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真的想问一句:“养猪大跃进,你真的为结果做好准备了吗

最近几天,就东北养猪产能大爆发可能带来的问题写了两篇文章,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也让很多准备加大投资的企业变得慎重了。当然,观点永远不会一致,留言中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甚至不屑的声音。对于这种声音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结果还没显现,只是基于已知条件的推理而已。当然,东北“养猪大跃进”即使是出现问题,也并非无解,至少我们提前看到了可能出现的矛盾,如果早做准备,可能也就化解了或部分化解。不过,要想化解,没有多个部级政府部门的牵头协调,恐怕也成不了事。

很显然,一部分读者还有疑问,下面,我们就读者的疑问继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一、屠宰深加工能否解决问题?

有人留言:“我想说,这些企业不仅仅是盖了个年出栏100万头生猪的猪场,它们都还配套了肥料种养结合、屠宰、深加工肉食品的产业链。比如双汇、金锣之流可能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合作,并不指望猪贩子开着三蹦子和拖拉机,还给你偷点秤,然后千里迢迢从兴安岭北麓拉到丹东港卖掉。”

从语言风格上来看,这位显然是位东北人。好,我们就解答一下,屠宰深加工能否化解产能严重过剩带来的问题。

1、屠宰环节赚钱吗?

业内人士都知道,单纯的规模化屠宰企业并没多少赚钱的。是的,没说错,我们的关键词是“单纯的”、“规模化”屠宰企业。现在屠宰厂杀一头猪的成本大约是40元,但对外代宰的收费大约是25-30元。也就是说,为了解决产能的问题,宁愿杀一头猪亏10几元,因为不杀会亏得更多。当下,赚钱的环节不在屠宰,而在其它环节(当然还有赚钱的部分,这里就不说了,只说屠宰这个环节)。所以,现在很多想做产业链的企业并不糊涂,因为投资屠宰厂动不动就要上亿,所以,它们的投资事先是要做调研的。当然,这并不说明,它们一定不会投资屠宰厂

2、规模猪场会都建屠宰厂吗?

现在一个问题出来了:可能会有企业做产业链投资屠宰厂。那么,是不是规模养猪企业都会建屠宰厂?东北地区新增的产能将超过1亿头,需要1万个万头猪场,会有多少猪场愿意建屠宰厂?现在仅雨润一家在东北就有多少家屠宰厂?开工率有多少?想建屠宰厂的比谁都清楚。

3、屠宰厂会给高价吗?

首先,企业是为了赚钱,屠宰厂也是。即使产业链企业真的建屠宰厂,除了消化自己的猪以外,要不要收外面的猪?产能饱和就不收。那些没有屠宰厂的规模猪场卖给谁?大家请注意,仅已投资的新增产能就超过1亿头,卖给谁?

如果屠宰厂也对外收购,那么,它是会抬价还是压价?它是做深加工,当然收来的猪成本越低越好,因为成本低才有利可图。所以,指望产业链企业自己建屠宰厂消化那么大的过剩产能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二、冷鲜肉外运是否可行?

当然,如果国家近几年能够推行禁止动物活体外运的政策,可能大部分市场上卖的只能是冷鲜肉了。不过,这只是大型屠宰企业一直以来的呼吁,由于中间各个利益群体的博弈,国家至今尚未下定决心推行。甚至大型屠宰企业一直在两会上呼吁取缔地方小屠宰厂都没有成功。

当然,生猪屠宰后,以冷鲜肉的方式进入内地,会大大的降低运输成本。但这个成本是否能够抵消豆粕等原料的区域性价格差距尚未有精确计算。

三、东北成为国家储备肉基地或可行

当然,也并非无解,但也无法全解。按照国家现行的储备肉政策,在猪价过低的时候,会启动储备肉的收储。如果国家把储备肉的收储计划全部投放在东北或可提振猪价。不过,国家储备肉分为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地方储备由于利益因素,地方政府是否愿意放弃权益?2月份,国家取消了国家储备肉和食糖储备的政府定价机制,下一步,储备肉机制的变化尚不确定。

四、东北究竟有多大的消费量?

按照2010年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东三省人口总数是 1亿952万844人。而这8年来,是东北经济下滑最快、人口流失最多的时候了。不仅生育率下降,很多人的户籍虽然在东北,但人早已去了南方。人口基数决定了消费基数。

按照我们传统的说法是中国人每年每人吃掉半头猪,按照这种简单算法,东北三省的消费量顶多也就5000万头。不算东北三省的现有产能(现有产能有多少?),仅最近几年的新增产能就超过1亿头,已经是超出消费量的一倍不止。而且,这种“养猪大跃进”的现象仍在继续中……

我真的想问一句:“养猪大跃进,你真的为结果做好准备了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跃进  大跃进词条  真的  真的词条  养猪  养猪词条  做好  做好词条  准备  准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