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取得市场发展的成功,首先必须确认市场发展机会。企业,作为社会物质或精神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它的出现,生存和发展,首先是随着市场需要而出现,应市场需要而存在,随着市场需要的发展而发展。只要存在着某一方面的实际需要,这个企业就有存在和发展的机会。因此,企业要发展,确认市场发展机会,着眼点应放在市场需求上。
现代市场是个动态市场,市场情况不断发生变化,然而在我们一些企业的实际经营中,看不到市场的发展,不知道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市场营销策略。自认为只要生产出来最好的产品就不怕没有销路,只埋头于技术而将市场变化置于一边。这种静止的营销观点,使企业陷入深深的困境中,最终导致失败。
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著名管理学家李维特称这种现象为市场营销近视症”。并对“市场营销近视症”的两个主要表现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两种表现是普遍存在的:1.企业经营任务的“狭隘性”。许多企业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看得过于狭窄,人为地将自己限在一个特定的目标形式上。面对困境,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到自己被逐步排挤,无法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
2.市场营销观念上的“目光短浅性”。有些企业只注重市场上的现实需要,忽视或者不研究市场潜在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现行的产品上,集中主要的技术,资源进行现行产品的研究和大规模的生产。看不到市场需求在不断发展变化,看不到市场形式下,营销策略应适应市场发展而变化,搞老一套。这也是我国目前一些被兼并企业的共同弱点。
要选择和确定企业市场发展策略,企业经营者在思想上必须明确:一个企业的经营过程是满足市场需要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商品经营过程。市场需求就是本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的一切活动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把重点放在满足潜在市场需求上,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市场发展的机会,才能在变化不定的市场上掌握主动权,才能取得市场发展的成功市场发展始于对发展机遇的确认。纵观当代企业市场发展机遇的出现,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
1.主要竞争对手的危机往往是企业市场发展的良机。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完全空白的市场等着你去发展的情况是不多见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往往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及各自的消费者,而当主要竞争对手在其原有的市场上发生危机(这种危机可能是企业本身产品质量问题,使企业信誉发生动摇,也可能是企业公共关系未能处理好,而使企业形象受到损失)时,则是企业进入该市场区域的机会。
这种情况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到处可见。这可叫做“乘人之危,取而代之”。这种现象说明,市场上各家厂商竞争的结果,往往会形成各据一隅的局面。然而,各个市场间的壁垒,并不是不可跨越,现存的关卡很少能阻止跃跃欲试者的进入。因此,这种现象从反面提醒我们,即使你的企业目前占有某个市场,也不要对自己所具有的竞争优势过分自信,应居安思危,不能忽略身旁伺机欲动的竞争对手。
2.市场需求的变化,往往是企业市场发展的机遇。当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总会有一些企业因不能适应这些变化而丧失掉一部分市场,那么,你就应抓住这个机会,发展市场,去占领这部分市场。引起市场需求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往往一个偶然的事件会引起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的骤增,企业经营者就要善于抓住事件,发展市场。
1986年,美国《财星》杂志报导里根总统之所以在七十高龄仍然红光满面,身体强壮的秘密之一就是他经常吃花粉。于是一个花粉厂商立即借机大肆宣传本厂花粉的神秘效果。一个普通的新闻报导事件,由于企业家保持灵敏的嗅觉,抓住事件,大做文章,变成了企业市场发展的极好机会。
3.寻求市场空档,开发潜在市场。市场空档,潜在市场是企业发展市场的极好机会,具有阻力小,竞争者少的优点。中国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存在着大量的市场空档。1999年9月27日至29日,由美国时代华纳集团所属的《财富》杂志在上海举办第五届《财富》全球论坛。以中国:未来的五十年”为题,聚集全球商界领导人以及部分政界和知名人士到上海探讨中国未来发展、对世界影响及寻求与中国合作。组织者为什么会把90年代最后一次论坛的会址选在中国?
据介绍,该论坛的选址是十分严格苛刻的。早在1998年初,时代华纳集团总裁李文亲自率领一个大型代表团访问中国,所到之处,中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向着文明开放的目标大步迈进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纵观中国20年的巨变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他们觉得有两点是不容置疑的:一是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良好,而且增长潜力巨大,潜在市场诱人;二是世界上众多的大型跨国公司都在寻找经济稳定增长的区域,以便融合进去,获得自身发展的新商机。
如果将这两点结合起来考虑,结论就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是世界经济理想的合作伙伴。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他们一致决定,论坛选址中国。如果说注重未来市场是大型企业发展市场的主攻方向的话,那么,寻求市场空档,发展市场对于中小企业则是十分可行的方法。我国有作为的乡镇企业经营成功的一条共同经验在于不与大厂争原料,抢市场,而是寻找大企业不屑一顾的市场空档,以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