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生每步都对,最后满盘皆输?

加拿大原住民地区有几支部落,都以狩猎为生。他们之间的生存竞争非常激烈,最后只能有一个部落留存下来。现在,假如你是其中一个部落的头领,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最终胜利呢?

有两种方式可选——

一种方式是:为了更精准地获取猎物,每次狩猎之前都会总结过往经验,准备非常充分,选择最合适的方向全力出击。

另一种方式是:请个巫师作法,来确定出击的方向。

但实际上,最终生存下来的却是请巫师作法的那个印第安部落,其它那些思考彻底、准备充分的部落最终都消亡了。

胜利的关键,其实不在于去判断科学和迷信哪个更加可靠(这个答案本来也无需讨论),关键是在于:狩猎计划无论多么完美、分析无论多么彻底,都是在战术层面,而如果我们从战略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答案会完全不同。

这些部落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互相之间的模仿速度也会更快,日复一日,到最后他们每天狩猎的方向逐渐趋同。

所以竞争胜出的关键就不是找方向了,而是高效快速地完成狩猎,巫师做法的决策速度更快。

因此,当我们把事情拔高到战略层面的时候,制定狩猎计划这种战术层面的事情是否做得正确,反而变得无关紧要了。

这是迈克尔波特在阐述竞争战略的时候,讲过的一个关于印第安部落的寓言故事。

类似这样战术胜利,战略失败的例子会有很多。而且,不仅仅存在于战争、存在于企业,更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比如我当年大学的时候有很多考研党,每天早起锻炼、然后在图书馆自习一天、考试成绩也很好,但如果你去问他“你为什么读研”,他会说“我也不知道,先读了再说,总归有用吧”。

等到后来读完研出来,发现这对找工作没有太大优势,就感叹:“当年应该先出来工作啊!”

战术上,他们非常勤奋,结果也很好,每一步都做得很棒;但战略上,他们很懒惰,战术成果并没有帮到他们达到战略成功,最后却是输。

几年前曾流行一句话“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这话是雷军说的。听起来很简单,无非是“要思考”“别盲目努力”之类的,但大多数人是无法一直做到的(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很多情况下,我们宁愿勤奋到死也不愿思考一次。

且不论其他人,光是说这句话的雷军,本人非常聪明、有野心,勤奋程度被业内称为劳模,却也是经历了10多年在金山每天加班到凌晨、最终没能跻身互联网一线公司、之后痛定思痛,才说出了这句话,做出了小米,短短几年就跻身TMD,成为BAT之后最被看好的互联网公司。

战略勤奋”的三大障碍

我们做不到“战略勤奋”,有三大障碍:

1:

 不知道什么是战略

战略说起来简单,但是这个词对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华为有位新员工,就公司经营战略写万言书给任正非,结果任正非回复说“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马云也曾说过“刚来公司不到1年的人,千万别给我写战略报告”。

这是说我们不应该做战略思考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对每个人、每个角色、每个阶段来说,你要做的战略思考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CEO,你的战略思考应该是关于业务模式、用户价值、人才建设等等;

如果你是部门负责人,比如产品负责人,你的战略思考应该是关于用户需求、产品体验等等;

如果你是一线员工,你的战略思考应该是关于岗位本身对公司的价值、关键成功因素、你在整个团队中的差异点等等。

除了工作,我们还看得大一点,思考:我的优势是什么、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客户/老板、我如何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就是作为一个曾经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我如何通过分析自我、然后战略性筛选客户,在个个人精的咨询公司生存下来、并成为晋升最快的顾问。

战术勤奋、战略懒惰,那叫“无效努力”;

战略勤奋、战术懒惰,那叫“眼高手低”;

而最大的问题是,在该战略勤奋的时候无效努力,该战术勤奋的时候眼高手低。

我们有一门课程是《给自己的未来定个战略》,这门课程有一个游戏——

每个人选一个角色,可以是投资人,也可以作为被投者,被投者用课程中的方法给自己做个战略,投资人觉得谁更有潜力,就去投他,被投最多的人胜出。 

最后冠军是华尔斯,一位资深90后,目前的职业是品牌策划,在朋友中常常充当连接节点的角色。这是他用课程中的个人商业模式画布,做好的未来策略:

这一段是他自己拿到冠军之后的感叹:

在过去,我做任何选择的时候,都是线性思考,单纯根据自己的喜好跟得失,就像大多数人一样。

后来,我经历了人生最低潮的阶段,做职业转换时,所有我看上的公司、岗位,都看不上我。这时候我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从喜恶、得失,变成了思考“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以及“我能给对方提供什么价值”。

这一次的比赛中,让我真正体会到个人发展是需要策略的,一件事的价值不取决于它本身,而是取决于它在整张网中可能造成的影响。

虽然我自己做品牌策划,但我第一次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去打造,花心思编写自己的“商业计划书”,并在实际生活中不断验证自己的“模式”,最终才获得了这么多“投资人”的青睐。

所以,对每个人来说,我们应该不断去思考“我能做什么”“我的客户是谁”“我如何为对方提供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战略思考。

2:

 找不到战略中的关键因素

想到1年前刚创业不久的自己,觉得那时候特别SB,产生过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我曾想做个工具。

那时候,是不知道战略的重要性吗?不是,想出那些不靠谱的想法,本身就是在探索战略方向,就是一种战略思考。

但为什么还是朝着不靠谱的方向做了很多无效努力呢?因为对行业、对用户甚至对创业的认知,都太浅薄了,没有找到战略关键所在。

很多时候,我们都存在这个问题,不是不知道战略的重要性,是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战略方向。

比如,之前一位实习生跟我说,他未来的目标是创业,所以要离开圈外去一家咨询公司,我们发生了如下对话:

我:“如果你求稳定、想去大公司,这我可以理解,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创业,那你应该在圈外这样的公司,一来成长更快,二来知道初创公司可能踩过什么样的坑,三来你能拿到的资源更多。”

他:“可是,在圈外我只看得到一家公司,做咨询能看得到很多公司啊。”

我:“创业不是看戏。做咨询,的确能以旁观者看到很多公司,但这跟自己动手做,差异太大了,更何况,咨询公司服务的都是超大型公司,跟创业公司的差异太大了。”

他:“看多了不是就会了吗?”

我:“这么说吧,做咨询就是看很多场球赛,所以你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解说;但如果你将来是想成为伟大球员的,你得真正下场来踢才行。”

他的确是有方向的,也思考了自己的策略,但最后决定的一刹那,还是因为缺少对局势的理解,判断失误。

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判断自己不熟悉的局势,以此制定战略,本身也是一种战略懒惰。

所以,想要战略勤奋,不只是要知道战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是,跟你周围的高手、跟你圈子以外的人去聊,理解清楚局势,收集到足够做出战略判断的信息之后,再做战术努力。

3:

 被思维定式和焦虑所扰

之前做咨询的时候,遇到过一些企业管理者,看起来非常努力、勤奋和有想法,公司/部门却不见起色。

当时只觉得是运气,自己创业之后,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回想起来,这些人往往具备这样的特征:

1. 定目标的时候都信心满满:

定目标的时候鸡血满满,觉得未来能实现几倍增长。

但从未想过,目前的业务如果真的实现几倍增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配合。试图用过去的方法、做过去做过的事情,只是加了点鸡血,就期待不一样的结果,实在太过荒谬。

2. 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任何时候都很努力,每一样细节都亲自过问,试图用努力换来奇迹。

3. 不断强调竞品的成果:

不断跟团队说,人家做到如何如何了、你们怎么不学学,但自己丝毫没想过对方是怎么做出来的、跟我们的情况有何不同。

4. 一直感叹团队能力不行:

有了目标,最后做不到,马上觉得是人不行。总是期待招来一个大牛,让业务走向巅峰,又或者,期待花个几百万找家咨询公司,自己就能躺赢。

这不是人品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典型的战术勤奋、战略懒惰。压力越大的行业/公司/部门,越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原因也很简单,业务压力大,会导致恐慌和焦虑,这种焦虑情绪让自己很不舒服,急需缓解。

怎么缓解呢?战略思考肯定是救不了焦虑的,因为战略的效果实在太长期了,不是马上见效的。更何况,战略的效果长期到你都不知道这个战略是不是对的,这会让你更加焦虑。

但是,如果你做一些战术勤奋的事情,比如亲自处理一个小问题、发现员工的某个错误,你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即时的,你的焦虑很快就被治愈了。

于是,你加倍努力,更加事无巨细地处理很多事情,试图用勤奋掩盖战略思考的不足。

但业务还是起不来,看到竞争对手战果满满,忍不住想“TM我这么努力,怎么还是不行,一定是那帮孙子的问题”,于是一边转发对手如何牛逼的成果,命令团队学习模仿,一边感叹没有大神相助。

不说企业老板,普通人一样如此。看着周围人赚钱、买房、娶媳妇/嫁老公、生娃,焦虑到极点,于是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地跟上,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你要问他为什么做这些,他理直气壮:大家都这样啊。

如果这过程中,有什么挫折,比如没有赚到足够的钱、没有升到自己想要的职位,那就无比焦虑,赶紧听几个音频、看几页书、背几个单词,用短暂的收获感让自己平静下来。

可努力了一阵发现还是没有结果,就会想:总不能是自己的问题吧?那一定是方法不对,于是如饥似渴地看“如何赚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从月薪3千到月薪5万的秘诀”“成功人士都是这个点就起床”……认真地去模仿,却从未想过这些方法是否适合自己。

因比较而焦虑,因焦虑而不断解决小问题,这就是大多数人宁愿勤奋到死,也不愿战略思考的原因。

怎么做到战略勤奋

所以,我总结了几个战略勤奋的方法,与你们共勉:

1. 搞清对现阶段的自己来说,什么样的问题是战略,什么样的问题是战术,不要错位了。

2. 人都有焦虑,也都会不自知地陷入战略懒惰,所以制定一些原则和问题清单,贴在自己每天能够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不忘,比如我之前文章提到,我自己的原则之一是做Scalable的事情

3. 跟高手/圈外人交流,看看外面的世界,别闭门造车。去到任何未知的领域,都先问问路,别一头撞进去

最后,之前有朋友说“你文章是很好,但太长了,能不能一句话概括?”所以,我尝试一下这个挑战,以后每篇文章最后,用一句话概括中心思想。

今天的一句话是:我们要追求战略胜利,而不是战术努力,比如玩游戏故意输给心仪的女同学,因而获得请她吃饭、继续交往的机会,就是用战术失败换取战略胜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生每步都对,最后满盘皆输?  满盘皆输  满盘皆输词条  最后  最后词条  人生  人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