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陈忠林(红故事全国巡讲团—主讲)

 

  

 

  陈忠林,男,1947年8月1日出生在江苏阜宁,他生在战场上长在红旗下,三次几乎死于战争。父亲名陈云龙,江西弋阳人,一九二六年参加革命,一九二九年入党。曾担任过方志敏的警卫员及红十方面军的手枪连连长,一生屡建战功,负伤十二次,其中有七块弹片无法取出,直至他去世后在骨灰中找到这七块弹片。母亲名苏区,江苏海安人,一九三九年参加新四军,曾任解放军某部医疗队教导员。

  陈忠林刚满三个月时,他母亲所在的流动医院突遭敌人袭击,母亲安排伤病员乘船撤离,由于重病号伤员多,需要躺在担架上,船不够用。敌人已进村,他母亲带七名医护人员跑出村头,谁知村外一马平川,只有一大片藕塘,大家只得跳入水中藏在荷叶下面。一碰凉水年幼的他大哭起来,母亲急忙捂住他的嘴,可无法让他止哭,反而更加大声哭号,当敌人刺刀闪出村口的一刹那,为了其他同志的安全,母亲一咬牙,将他沉入水中,敌人在村头胡乱放了一通枪即返回村去,母亲将他从水中捞起,他已停止了呼吸,几位医护人员见状感动得不停抹泪,好在大家都是医务人员,一阵倒拎、压水、人工呼吸,陈忠林又活过来了。

  十个月的陈忠林已开始呀呀学语,扶墙走路了。一次战斗我军被敌人包围。突围时,母亲向全体人员安排各人应带好的各项设备器具,有人问“小胖子军军谁带”,(当时他长得很胖,故被大家叫做小胖子)母亲说由她自己背。突围途中,炊事班长,林贵田发现陈忠林母亲背上只有一个四方的箱子,他立刻意识到孩子没带出来,老班长急忙返回医疗点一一山神庙。母亲为了带走更多的设备器材(大部分是从苏联购来的),给陈忠林吃了一片安眼药,在一块布上写了一段话:“老乡,请收养这个弦子,革命胜利后我会回来找他,凭这布报以重谢。”将陈忠林放在山神庙的神案上。老班长上前抱起昏睡中的陈忠林二次冲下山来,队伍冲出了包围圈,当老班长就要赶上队伍时,一串机枪子弹从后面打来,老班长背后的大铁锅被打得粉碎,他向前栽倒,战友们把浑身是血的他拖出来,他还紧紧地搂着孩子。陈忠林母亲赶到时,他用责备的语气说:“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将来是要靠他们呀...”林班长话没说完就牺牲了.从此,孩子改名为陈忠林,以纪念这位烈士.

  淮海战役中,他母亲奉命带医疗队前往指定地点,为了保证接时到达,他父亲让警卫员李民带领十名战俘(都说愿意参加解放军)前来帮助搬运.其中一个战俘原是一个营长,他负责挑一担箩筐一头是陈忠林,一头是生活用品.当晚出发,行至半夜时分,接上级急令,医疗抢救点改变位置,母亲立即命令队伍向后转,队尾变成了队头,队头变成了队尾,母亲急速赶往前头指挥行军,这个国民党营长乘机将陈忠林挑走了。李民站在路边一直等到队伍走完没看见陈忠林,急忙向母亲汇报,母亲仔细查看一遍,的确不见,但战争即将打响,不充许队伍作任何停留。于是李民留下返回寻找,走到一个三叉路口,他无法断定去向,急得他蹲下大哭。这时我军一支骑兵队赶往前线位置,连长郑国水原是陈忠林父亲的警卫员,听李民讲述后,不禁火气冲天:“首长就这么一个孩子,我临走时对你们是怎么说的?你.....”为了不影响战斗,由副连长带队继续前进,郑连长带一个班分二路追了下去。这时天已微亮,陈忠林在挑筐里醒了,一见生人便哭喊起来,这家伙见怎么哄都没用,便气恼地将陈忠林扔进一个芦苇塘里,由于水塘边芦苇多年沉积,陈忠林被水里的芦苇托住,敌人见陈忠林沉不下去,并且还在拼命哭叫,就找来了石头砸陈忠林,这么一闹腾,惊起了苇中的群鸟,郑连长见状断定了位置及时赶到,这家伙拔腿就跑,被郑连长赶上,手起刀落,将他自左肩到右腰劈成二段。李民跳进水中将陈忠林救起。连长留下一匹马给李民,带队伍急奔战场。李民抱着孩子快马加鞭赶到医疗队。北方秋天的早晨已是寒风逼人,加上湿透的衣服,陈忠林开始发烧,到下午时已高烧40度,此时医疗队只剩下三瓶青毒素,母亲准备给陈忠林注射,这时郑连长被抬下火线进了医疗站,他冲垮了敌人的机枪阵地,但身上却七处受伤,其中四处贯通伤,也高烧不止,昏迷中还在喊冲!冲啊。母亲毫不犹豫地把青毒素注射进郑连长的体内。战士的生命就这样发生了奇迹,六个月后郑连长出院了,拿着医院发给的二个苹果找到陈忠林,他已经由于高烧造成了二条腿瘫痪,郑连长呼唤他过去,他笑却不能动弹,郑连长抱起他高高举起,放下他拿出苹果,未想到他却软瘫在地,郑连长试了几次,一下呆住了,便问刚好路过的护士,在他几乎发怒地追问下,护士悄悄地把实情告诉了他,他脸上的青筋直跳,跑到陈忠林母亲面前跪倒在地呜咽着说:“你不该呀,不该把药给我用,毁了小林子的一生哪!”而母亲却平静地说“现在是战争时期,我们需要的是战士!”一年后已是副团长的郑国水在解放海南岛的战斗中牺牲了。李民解放后在上海黄浦区武装部任部长,现已离休。

  由于陈忠林双下肢瘫痪,无法读书,经周恩来总理签批,他得以到莫斯科医院治疗,恢复了右腿的全部功能,而左腿却成为终生残疾,一根拐杖支撑了他的一生。

  陈忠林的小学是在北京、金华、无锡完成的,中学在无锡、南京完成,六六年高中毕业恰逢文化大革命,六八年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高潮中,元旦刚过陈忠林和他一弟一妹及几位同学来到了方志敏的故乡一一弋阳。他被安排在县印刷厂当排版工,其他人下放到了他父亲的老家中坂乡荃田源村,弟妹们两年后先后参军离开了弋阳,其他同学也走了。他从工人转行当了教师,正当他在教育战士线上屡创佳绩之时,县里调他到县残联工作,陈忠林在弋阳奋斗四十年,把他的青春献给了这片红色的土地。

  左腿残疾的陈忠林性格倔犟,从不言败。为行动方便,练骑自行车,摔倒了,爬起来再骑上去,不怕右腿的膝盖摔出了白花花的骨头,但是他成功了,从自行车又到摩托车,他驾着边三轮为残疾人募捐,曾一天驱车六百二十公里。为了能让学生在夏令营里下河游泳,他硬要学游泳,他用绳子捆在腰上,沉下去了同事把他拉上来,吐水,再下去,后来鼻子、口腔都呛出血来,他还是一头扎进江里,终于他成功了,宽阔的信江河他能渡二个来回。

  陈忠林的爱好广泛:声乐、器乐、美术、摄影、曲艺、文学、游泳、射击、乒乓球、无线电、骑车旅行、象棋......。他的摄影作品《和好》获得省一等奖,国家三等奖,他创作的校园剧《鸡吃狐狸》获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他的演讲《我是方志敏故乡人》、《阳光下面无荒土》均获省一等奖,分别获全国三、二等奖,演出的小品《地摊》和口琴演奏《老区的老歌》分别获得全国第五届残疾人文艺调演银奖和铜奖,当年绘制的科教幻灯片《六面体》获全省第一名。

  陈忠林自1972年开始讲故事,业余讲故事34载,他和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省故事大赛中获得大奖,并被誉为江西的“故事大王“,在省内外共讲演三千余场听众达参百八十多万人次。由他组建的《小天使》艺术团代表上饶地区参加全省少儿首届艺术节,获表演、创作、导演三个一等奖,该团创作的舞蹈《小卫士》一直演到了中南海。他训练的小足球队在全县首届少儿足球赛中获得亚军,他培训的歌手在县、地、省及全国获得大奖,他培养的各种文艺人才分布在全县各单位,有的进入了地区歌舞团,县,省电视台至中央军乐团。陈忠林本人也获得了全省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省少儿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自强残疾人等称号,被当地群众誉为“飞天”。他的事迹被刊登在《上饶日报》、《上饶晚报》、《江西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及《教育》杂志、《辅导员》杂志、《工人》杂志上。

  年已六旬的陈忠林,又开始宣讲《方志敏故事》,登上了给予未成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征程。把方志敏的故事讲到了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截止2007年11月已宣讲《方志敏故事》三百一十二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陈忠林  巡讲团  巡讲团词条  主讲  主讲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全国  全国词条  陈忠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