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KPI冲刺的最后关头。
职场人永远逃不过绩效考核,就像小时候做学生躲不过期末考,考试成绩不佳要回家面对“竹笋炒肉”,绩效考核结果垫底,不但年终奖最低,还要面对卷包袱走人的压力。
不过,只要有排行,就总有垫底的人,他们被形象地称为职场底层,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努力过……
1
Sorry,我不是实力C位
安安静静、本分低调地工作了一年,最后被KPI教做人,小茶抱着自己养在电脑前的多肉黯然神伤。
2018年风雨飘摇,公司需要救世主,还做个乖乖工作的合格螺丝钉,注定了是绩效考核中的底层。
尽管她也曾为支持重点项目熬夜加班,一周喝光了三盒雀巢;
尽管她也曾连续忙碌32个小时,整理拿下项目所需的全部资料;
尽管公司经营不善时压了三个月的工资,她仍默默地认真工作,从未有一丝懈怠……
但她依旧是KPI垫底的那一小部分。
谁愿意做鄙视链底端朝不保夕的那一个?优秀的人各有各的优秀和机遇,但大部分职场人永远是公司不起眼的一分子,boss对下属要求得越来越多,本分完成工作就像拼命奔跑却留在原地一样无用又无益。
小茶终于懂了,自己永远不是那个踩着七彩祥云拯救公司的SUPER STAR。
总是有人要当垫底的,不是吗?她又啜了一口咖啡,嘴里泛起熟悉的苦涩滋味。
2
遇到一手遮天的上司,无奈
KPI作为一个工具总有局限,而其最大的不合理,在老猫看来大约是过分取决于“人”的因素。
身在一个各项指标考核比较模糊的部门,上司对绩效考评的自由裁量权就大到逆天,什么沟通、协调,无法量化却必须打分的KPI指标,80%以上分值掌握在领导的手里。
每到年底,老猫的部门都陷入花样的争奇斗艳中,隐隐约约的马屁,若有若无的谄笑,领导们一个个露出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员工们则惶然不可终日:毕竟没有数据支撑的大部分KPI指标,堪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算一年苦活累活全都加班加点干完,仍旧可能像老猫一样,因为“平衡”的狗屁理由,被踢到KPI排行的末位。
总要有人做最后一位嘛,上司苦口婆心地对老猫说,和上次说“为了公司和绩效,再加两天班吧”一样真诚又感人。
你看,牺牲别人总是不那么痛苦的呢。去你的KPI吧,开始研究辞职的老猫,暴躁地吐出个烟圈。
3
原来做事没那么重要,sigh
Lisa是个工作狂。
Lisa是个拼命加班,到年底KPI垫底的工作狂。
同样的CASE她总是努力做到尽善尽美,所以一样的时间,部门同事能搞定10个CASE,她只能做完五个。即便Lisa每一项都做到精益求精的100分,然而抵不过翻倍工作量的80分。
按照公司的KPI考核制度,Lisa永远是排在最后的那一个,就算客户赞不绝口,同事上司都挑大拇指,也然并卵。
就算公司的口号是只做最好,质量第一,数据化的KPI考核制度里,也没有认真做到极致的傻姑娘的生存空间。
世道早就不一样了,做事本身没有那么重要,再认真又如何?这不叫敬业,叫死板又不懂得拐弯。在KPI的世界里谈工作情怀,就是鄙视链底端的落伍货。
新的一年,Lisa准备学得聪明一点儿,有时候80分就够了——学会比着指标做事,才能在职场上更好地生存。
优秀的人和成功的路,听起来都是一样的,但年末KPI触底的人,则各有各的理由和无奈。谁不曾为生活拼命挣扎?谁在生存面前会得过且过?然而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总是要推出一个败者。
过度推崇绩效考核的索尼公司走向了衰落,也有牛人说,面对绩效考核,人们不过是“做正确的事,然后等待被开除”,大家都承认KPI不是万能的,但吊诡的是我们仍要用它去定义自己的工作成果——无论工作做得怎样,总要有人成为垫底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