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战国策深处的智慧:人事变动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判断!

【出处】《战国策》 楚策3 楚王令昭雎之秦重张仪

【译文】楚怀王派昭雎到泰国去游说。使秦国重用张仪。昭雎还没有到秦国,秦惠王就死了,秦武王驱逐了张仪,楚怀王也因此拘捕了昭雎以讨好齐国。

桓藏替昭雎对楚怀王说:“秦、韩、魏三国的联合没有成功,这是出于张仪得势于秦惠王并且和昭雎关系密切。如今惠王死了,武王即位,张仪被驱逐,公孙郝、甘茂显贵起来。甘茂和魏国关系密切,公孙郝和韩国关系密切。这两个人原本就和昭雎关系不好,所以一定主张秦国联合韩国、魏国。当年,韩国、魏国重视张仪,是因为张仪掌握秦国的实权,并且昭雎又依靠楚国的力量推崇他。如今张仪在秦国遭难而昭雎在楚国被拘捕,如果韩国、魏国想要得到泰国的支持,它们一定要亲近甘茂和公孙郝。这两个人也将拉拢韩国、魏国轻视张仪进攻楚国,那么方城一定危险了。大王不如恢复昭雎的地位,而使张仪在韩国、魏国得到重用:张仪依靠楚国的势力,倚仗魏国的重用,而跟秦国争斗。如果魏国不与秦国联合,韩国也不会顺从泰国,那么方城就没有祸患了。”

【解析】任何时候人事变动都是个大问题,因为权力的变化会引发各类势力和利益的变动,这个人事变动会引发连锁反应,这时候如何判断和谋划相应的布局呢?通常而言,权谋家都是从这三点计算入手的:

1、权力背后势力的变化

秦惠王重用张仪,但是秦惠王死后,权力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新上位的秦武王立即驱逐了张仪。可能是本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则,或者是早就看不惯张仪的所做作为,再或者是性格不合。不管什么原因,新的权力势力上位。和秦武王关系好的公孙郝和甘茂代替张仪进入了权力核心。

大家要知道,领导的变化不是一个人的变化,而是一批人的变化,一批人背后是一群新兴势力的变化。这群人背后都站着谁,都代表着谁的利益,都有什么主张,这都关系着日后权力的走向。

2、势力背后力量的变化

公孙郝背后站的是韩国,甘茂背后是魏国的密切关系。原本韩魏这些力量都是和楚国联合在一起的,但是随着张仪的驱逐,韩魏和秦国的关系立即就随着新的人事变动而友好起来。势力变了,力量也就发生了巨大变化,迫使楚王不的不拘捕昭雎,来讨好齐国,避免自己被孤立。

势力是一群人组成的,这群人都会有自己个人关系和喜好,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力量的变化。关系好的力量会得到联合,喜好不同的力量会孤立起来,这力量的大小的变化,决定利益的变化。

3、力量背后利益的变化

既然甘茂和公孙郝会联合韩国魏国的力量。那么这些人就会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就会积极地攻击孤立起来的楚国,也就是必然会进攻楚国的方城,来打击楚国的势力。楚国就会处在危险之中。楚王必须破坏秦国的和魏国的联合才能让自己避免卷入战争。

任何力量变化的背后,其目的都是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有句话说的好,凡是权力带来的利益,最终会被新权力所带走。新的力量绝对会以大欺小。力量大的就会压缩力量小的空间,这是趋势。

领导人的变动,会形成新兴势力,最终会形成利益诉求。所以,我们权谋家就能够从领导人变动之初,就算出来最后的利益走向,这就是计算能力,也是预测能力。桓藏为了救被捕的昭雎,而展开的计谋计算,给我们指出了人事变动的发展方向,这个需要我们细细的学习和品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事变动  人事变动词条  战国策  战国策词条  深处  深处词条  规律  规律词条  判断  判断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