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历风雨无法品味此时彩霞的美丽,而只看到彩霞,没有经历过风雨,又怎能珍惜彩霞的绚丽
西柏坡离北京并不遥远,几次出差匆匆而过,便留下了一个念想。前些日子,机关组织优秀党员前往参观,我的念想才得以实现。
这天,雨淅淅沥沥下着,待行至目的地,广场中央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5位书记的铜像前已围满了人。我们列队,神情肃穆地走向塑像。
在雨中,重温入党誓词的仪式开始。雨水打湿了我们的脸颊,眼前一片朦胧。在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时候,一种庄重的氛围在雨中蔓延、凝聚,我的心中涌起阵阵激情。
随后,我们进入西柏坡纪念馆。一份份发黄的电文,一件件陈设的文物,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让人感到时光在倒流。特别是到距纪念馆不远的中共中央旧址,这种感觉更加浓厚。
走进一个个院落,这里能给人一种回到“老家”的感觉,并且是一个乡亲四邻都很和睦的“老家”。董必武旧居里的农家土炕,炕上的那架纺车,墙上的那张全家福,这在多少平民家里不也是如此的写照?周恩来旧居里那台交直流两用收音机,是华东野战军解放我的家乡许昌时的战利品,是陈毅托人转来让他和夫人邓颖超闲时“可以跳舞”,这不是远方好友的温馨关爱?
朱德旧居原本是准备给毛主席住的,毛主席觉得总司令上了年纪,把房子让给总司令住,远方的、前线的亲人回来了,总司令又把这里当作了招待所,甚至连床铺都让了出来,这种友情该是何等的纯正?
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们,围坐在毛主席旧居前的磨盘旁、楸树下,就像平原乡村里的“饭市儿”,讨论的却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生死命运的大事。
四间小平房,几张简陋桌椅,一张全国地图,就是指挥了三大战役、扭转中国命运的军委作战室。那个时间里,这里的灯光彻夜明亮,人影晃动,几个衣衫破旧甚至打着补丁的人,在这里全神贯注地研究地图,靠着一封封电报指挥我军,把国民党几百万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一个个院落里,也住着卫士和秘书,但我们无法从房屋和院落来区分房主职位高低和官位大小,无论是住的、吃的、穿的、用的,还是每个人的权力和地位,统统变得如此渺小,如此不值得关注,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方的战事、新中国的诞生。所有人都自觉自愿地围绕革命事业大局,最大限度地降低个人生活上的要求。当年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那是与后来的共和国政府一样的班底,一夜之间,说撤就撤,没有人留恋权位,更没有人因为失去已得的利益而抱怨。
我相信,当那位败军之将黄维几十年后再次来到这里,感慨的绝不只是这里作战指挥室的简陋,更在于他在这里所感受到的一种氛围,一种励精图治干事业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包括面对胜利时的头脑清醒。
在那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一代精英汇集在这里,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主席主持这次会议,说了一句至今犹在耳际的名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根据毛主席的提议,会议还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不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毛主席的谦虚代表着经历大风大浪的共产党人面对革命胜利时的一种冷静。
毛主席把进北平城称之为“进京‘赶考’”,并指出“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并探讨“西柏坡精神”,我倒觉得,如果一定要提出“西柏坡精神”,至少应以这种“赶考”精神为内核,至少包括可上溯到延安时期的那种干事业的精神,一种团结得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的和睦,一种不骄不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一种不计个人得失、不讲究功名利禄、不争权势地位的精神境界……
下午,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下了,我们参观学习也结束了。沿着当年“赶考”的路线,踏上返京的归程。回望西柏坡,但见新雨初歇后的晚霞璀璨绚丽。
不经历风雨无法品味此时彩霞的美丽,而只看到彩霞,没有经历过风雨,又怎能珍惜彩霞的绚丽!回望历史,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无论距离那段艰苦创业的岁月有多远,必须清醒:“赶考”进京以来,这场考试至今还没有结束,这将是一场贯穿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世纪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