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什么在各个领域中都总是能抓到有人造假?

为什么在各个领域中都总是能抓到有人造假?用劣币驱逐良币这种套话,大而化之的泛泛而谈,没有意义。今天,我们想把这个问题,深入拨开,让你看清里面的原理和真相。

所有的行业发展,都有一个基本的底层规律:行业会从初创走向成熟,由供给不足走向产能过剩。一个行业刚刚问世,一般是因为技术突破,企业提供了世界上不曾出现的新产品。

比如最近的一次,是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而最经典的案例,是2007年的苹果第一代智能手机。这些产品有个典型的特征,叫做买者竞价。

掌握技术的企业在一开始非常稀缺,产能严重不足,直到今天,困扰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问题,就是产能问题,产能上不去,就直接导致成本迟迟下不来。

在行业发展的这个初期阶段,谁能解决产能问题,谁就会得到增长,在这个阶段,属于典型的买家竞价阶段,试想一下当年大家抢购第一台苹果手机和第一台全电动汽车时候的场景吧,看起来就像是一场竞争激烈的拍卖会。

但是行业一旦成熟,情况就有了180°的转折,由于大量的竞争者进入市场,同样的东西,已经有无数的企业可以生产,就像十年之后今天的智能手机行业。于是进入这一阶段的行业,会由买者竞价进入到卖者竞价的阶段,生产者竞相出价。

那么卖者竞价竞的什么价?其实不是零售价,卖者竞价的本质是生产成本价,因为充分竞争行业当中,零售价是市场已经定好的,所有人都仅仅只是价格接受者而已。因此,只有不断优化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场价既定的情况下,把利润空间做出来。

简单概括一下:初创行业主要看产能和壁垒,而成熟行业主要看成本和规模。

因此,在一个成熟行业当中,能够活到最后的,往往是成本最低的那一个。而通过正常途径,做到成本最低,几乎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企业规模效应,通过规模来降低成本。

但是假如一家公司,技术不行、效率不行、治理不行、规模也不行,它又正好处在这样的行业阶段,又不得不降低成本才能活下来,那么,造假这个选项,就会在它的屏幕上高亮显示,几乎没有延迟,它就点击了"YES"。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造假案例,都发生在成熟性的竞争性行业当中。

经济账,是你首先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而接下来才是我们真正想谈的重点,经济人假设的前提是理性,可是人恰恰是不理性的,而很多企业的行为也是不理性的,真正潜意识中决定人和企业行为的,不是经济账,不是数字,而是长期激励机制之下形成的习惯。

讲三个经典故事:

罗马的拱门

日本的河豚

 二战的伞包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是人类历史的珍宝,罗马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是古罗马的拱门。那些拱门为什么屹立千年不倒?因为在制定激励机制的时候,就要求罗马工匠每完成一座拱门,都要亲自站在拱门的下方,而且要站立很长的时间,以保证拱门的建筑安全性,确保施工质量。

日本的河豚,早年享誉全球,但是因为河豚有毒,很多国家的大厨都做不好。但是为什么日本的河豚保证了味道的鲜美和无毒的安全性? 因为每次出炉端盘之前,日本大厨都会亲自品尝,确保安全无毒之后,才会交付成产品。

二战时期,盟军的司令部发现阵亡的士兵,有极高比例是跳伞导致的。而跳伞事故率据说又是因为伞包打不开的原因。于是就去制造降落伞的工厂调研,工厂老板说合格率99%,于是盟军的将领就问他,你说合格率99%,你敢现在就背着这个伞包从飞机上跳下去吗?

这个老板有没有成功软着陆不知道,但是知道的是在此之后,1944年9月,盟军发动了市场花园行动-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伞兵空降行动,由这些伞兵深入敌后,在密林和农场中一路推进,最终反攻柏林,并成功收复了欧洲大陆。

人类的命运,这一切,可能就始于那个小小的降落伞包。

以上这些故事,说明了一个十分简单,但是却无比重要的道理:是激励机制在影响着人的行为,甚至导致了最终的结果。有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就有什么样的团队,就有什么样的产品,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激励机制与用户价值是一致的,还是相悖的?

巴菲特说,我们很自豪,因为我们自己做饭自己吃。问问那些企业,你敢吗?无论你是一名消费者,还是一名投资人,从这个角度去看待企业,才是最重要的关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造假  造假词条  各个  各个词条  总是  总是词条  领域  领域词条  有人  有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