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3Q大战之后,时隔七年又来了一场影响行业的问诊

今日头条VS昔日腾讯

当年的3Q大战,如今仍被很多咨询公司作为经典案例,分析其中的商业规律。事件爆发时,虽然360因为好斗在业界缺乏“朋友”,但争端中受到指责更多的却是腾讯一方。争端开始不久,整个舆论的焦点开始指向腾讯的“不开放”,导致“巨头之下、寸草不生”的现象。

其实针对这种不开放和什么火就抢着做,用户和业界对腾讯的不满一直是在积蓄中,而3Q大战则是爆发的引信。一时间对腾讯的声讨如洪水般倾泻而来,包括那篇出自《计算机世界》的《X日的腾讯》,就是用一种最为极端的“报道”方式,表达了对腾讯的不满。

在3Q大战之后不久,360成功登录纳斯达克,舆论称360是3Q大战的赢家,不仅因为一场用户争夺战大大提升了自身知名度,还让美国的资本市场认识了它。其实,长期来看腾讯才是这场战争的最终“受益人”。

一场席卷互联网行业的拼争和舆论浪潮,让马化腾开始反思,并要求整个团队开始反思,连续召开了多场“诊断腾讯”的活动,请行业内的大佬和媒体界的资深人士针对腾讯来提出问题。自我反思和外界诊断,让马化腾彻底意识到腾讯思维的局限性,逐步开始采取开放的策略。

多年以后,我们看到腾讯在开放之余不仅自身得到了迅猛发展,还通过资本运作扶持一大批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形成了生态矩阵,在行业内把“朋友”做成了势能。之前乌镇互联网大会的“东兴饭局”,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

在BAT之后,如今风头正劲的今日头条,似乎也遇到了类似当年腾讯面临的瓶颈:能否破茧,在于今日头条自己的选择。

任借机器算法,今日头条成为内容产业的一股新势力,并在成立后三年多的时间内,在无数巨头的“注视”下,肆意滋长。上线以来,今日头条全线产品日活超过了2亿,仅头条号内容日均阅读量/播放量超过了48亿,今日头条独立APP用户平均使用时长超76分钟。

火箭般的成长速度让今日头条快速成名,并位列三小巨头(TMD)之列,与滴滴、美团共同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巨头。与功成名就相伴而来的,就是竞争对手的增加。你做强、做大,自然会“吃”到别人的边界。

虽然张一鸣一直在不断强调:今日头条是一家技术公司、不是媒体公司,但今日对条的疯长最先让媒体和社交属性的企业感受到了威胁,百度、腾讯、新浪、搜狐、一点资讯等几乎所有的平台都将枪口对准了今日头条。

在2017年,这种态势一度形成围剿光明顶的态势,又一篇具有代表意义的文章——《杀死今日头条》因此诞生。

其实如果换个角度来看,今日头条最让一众巨头恐慌的恐怕不是用户数,而是使用时长。一个人一天使用手机的总时长有限,罗振宇将其称为“国民时间总值”,而今日头条以76分钟的平均时长霸榜,无疑会踩到更多巨头的敏感神经,包括阿里系。就在竞争边界的扩张中,今日头条给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带来一种“亡国灭钟”般的焦虑。

机器算法是今日头条的光环之一,由于AI需要数据的学习和积累,算法需要不断迭代,今日头条也在边学边算中跑得越来越快。虽然2016年、2017年整个行业的特点就是全面信息流化,但今日头条的奔跑速度却是最快的那一个,将其它对手甩在了身后。

作为信息流平台的先行者,今日头条一直有几个标签:没有编辑,只有工程师;机器算法没有价格观;我们不做内容,我们只做人工智能推荐引擎。今日头条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内容分发平台,面对数亿的用户,如果1%的推荐内容出现问题,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当你成为第一的时候,你身上要背负的社会责任就要放大数倍,更需要小心翼翼、谨言慎行。

不得不说,今日头条当下的处境,与七年多前的腾讯非常像,成长喜悦中如影随形的也有成长的烦恼。对外,诸多行业巨头虎视眈眈,形成围剿之势;对内,必须要让机器算法更聪明,真正扛起AI的大旗,同时也扛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机器算法已经是全行业趋势,但如何让算法更合理,今日头条身上无疑担有更大的责任。

问诊背后的反思与开放

算法,对于用户来讲就如同一个“黑盒子”,永远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看到的页面跟别人不一样。而这种“黑盒子”的感觉,也让人产生很多误解:算法就是有利于企业运营的一套机制。

算法,真的是这样吗?

今日头条于1月11日举办了“让算法公开透明”的分享交流会。这颇有点当年腾讯的“诊断腾讯”的感觉:把自己无死角地暴露在公众面前,让大家看,让大家提意见,一起诊断。

今日头条这次交流会,一方面公开了自己的算法,以期能够消除社会各界对算法的一些误解,另一方面也是公开征询意见和建议,通过外部的力量来推动内部的变革。

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在谈到面向行业公开、透明自己算法原理的初衷时表示,算法也是一种“法”,都是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达成预期的一种效果。算法和法律法规一样,如果施行的好,都很高效,也都要求透明。

其实误解往往来自于不了解,比如外界一直诟病的低俗内容的问题,很多人都认为是没有人工编辑所致。但是资深算法架构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博士曹欢欢指出,头条现在已经拥有健全的内容安全机制,不仅有技术识别,也有人工审核团队。技术方面已经相对比较完善,包括风险内容识别技术,构建了千万张图片样本集的鉴黄模型,超过百万样本库的低俗模型和谩骂模型等。

作为业界首家公开算法的企业,这种做法还真是吸引了不少眼球,尤其是技术爱好者。曹欢欢详细介绍了算法模型设计维度与策略,包括如何在线训练大规模推荐模型,典型召回策略的设计方法,多目标如何融合等核心问题。此外,他还重点讲解了今日头条的内容安全机制及相关举措,公开了风险内容识别技术以及泛低质内容识别技术。

算法分发并非是把所有决策都交给机器,我们会不断纠偏,设计、监督并管理算法模型。”曹欢欢希望这次分享能让更多的人理解算法,并共同参与到算法模型的制定中来,“改善算法,将更好的为用户服务,让算法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认为,算法分发已经是包括搜索引擎、浏览器、资讯客户端甚至音乐收听软件在内的互联网产品标配,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今算法出现了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不公开不透明所致,第二是技术不成熟所致。

今日头条是业内首家公开算法的企业,或许此举将带动整个行业走向更多的公开透明,让AI的“黑盒子”不再黑下去,通过公开透明也让更多的用户重拾信任。而且,通过这种“问诊”的形式,广泛听取同行以及用户的意见。

一家科技企业,你的工程师再多,PM再多,也需要外脑的帮助,“问诊”可以让今日头条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让算法加速完善。

这一场“问诊”,让业界看到今日头条公开算法背后的诚意:反思与开放。懂懂笔记认为,保持这样的心态,将有助于今日头条走得更长远。

【结束语】

AI是大势所趋,历史的潮流不可能逆转。算法是没有“罪”的,只是今日头条在跑得过快的过程中,算法的进步则稍显落后,在这一点上今日头条是有“错”的。其实不仅今日头条,就像网友调侃各家的机器算法一样,AI现在普遍还太年轻,不能赋予过重的责任。今天就让算法解决一切,就如同让一个5岁的孩子扛起一个家庭,是扛不住的。

AI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既然今日头条已经跑在了前面,就要有担当,要试错,要突破,也有责任与行业一起思考与研究——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

2017年的今日头条,有些像2011年的腾讯。业界看到腾讯在“被诊断”之后打破了自己的封闭思维,与整个行业形成良好的互动,不仅自己得到飞速发展,还建立了良性的生态系统。当年马化腾曾在一封内部信中写道:“如果没有对手的发难,我们可能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不会有这么多的反思,未来某一天,当我们走上一个新的高度的时候,我们要感谢今天 的对手给予我们的磨砺。”

多年前的这封内部信,如今也送给今日头条。希望这一次关于算法的“问诊”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深入、彻底推进,以真正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质疑,用公众的力量一起推动算法不断进步,让算法为行业贡献更多积极的能量。推动算法进步,也是在推动产业进步,这同时是一个推动自我进步的进程。或许这种反思与开放,能为今日头条打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问诊  问诊词条  时隔  时隔词条  大战  大战词条  之后  之后词条  影响  影响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