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书用不到?关键时刻影响决策,你该更新你的学习思维了!
相信很多创业者都有这样的感觉,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决策,常常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于是就开始大量的阅读理论书籍,大量的翻阅微信文章,做了很多的笔记和总结,网盘里的文章可能都存了有几个G,可是真到要用的时候,却总感觉这些学来的理论有些奇怪不适用,甚至有些时候还会发现好多观点都是自相矛盾的。
比如说做创业项目的,从0到1这本书就告诉你,你做一个项目要憋大招,要去创造一个技术上超越别人十倍的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垄断,才能够生存下去。但是精益创业却告诉你,千万不要憋大招,这样是火箭式创业,弄个几年造一个火箭出来,你点燃了,哪怕只有一点点做的不对,你就会粉身碎骨,风险超级大。
你要创业,那就要走到消费者身边去,用最小的成本去试错,不断根据消费者的意思来挑战自己的项目。你看两种说法都很有道理,那到底谁说的是对的呢?最后还是用了自己老一套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绝大部分人学习思维都是海绵式思维。
比如我们在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是不是都是逐字逐句的细读,竭尽所能地记住所读材料呢?我们会在关键词和重点句子下面画一条线,或者是用彩笔做下标记,甚至还会来弄一个笔记本,把主题和要点抄下来,而做这些事就是想确保自己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的知识点。
这样的学习思维就像海绵一样,不管这个知识有没有用,是不是正确的,都先吸收过来再说,那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呢?首先咱们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我们只是被动接受各种信息,不做出任何的取舍,那我们是没有办法解决任何问题的,其次这些信息也不是绝对正确的,就算那些看起来好像非常正确的理论,也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
如果我们不加以思考,不加以辨别,读到什么就信什么,就会发生刚刚的纠结。这种时候就需要我们转变到一种新的学习思维,那就是淘金式思维。你看那些淘金者,他们的目标都很明确,就是在一座大山里找到点金子。我们学习也是一样,要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学习,所以那些淘金者用来挖金子的工具换在学习上,那就是我们的问题了。采用淘金式思维去学习的人,往往都会带着三个问题去学习,用这三个问题反复的论证他人的观点。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他要我相信他的观点呢?比如有文章说今年的房价肯定要涨,号召大家马上去买房,这个时候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提出这个观点的人,他是什么背景了?是房地产背景吗?还是媒体背景?是经济学家吗?他们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让我们读他的文章呢?如果房价真的要涨,那他为什么自己不去闷声发大财,反而要诏告天下?所以发现作者本身去传播一些观点,自己的目的都不单纯,那么这些文章一开始就不需要读了。
第二点,这个观点有没有足够多的信息支撑?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说这样一句话,说根据研究创业项目都是九死一生的。我们乍一听会感觉对啊就是这样子的,这有什么问题吗?但是如果我们带着问题去看,就会发现很多问题。这句话说根据研究,那根据的是什么样的研究?样本数量有多大?这里说的创业项目和我们平时认为的创业项目是不是属于一个概念?九死一生的比例又到底是多少呢?
你看这样的观点,很多东西都没有交代清楚,缺乏有效的信息来支撑它。如果这个观点是我们马上就要拿去用的,尤其是我们拿去设计我们的商业计划的时候,偏听偏信这样的观点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了。所以在看一个观点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去问这个观点有没有足够多的信息支撑。
第三个问题,针对某一特定的主题,我们能不能在作者合理说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结论?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发现一篇文章非常好,一定要让某些朋友也知道,这个时候我们尽量不要直接转发给自己的朋友,更好的办法是用自己的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看能不能让朋友也明白这个观点。
我们常常会把自己收集了的东西当作我们已经掌握的,就好比有些人喜欢买书,买了却又不看,因为他觉得压书我有了书里的知识,我也就是掌握了的。但如果你能转述这些知识,说明你是已经掌握了,因为只有理解了之后才有能力去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