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蕴宽是常州人,毛泽东是湘潭人。庄蕴宽生于1866年,毛泽东生于1893年。当父亲为毛泽东谋了一个私营米店里卖米的岗位、娶了一个比他大4岁的老婆,让他从此安心过小日子的时候,庄蕴宽已官至广西兵备处总办,编练了一支新军,成为中国新式军队的创始人之一了。不说别的,黄埔军校副校长李济深,就出自庄蕴宽门下。辛亥革命元勋黄兴等人在广西搞革命活动,也得到过庄蕴宽的帮助。
常州人有句老话,叫做“老不搭少”,意思是说年纪大的人,不能跟年轻人搭道,因为话讲不到一起去。庄蕴宽比毛泽东大27岁,基本符合“老不搭少”的游戏规则,所以,从理论上讲,庄蕴宽与毛泽东是搭不上什么关系的。
可毛泽东偏偏与庄蕴宽搭上过关系,而且是很重要的关系。这关系重要到,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毛泽东后来走什么道路,是回去当米店伙计、抱一个比自己大4岁的老婆过小日子,还是迅速进入当时青年运动高层、当革命领袖、改造中国,都要重新考虑的程度。
“驱张运动”,是一件被大家遗忘多时的事了。
张者,张敬尧,1919年时任湖南督军兼省长。据载,此人在湘执政期间,伙同他的三个兄弟:张敬舜、张敬禹、张敬汤,在湖南恣意施行暴政: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搜刮民财,摧残教育,钳制舆论,为非作歹,无恶不作。时谚称:“堂堂乎张,尧舜禹汤。一二三四,虎豹豺狼。张毒不除,湖南无望。”于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学生发起“驱张运动”,最后赶走了张敬尧,驱张成功。
正是“驱张运动”的成功,让青年毛泽东走上了中国革命的大舞台,从此成为领袖级的革命者。
毛泽东的政治秘书李锐写的《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一书中载,毛泽东到北京,向北洋政府请愿,要求“驱张”时,公民代表毛泽东、张百龄,教员代表罗教铎、杨遇夫等,在新华门相持了三个小时,没有能见到总理靳云鹏。后来他们又去靳宅门口请愿,还是没有见到。
其实,这种请愿,只是一种姿态,究竟能有多少实效,是一件只有天知道的事情。
张敬尧也非等闲之辈。《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中载:“在驱张代表团开始活动时,长沙即出现‘保张团’,为虎作伥……‘保张团’分子在北京还组织‘旅京湘事维持会’……”张敬尧甚至要求北洋政府给他增加军费、扩充军队,以保湖南平安。
张敬尧手中有军队,要免除他,必须动用军队。在中国,任何时候动用军队都是一件大事。除非最高层下决心,否则这事绝对办不成。事实上,“驱张运动”最后得以成功,还是动用了军队——是谭延闿手下的赵恒惕部,用军事力量赶走了张敬尧。
是谁让最高层下决心动用军队的呢?——常州人庄蕴宽。
毛泽东是怎么联上了庄蕴宽的呢?路线图是这样的:
第一步:芋园、李青崖。
辛亥革命时期,湖南一师教师李青崖、杨昌济、黎锦熙、徐特立等人组织了一个学会,名叫“健学会”。毛泽东到长沙读书,经常参加这个学会的活动。学会活动的地点,在李青崖家的私家园林“芋园”里。毛泽东就是在芋园,结识了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乃至秦晋之好。
第二步:李青崖、吴琴清、吴瀛。
李青崖的妻子吴琴清,常州人。毛泽东北上“驱张”,作为老师的李青崖与吴琴清共同出面,请吴琴清的弟弟,也就是李青崖的小舅子吴瀛帮助。
吴瀛时任民国北洋政府京都市政督办公署坐办(相当于今市政府秘书长)。他在北京接待了“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赴京请愿团”,把他们的食宿安置在北京北长街福佑寺内。
李锐《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驱张运动》中说:“(毛泽东)他当时住在北长街99号一个名叫福佑寺的喇嘛庙里。据黎锦熙回忆在这座喇嘛庙里见到毛泽东的情况:当我去看他时,他正坐在大殿正中香案后。香案很长,左边摆着平民通讯社的油印机和通信稿件,可见有些稿子可能是他自编自刻自印的。右边是一大堆关于社会主义的新书刊。我在这里第一次见到《共产党宣言》。”
这个回忆中所说“喇嘛庙”,就是吴瀛安排的。
第三步:吴瀛、庄蕴宽、徐世昌。
吴瀛,北京市政府的秘书长,在北京市,官不小,在民国政府的序列里,官太小了,更谈不上调动军队。于是,吴瀛想到了自己的嫡亲舅舅庄蕴宽。
1915年袁世凯称帝,全国60位约法会议员,59位表示支持,唯庄蕴宽一人拍案而起。他委托徐世昌致公开信给袁世凯,痛陈“帝制不可为,民意不可假,时代潮流不可拂”,然后挂冠拂袖而去。此后,庄蕴宽高名,声震士林,名重国中。
毛泽东北上“驱张”时,庄蕴宽任北洋政府审计院长、代理平政院长,有平衡政治派系的职能。在“驱张运动”陷入僵局的时候,吴瀛把毛泽东等人带到了庄蕴宽处。庄蕴宽听了毛泽东对张敬尧的控诉后被激怒,决定帮助湘人“驱张”。
当时北洋政府总统是徐世昌,总理是靳云鹏。徐世昌与庄蕴宽私交甚笃,其诗著《晚晴诗汇》中,与庄蕴宽多有诗歌唱和。靳云鹏属北洋军政府中的清流,政治主张与庄蕴宽接近。庄蕴宽把湖南“驱张”的情况向徐总统、靳总理作了专题汇报。
在中国政治的框架内,“汇报”是一个充满玄机的词。汇报得好与不好,事情往往可能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庄蕴宽汇报后的结果是:徐世昌出面谴责,并下达命令,褫夺张敬尧军职。靳云鹏则表态:“政府愧对湖南。”对张敬尧谎报政况、请求增兵的请求予以驳斥。同时,北洋政府命庄蕴宽协调谭延闿、吴佩孚部入湘驱张。
随后,谭延闿部的赵恒惕师与张敬尧部大战。经过三个多月的拉锯战,1920年6月26日,张敬尧部溃败,全部退出湖南,“驱张运动”大获全胜。
“驱张运动”的成功,使得当时人在北京的青年毛泽东声名鹊起,正式进入中国青年革命运动领袖行列。1920年1月5日,陈独秀就毛泽东的“驱张运动”著文《欢迎湖南人的精神》,说:“我们奋斗不过的精神,已渐渐在一班可爱可敬的青年身上复活了。我听了这类声音,欢喜极了,几乎落下泪来!”
李锐《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驱张运动》中说:“陈独秀写此文后,即由北京去上海,正是‘南陈北李’建党之时。李大钊送陈至天津而返。”《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建团建党》中说:“李达的回忆也谈到,(中国共产党)上海小组成立后,由陈独秀和李汉俊找各地的关系,‘湖南由毛泽东负责’。张国焘回忆,1920年7月底,陈独秀谈到他很赏识毛泽东的才干,准备去信说明原委,请他发动湖南的中共小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亲自过问,任命李青崖为上海文献委员会主任。
是谁说的——人生的道路很长,但关键的时候,往往只有几步。庄蕴宽与毛泽东的相遇,就是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