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引自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中国为什么要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曾取得过成功的经验,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更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巨大灾难。
对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邓小平作了深入的分析。他把我们的错误分为两类:一类是照搬苏联的模式,满脑袋框框。另一类错误是我们自己的,如搞“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他说:建国后我们的错误“总起来看,主要是不懂社会主义”,“最大的一条就是不重视发展生产力。所以我们国家落后了”。
当邓小平向全党全国人民大声疾呼“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些真理的时候,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曾经在建国初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障°。改革,作为急迫的历史任务,摆在了人们面前。
在决定中国命运和中华民族前途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代表人民的意志和时代精神,果敢地发动了一场新的革命。
探寻中国改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75年。那一年邓小平领导的整顿,实际上就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
邓小平曾经说:“说到改革,其实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一九七三年周恩来总理病重,把我从江西‘牛棚’接回来,开始时我代替周总理管一部分国务院的工作,一九七五年我主持中央常务工作。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凡是这样做的地方都见效。”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整顿未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但作为中国改革的先声,1975年的整顿对于开启人们的改革思路是功不可没的。
粉碎“四人帮”后,改革再次被提出来。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变革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且指出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但是,真正提出改革的任务,深刻阐述改革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的,则是1978年10月邓小平的一次重要讲话。
1978年10月,中央决定召开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中断了20多年的工会组织首次恢复活动。邓小平对此非常重视。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托,10月11日,邓小平到会发表祝词。这篇祝词突出了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个主题,首次提出各条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要改革。
一个多月以后,邓小平的这个思想在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成为全党的共识。于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势不可挡的改革大潮很快在中华大地掀起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波澜。
改革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对待改革,人们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些人担心改革会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而对待每一项改革措施,总要习惯性地问一问姓“社”还是姓“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虽然已被摒弃,但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阴影仍使许多人心有余悸。这种心态影响着中国改革的进度。
1992年1月20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登上了53层的深圳国贸大厦旋转餐厅,远眺高楼林立的香港,俯瞰生机勃勃的深圳。仅仅十几年,这片荒山海滩的小渔村已经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新兴工贸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脚下的这幢建筑,是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建成的。由此而得名的“深圳速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的步伐。
已经退休的邓小平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在中国南方的许多城市里反反复复地讲述着这样一个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这句话道出了一个真理。改革使中国走上了光明之路。为了中国改革,邓小平奉献出了他的全部精力和才华。也正因为如此,人们称他为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