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度不自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问题,我一定很有发言权。

前阵子,知乎上有个问题突然火了:

“高度自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问题下面的回答,大多是一部部严格制定的时间规划方案:工作学习休闲娱乐,每一项任务的执行时间都要精确到分钟。

每次看完一篇文章,我都会备受鼓舞,热血沸腾,狠下决心,干劲十足;

然而决定“高度自律”的热度持续不到10分钟,我又会不由自主地进入葛优瘫状态,滑进被窝,嚼起薯片,刷起知乎,表情木然,继续给棒棒哒答主们点赞。

最后,当我猛然回过神来,面对着堆积成山的任务和体重秤上飙升的数字,又会再次陷入无尽的哀怨。

看了那么多励志贴,怎么一点用也没有?

总是踏不出第一步,总是下不定决心,越是恨自己意志力太低,越想要自暴自弃。那些内心强大的答主又反衬出自己的无能,看着自己一天天丧失自信,陷入绝望的情绪却又无能为力……

那种感觉,真是糟透了。

总而言之,如果知乎上开一个叫做“高度不自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问题,我一定很有发言权。

1:你认为的“高度不自律

只是因为没自信

也许你和我一样,也曾坚信世界上随便拎个人出来都比自己有执行力。

但实际上,你所认为的“高度不自律”,不是因为你能力差,而是因为你没自信。产生这种心理上的自我退避,只是由于你一直在观望别人的生活。

这就是战术和战略的区别。

知乎上那些“励志文”虽然正能量满满,但它们介绍的大多是具体战术而非战略。

战术因人而异,所以参考意义并不大。而且参考别人过于详细的战术设计,容易让你丧失自信,产生焦虑,因而望而生畏,执行力难以被激发。

高二升高三的那个暑假,我完成了一些复习计划,结果一下子从年级三百多名挤进了清北线。这件事带给我班主任的精神刺激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为了鼓舞更多小盆友,他连年在江湖上大力宣传我的“逆袭神话”,游走四方安利我的“魔鬼计划”,试图把危机感早早植入纯真无暇的校园。

于是我莫名其妙圈了一批鲜肉粉,每天在微信上享受着学弟学妹们的诚恳称赞与真挚告白。当然,学姐并没有觉得自己很厉害。我所做的,不过是依照战略制定了一些相对具体的时间安排。

更何况,那些计划的完成率大概只有40%。但是在别人的眼里,我的复习计划确实有够变态,就像我参看别人的日程时,也会由衷地感到自愧不如。

这是为何?

1)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经常只能注意到别人在做而自己没做的事

也就是说,人们很容易产生“不明觉厉”的感觉;因此在观察他人行为的时候,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调整为 “仰视”姿态,信心自然先弱了三分。

2)你只能看到别人做的事(战术),却看不到 TA 为何做这件事(战略)

你可以模仿 TA 的所做作为,却模仿不了 TA 的动机。

这样的模仿只是表面功夫,很难带来与那个人相同的成效,一旦结果与预期不符,很容易导致热情消退,执行力下降,效率锐减。

3)人是很情绪化的动物

看到自己效率不如人,往往就认定自己能力也不如人,因而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怀疑,最后只能绝望地自我诊断为“高度不自律”。

因此,别人的具体安排,绝对不可照搬,最好干脆别看。“自律”没有模板,借鉴不如实干。

2:要想改变现状

先摆脱负面情绪

状态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状态好,效率就高;效率高,心情就好;心情一好,状态更好,效率自然变得更高。

经济学中的信贷行为也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信用越好,借钱越容易;借钱越多,偿还过后,信用记录又会变得更好。

聚焦社会宏观现象,更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二八定理”。

整个自然界仿佛都遵循着这种正反馈系统,情绪和行为相辅相成,状态与成效层层迭代。仿佛一系列多米诺骨牌,一旦触发了其中任何一块,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都会一块带动一块次第跌落,停不下来。

如果你不幸地把第一块骨牌戳反了方向,看着它们朝着意愿的对立方啪嗒啪嗒依次倒下……不要慌。

只要你做出第一步改变——从负面情绪中自我解脱,将心情调整为最佳状态,那么好运就会随之一个接一个向你奔来。

最开始你可能只是买了支 YSL,接着开始学护肤化妆,然后发现自己胖都这么美,瘦下来还了得?于是走进了健身房,最后,不甘心做花瓶的你又决定饱读诗书丰富内涵……

就这样,一点点地进步,一步步地蜕变,不断发现新的惊喜,惊喜催生新的动力。不知不觉间,你已经主导了一场华丽的蝴蝶效应

改变现状并不难,只需要你触发一个小小的开关。

3:“高效”不是“高速”

如果说经济学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无尽的欲望;那么,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完成 to do list 里数不胜数的事,就成为了人类永恒的话题。

因此,“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变成了人们眼中高效的定义。

大家开始疯狂地追求高效——24小时学会一门新技巧,一年读完100本书……这些生命中本该被慢慢享受的元素,变成了需要迅速完成的任务。

人生的最终意义,难道就是在地图上戳上一只又一只大头钉,在任务列表上打上一个又一个钩?

我们想要的生活,难道就是在每一个站点匆匆报道,粗鲁地无视掉生命的细节,然后又快步奔赴下一站?

我深不以为然。

据不完全调查,国内外大学每到 final 季都会画风突变,人人挑灯夜战,教室彻夜通明。不少人非常得意于自己的效率——备考短短一周就达到了别人努力学习一学期的绩点。

但是我敢保证,这些人不到半个月就会忘光这些临时记忆,等到知识终于要派上用场的时候,他们只能一脸懵逼。

而我身边那些真正的学霸,却是一水儿的早睡早起老年作息:他们把学习融入生活,将自律当作常态。

也许他们不够急,不够拼,甚至不够快;但是日复一日,滴水穿石,他们所收获的知识,所提升的文化修养,必定远远超越于那些心气浮躁、一味追求“快”的人。

因为,超负荷状态下的“高效”,不可能做到长久。而真正睿智的时间管理者追求的是长期的收益,他们绝不会以绷断神经、透支身体为代价,去交换一时的效率。

所以,划掉日记本上“一个月瘦二十斤”的目标吧,这样体重容易反弹也会伤身体;

放慢翻动书页的速度吧,也许你已经错过了字里行间仔细品读才能发现的妙趣;

卸下加速成长的马达吧,就算你想要快点长大,但是失去了细节填充的生命,不过是一座空荡荡的灵魂废墟。

要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你需要的是一种长线战略。这根线有多长?它可能贯穿你的一生。

先慢下来,再谈效率。

4:结语

你会发现,所谓的“不自律”皆来源于糟糕的心态;而所谓的“自律”则得益于完善的思路。

你也会发现,想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要加入自己的思考,而绝对不是单纯地模仿那么简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发言权  发言权词条  自律  自律词条  高度  高度词条  一定  一定词条  体验  体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