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集体焦虑的时代,我们该拿什么拯救自己?

只有在掌控了第一个圈之后,你才能克服焦虑,成为传奇的佐罗。

01:

各位上班族朋友们,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还满意吗?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你的2017,你会用什么词?

前段时间,智联招聘发布了“2017年中国白领满意度指数”的调查报告。

结果显示,职场年度关键词排名第一的是“焦虑”,“穷”紧随其后,“丧”排在第五。

对于排名第一的“焦虑”,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体验过,我也不例外。

有段时间,因为工作中时常出现的不可控因素的干扰,我总是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于是每天都在赶,却每天都做不完。

这种失控的焦虑感让我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有时候干脆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事也做不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又看了一遍曾经大学选修课上老师给我们放的老电影《佐罗的面具》。

时隔多年重新再看,我又有了新的解读,也因此渐渐找到了焦虑的症结所在。

大学时对这部电影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佐罗是一位嫉恶如仇、行侠仗义、英勇无畏的蒙面英雄”这个层面上。

二刷这部电影后,我开始注意电影中不那么引人注意的情节:

佐罗一开始并不是超级剑客,也不能纵身从枝形吊灯上飞身跃下,用他的剑术制伏10名大汉,而仅仅只是一名年轻而冲动的亚历山大,他的激情远远超过他的耐心和自律。

他想除暴安良,伸张正义,但又渴望马上就能做到这一点,并博得关注,于是飞得越高,跌得也越重,直到不久后他失去了控制,感到无能为力。 

就在亚历山大开始沉迷酒精,变得绝望时,他遇到了年长的剑师唐迭戈。

唐迭戈对他说,只要付出“努力和时间”,掌控和胜利终将来临。

后来,唐迭戈在泥地上画了一个圈,开始了对亚历山大的训练。

亚历山大只被允许在这个小圆圈里战斗,正如唐迭戈充满智慧地对他的门生所讲的那样:“这个圈就是你的世界,你的整个生活。除非我允许,否则不能走出这个圆圈。”

一旦亚历山大掌控了这个小圈,唐迭戈就允许他慢慢尝试更高超的技艺。

就这样,亚历山大一个接一个地掌握了许多高超武艺,不久他就能打败他的老师,甚至在燃烧的蜡烛上做俯卧撑。

读到这里,焦虑的你是否有所启发?

实际上,工作之所以会令我们焦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失去了对它的控制感

成功的最大驱动力之一,就是相信我们的行为有价值,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控制权。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从容淡定地在工作、事业和个人生活中实现那些有价值的目标?

“佐罗的圈”这一概念就是一个给力的比喻。

02:

在亚历山大掌控那个小圈之前,他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于自己的武艺,他心里没谱,对达成目标的能力也没有十足的信心,最糟糕的是,他对自己的命运失去了控制感。 

而就在亚历山大逐渐掌控第一个小圈后,他才开始成为传奇的佐罗。 

感到有控制感,感到我们在工作中和家庭中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获得幸福感的最强驱动力之一。

对学生来说,更大的控制感不仅会让人更快乐,还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对上班族来说,工作中更多的控制感能够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好,并且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有一项名为“变化中的劳动力国家研究项目”调查了近3000名带薪员工,结果发现,工作中有更大控制感的人也会有较低水平的压力、工作-家庭冲突及离职率。 

有趣的是,心理学家发现,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获得幸福感的多少,与我们实际拥有多少控制力关联并不大,而更多地与我们认为拥有多少控制力有关。

换言之,我们对世界的体验感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心态来塑造的。

精读君在《成长词典》的词条《364:成长心态》中提到,固定心态认为,智力和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不能成功,那就是天赋不够。

而成长心态则认为个体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我们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更聪明、更优秀。

那些工作和生活中最成功的人,往往具备了心理学家所称的“内控点”,即相信他们的行为对结果有直接影响,这和成长心态类似。 

那些拥有“外控点”的人更可能将各种事件视为由外部力量所决定。

比如,如果没有得到晋升,一个外控的人可能会说:“这里的人不识才,我永远没有机会得到晋升。”因此就失去了动力。

内控的人则会思考他如何能做得更好,然后在那个领域有所改进。

因此,那些相信力量存在于所在圆圈内的内控者通常有着更高的学业和事业成就,在工作中也更快乐,更不容易变得焦虑。

可见,控制感对我们的成功很重要。

但是,当压力和负荷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时,控制感又常常最容易失去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压力之下重获控制感

答案就是,佐罗的圈。

03:

要想重获控制,我们需要画的第一个圈是“自我意识”。

《快乐竞争力》一书中的作者肖恩•埃科尔写道:当人们被诱发出高水平的沮丧时,恢复最快的那些人能识别出他们的感受,并把这些感受说出来。大脑扫描出来的信息几乎能马上削弱这些情绪的力量,提高幸福感,改善决策技能。

 因此,不管你是在日记中记下这些感受,还是同自己的朋友交谈,把你感受到的这些压力和无助感表达出来是重获控制的第一步。

一旦掌握了自我意识的圈,下一步该做的就是鉴别,即鉴别出对于情境的哪些方面你能控制,哪些方面你不能控制。

比如,当我们写下所有的压力、日常挑战和目标后,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我们能控制的事和我们不能控制的事。

接着挑选出那些不在我们掌控中、并且必须将其赶走的压力,同时识别出我们付出努力就能产生真正影响的领域,这样才能相应地集中我们的精力。

肖恩认为,一旦列出了处在我们控制范围内的事,可以立马确定一个很快实现的小目标,再集中精力在这个目标上,就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比如,你在洗车时可以想:洗车最好的方法是把大拇指摁在水管的喷口上,这样可以使水压更集中。

工作中,同样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把我们的努力和精力集中于我们能发挥作用的那一小块领域。

一次处理一个小挑战,慢慢向外扩展圆圈,让我们重新认知到,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的行为对结果有直接影响。

有了更多的内控点和对自身能力的更大自信后,我们就能够向外扩展我们的努力,控制感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慢慢找回了。

不过,在画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个圈不能画太大,否则容易让人沮丧并放弃。

就像哈佛商学院教授彼得•布雷格曼建议的那样:“不要写一本书,而是写一页……不要在前6个月就期待成为一位优秀的经理人,只是去试着设立期望吧。”

在《一万个小时天才理论》一书中,丹尼尔•科伊尔在讨论如何帮助企业发展时提到一个“发现并改进小问题”的策略,即专注于小的、渐进的变化,比如通过把垃圾箱向左移动0.3米以改进生产线的效率。

如科伊尔所说,每一个微小的修正加起来能带来每年100多万次的改进。

这与“佐罗的圈”的寓意不谋而合:小小的成功能够积累巨大的成就。

如果焦虑的你仍然束手无策,你要做的就是在你的生活中画出第一个圈,然后逐渐向外扩展,进而掌握工作和生活中更大的圈。

愿焦虑不再与你如影随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焦虑  焦虑词条  拯救  拯救词条  集体  集体词条  时代  时代词条  自己  自己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