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我给同城的好友闪送一份栗子,各自发了朋友圈后,有吃货询问:栗子哪里买?我和好友的微信好友刚过4位数,和动辄“5000*N”好友数的大V自然不可比,但那一瞬间,竟然体会到一点网红在线种草的感觉。
作为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我们,多少都有过这样的时刻——分享自己的生活,一不小心给别人种了草,即所谓的口碑营销。这种“种草”往往无意识,但越来越多营销人员意识到普通人的种草力,走上了“网红营销”的“下沉”和“消费降级”路线。
在知乎,粉丝过百即可带货
事实上,随着粉丝经济的成熟,头部市场饱和,越来越精明的用户开始不再想为大V的推广买单,加上虚假流量泛滥、博主报价和实际带货量不成正比,“足部网红”甚至是“普通人”开始获得营销人员的青睐。国外媒体称其为immature influencer或microinfluencer,全媒派在一篇文章中将其译为“纳米网红”,指的是Instagram粉丝几千至几万的博主。
而电商巨头亚马逊,则把自家的网红营销项目(Amazon Influencer Program)向粉丝不足4位数的用户开放,试图通过大V和普通人向网站引流,售出一件可获得最高10%的佣金。
Luckybites的Facebook主页
这也并非孤例,2018年,有新锐品牌给Z时代高中生提供新的暑期工机会——发Instagram推广博文,也有Instagram小众艺术家把每个点赞、评论和转发拆分出售;有人通过知识星球分销获利,我也曾向朋友推荐某产品而获得10%的返现奖励……不过,这些更像是平台、用户的个体行为,尚未形成产业链。
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个体的社交账户都变成了交易货币。当“网红营销”不再是大V们的专利,平台、营销人员和品牌方要如何挖掘这笔社交资产?
普通网红生意经
亚马逊网红营销项目
人人带货
2017年4月,亚马逊开始测试网红营销项目,起初只面向头部网红开放,如篮球明星Mark Cuban、运动明星Jillian Michaels,以及500万粉丝的YouTube网红Justine Ezarik。亚马逊在网站上为他们开通个人主页和展示橱窗,名人只需要添加产品并把链接分发到Facebook、YouTube等平台即可。不过,尽管名人流量可观,但似乎一直效果平平,项目低调开展近2年。
近期,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以下简称BI)从亚马逊内部邮件得知,亚马逊正在大力挖掘纳米网红甚至是普通网红群体,社交平台粉丝几百至几千皆可,只要将商品添加至橱窗,把链接分享到社交平台,每成交一单就有相应的提成返点。
根据商品品类和价格,亚马逊会为每笔订单支付从1%-10%不等的佣金,其中自有时尚产品佣金达到10%,非自有服装、珠宝、鞋类,以及Echo、Fire、智能电视等为7%;亚马逊生鲜和玩具3%,游戏和主机1%;在主页下方展示的亚马逊附加产品如Prime等,平台也会提供相应返现。
项目申请主页
BI采访到几个先后开通亚马逊橱窗的用户,18万Instagram粉丝的旅游博主Kamelia Britton每月赚得10-1000美元不等;30万YouTube粉丝的创意作者Roberto Blake每月可通过YouTube上的导流链接赚到1500美元;全食素食称每月赚的不多,但看好未来的发展前景;1万Twitter粉丝的咨询师Jacqueline Thompson每月赚100美元左右……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被动运营,因“顺手分享”带来一份额外收入。
旅游博主Kamelia Britton的亚马逊橱窗主页
或许各位也曾经在微信里和好友分享过好物的淘宝链接,当然,转化成功不会有任何提成。而亚马逊的新方案,将返点公开化,用户可以顺手“薅羊毛”,而平台方,则是搜集到更多用户数据,用更少成本做了用户推广。
营销公司Captive8联合创始人Krishna Subramanian认为:“亚马逊在用更激进的方式来盘活用户,为橱窗页引流。以前,媒体和网站把流量分发到各个店铺,如今,零售商则需要个体来为平台导流。”
po文的暑期工
发Instagram就能赚钱的Z世代年轻人
2018年暑假,美国中学生中悄然兴起一阵新兴打工热潮——不风吹、不日晒,发发Instagram就能赚钱。
13岁的宾夕法尼亚女孩一个月赚了几百美元;纽约13岁女孩Kim发一条永久推广价值20美元;佛州13岁女孩Ella,发帖一条10美元;蒙大拿州的17岁女孩Angie,po文2个月,赚了1500万美元……据《大西洋月刊》了解,Instagram的市场价是1000粉丝3美元。和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网红推广,Z世代年轻人们实在太便宜了。
在轻时尚品牌Icewise老板Matthew Weisberger看来,这就像是找了一群年轻人在炼金,性价比远远高于小V。比起“推广”,“去买Icewise太阳镜吧”这样冷冰冰的字眼,20美元就能买到高中生诚挚热情的推荐。因为他们最了解同龄人的喜好,知道如何写、如何拍最有诱惑力,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事实上,尤其是年轻群体,相较于明星或网红,他们更容易被朋友打动。哪怕只是有人晒出了自己出游的照片并顺手打上标签,也容易产生种草效果。 美妆用品Doux Lashes公司负责人一语道破,“不会觉得这是广告,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啊。”
在种草江湖里,真情实感才有最能打动人(掏钱)的力量。
纳米变现
拆分的社交资产
另一个有趣的案例来自艺术圈。
Instagram上的艺术家们,比如歌手、rapper、画家、设计师,把自己的社交账号各个功能分开出售,《大西洋月刊》将其称为micro-monetization(纳米变现),对应那些粉丝量不算多的microinfluencer(纳米网红)。
拆分之后,一条转推可能价值70-200美元,Instagram故事或Twitter转发则是80一条,原创推文150一条,除此外,还会根据内容的保留时长进行调整。
对于这些艺术家而言,总有些拮据得想要继续努力又放不下身段的时候,以往通常是变卖家产,到了互联网时代,连砸锅卖铁也变得数字化起来。和网红们的推广不同,他们把各种资产分开售出,都是拿自己的审美做背书以换取流量,但对应的或许有不同的意义。
亚特兰大州音乐制作人Kid Hazel近期签约了21 Savage旗下厂牌Slaughter Gang,提起无人签约时他曾向某艺术家支付50美元求推广和tag,直接为他带来曝光和涨粉,甚至还有希望购买beats和求合作的签在客户。从这一点上看,贩卖艺术审美对各方都有好处。
不过,为了生活偶尔苟且的时候,艺术家们也在消耗着自己的声誉,纳米变现之后,艺术的公信力有何以让人信服呢?hip-hop制作人Taz Taylor始终认为,推广获得的钱无法抵消对品牌的伤害。
强关系熟人种草:新的流量洼地?
“纳米网红”是一个新兴的概念,由于头部市场的饱和,“下沉”流量的必要性逐渐凸显。以往需要名人和网红来营造的距离感,在信息鸿沟逐渐消弭的情况下,似乎也需要有点变化。被互联网哺育的这一届年轻人,反而在购物这件事上,开始更倾向于信任身边的朋友,或是非大V而更像朋友的那群人。
时势造新网红
《金融时报》在最新一期报道中直白指出:社交媒体网红可不是我们的朋友。尽管他们努力营造出亲民形象,但依然无法忽视头部网红如Kendall Jenner一条推文25万美元的事实,而Kylie Jenner一条吐槽Snapchat改版体验的推特间接导致大量用户出走。这些社交媒体网红们有商业价值,有左右舆论的能力,唯独没有的,是以普通人的朋友身份存在的能力。
于是在社交媒体下半场——几乎人人都有不止一个社交账号的时代,每个人都能在不同平台扮演的意见领袖,朋友圈是生活家,微博演沙雕博主,豆瓣是文艺青年,甚至还在网易云音乐当音乐品鉴官,只要有观点输出就可能成为KOL,哪怕粉丝量极低。更小众,更垂直,也更亲民的“普通人”或许隐藏着巨大的带货潜力。
亚马逊的网红营销项目尽管低调运行2年,但对于平台而言,引入红人甚至新人入驻可以有效提升平台活力,正如大众点评招募的的点评官。亚马逊的计划里,红人们可以带来更多真实评测、以UGC形式创建产品分类,为平台提供更多用户数据和分析维度。
除此外,亚马逊在时尚产品类付给网红10%的佣金,和时尚网站RewardStyle的佣金相近,甚至更高,直接和垂直类竞品形成流量竞争。
除此外的Z世代、艺术品等市场,则有更明显的垂类特征,越小众越能形成精准定位。在赞助中学生推广的品牌方看来,找到这些年轻人对品牌而言也有极大好处。Boogzel Apparel CEO Helen Boogzel认为,“买水军和混时尚杂志的方式做推广其实非常伤品牌,但主动找上来的年轻人就是第一批潜在客户,他们又能直接接触到目标客户,向品牌反馈市场的真实想法。我们的产品以互联网和文化为灵感进行创作,而这些年轻人,是文化的真正创造者。”
在BoogZel Apparel,公司会收到无数年轻人的申请信息,以女孩为主,而青少年营销构成了新兴公司的关键增长点。
挖掘普通KOL
要集齐如此多符合定位的普通人并非易事,Boogzel采用开放申请制,一些营销公司开始探索如何更好沟通品牌和红人。
Influence.co就是这样一家公司,旗下签约了10万名“网红”,去年10月特别针对亚马逊新政策创建了一个匹配工具,连接品牌和红人,之后又迎来了数千人加入。在创始人Niel Robertson看来,“平台始终需要有红人对某款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价,但他们不可和平台关系过密,亚马逊的橱窗功能就是一个好方法。”
另一家公司Captiv8的创始人Subramanian看到的,则是普通网红营销的低风险。由于对自有平台产品有极强的掌控力,相较于管理网红的销售战略,亚马逊更注重增加签约网红的数量,以拉动实现销售目标,“就刺激销售和扩大覆盖群体而言,红人的风险可能更低。”
机会和风险并存
如前文所述,普通人的流量有一定的挖掘潜力,但目前来看,似乎没有针对新流量的带货和转化的有效监控手段,类似的合作甚至没有推广费和签约合同,只有一份样品和私信往来记录。
面向中学生的Z世代群体推广或许问题还更严重些,这更像一个少有人注意的新兴灰色市场。互联网移民一代的父母担心子女因此受骗,事实上也的确有孩子受骗,比如为SoAestheticShop做糖果推广的孩子后续并未收到付款。尽管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申诉掀起了一些水花,但搭进去的是这些青少年贩卖的名誉。
一切皆可变现的时代到来,尽管有了新的变现机会,但现实生活中的口碑、信誉、人脉一一投射到互联网上,成为交易货币。
正如茨威格在《断头皇后》里的那句名言,如果放在互联网时代,或许应该是这样——
“所有互联网赠送的礼物,都已在明面上标好了价格。”
参考链接
1.全媒派:「纳米网红」帝国的崛起:小人国里风生水起的流量&口碑生意
2.华映资本:为什么你这么容易被安利?何为“种草心理学”
3.Financial Times:Why Social Media Influencers Are Not Our Friends
4.Business Insider:Amazon is now paying influencers big commissions to sell its products. We got a leaked document that shows how it all works.
5.the Atlantic: Posting Instagram Sponsored Content Is the New Summer Job
6.the Atlantic: Everything on Social Media Is for S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