌不忙对准李建成回射一箭。这一见便将这次夺嫡事件结束了去,只见太子李建成被一箭射的滚下马去,当场气绝。李元吉向西逃,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
京城有兵马暗中调集宫中,
京城亦有兵马杀向秦王府,
当日高祖很悠闲地在宫中海池划船,只见尉迟恭身负铠甲,手持武器,径直走向高祖所在。
高祖大吃一惊,急忙询问何事何人作乱。尉迟恭便答:“秦王因太子与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担心惊动陛下,派臣护卫。”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头颅杀伤力巨大,往外一摆可吓退上千军士。试图拼死一搏的太子死忠党们也被一并歼灭。
三天以后,唐高祖即立李世民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同年八月,唐高祖李渊被迫退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登基,为唐太宗。
历史上把这场“琐碎家事”,演变而成的流血政变叫做“玄武门之变”。
第二年,唐皇李世民改年号为——贞观!
如今还算早上,京城动乱应还未平息。纵观历史,夺嫡争主数不胜数,“玄武门之变”之所以流传至今,未尝不是因为主角便是大唐皇帝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成就李世民,唐太宗成就“玄武门之变”
作为历史的探求者,看过传播千年的所谓事实,只能叹一句:古来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不过看到太子与秦王的做法比较,明确的知道一个道理:说不如做。
历史上的今天:7月2日 “玄武门之变”
文/张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