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社科院专家称其研究证实曹操墓两大证据非伪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昨日展示了其研究成果,称证实安阳曹操墓的两大证据鲁潜墓志和“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并非伪造。

  “魏武王”石牌“文化层位”定真伪

  唐际根说,鲁潜墓志和石牌的真假,对曹操墓定性至关重要。唐际根指出,认定“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等8枚石牌是真品,并非仅仅根据文字本身的结构、书体、词汇以及文字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些石牌上有明显的历经千年形成并附着于石牌之上的土垢和水垢和这些文物的考古地层关系。

  唐际根说,最能够证明“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并非伪造的,是这些文物的考古地层关系。所谓考古地层,不是简单的埋藏在土中的深浅,而是考古发掘中,不同文物所处“文化层位”。如果原生地层关系的人为破坏,是完全可以观察出来的。

  其次,文物埋于地下历经千年之后,其器身或器表会发生各种变化。“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是石质的,历经长时间后,其器身或器表变化与玉器相似,一般会在器表形成一层“膜”,局部还会形成“皮垢”,甚至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玉器称之为“沁”)。且自然生成的“膜”或附着的“垢”都是“深入”到器物体内的,而假造的“膜”“垢”“沁”等只停留在器体表面。

  唐际根称自己曾经仔细观察过每一件曹操墓出土石牌的器表变化,确信这些变化均不是“浮在表面”或“粘在表面”的,而是“渗在”或“长在”器体上的。

  鲁潜墓志

  成文年代正“由隶到楷”

  唐际根指出,认真研究鲁潜墓志后发现,墓志中与文字相关的各个方面均真实无疑,其文字结构、字体、用辞和“表达式”没有造假,墓志中的人物、地名、年号和官名更是难以造假。

  对比鲁潜墓志与早年河北省文物部门收藏的西门豹祠后赵建武六年勒柱刻石,唐际根发现,凡是二者“互见”的文字,其文字结构都是一样的。

  唐际根认为,鲁潜墓志14行126字的字体也没有造假。他说,后赵时期正处在“由隶到楷”的过渡时期,官方书写文字,离隶书已有较大距离,而真正的楷书尚未出现。鲁潜墓志可以说是标准的过渡时期的书体。如果要造假,则造假者必须掌握极其高超的书法功底,否则不可能将126个字写得如此符合时代风格。

  另外,唐际根认为,除了鲁潜墓志中“丁卯朔”、“其年”等表达法无误,及鲁潜(字世甫)、解建(字子泰)、魏武帝三个人物真实存在外,鲁潜墓志中的年号和官名更没有造假。墓志中提到的年号为“建武十一年”。建武确为后赵年号。不仅河北省文物部门收藏有“后赵建武六年”的刻石,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甚至还收藏有“后赵建武四年”的佛像。关于“大仆卿驸马都尉”这一官职,同样有学者作了深入研究,指出此处“驸马都尉”并非皇帝女婿。鲁潜先为“晋都尉”,后为“驸马都尉”与做女婿无关,实属正常。

  ■ 说法

  鲁潜墓志发现者否认造假

  安阳村民徐玉超称不会写毛笔字

  针对鲁潜墓志是十几年前文物贩子“埋下的地雷”之说,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说,“这种说法很可笑,鲁潜墓志是我发现后无偿捐给国家的。”

  “鲁潜墓志发现的时间是1998年4月,我那时在村西北承包了一个砖窑厂。那天傍晚,砖窑厂的工人取土放炮后,我看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石块,大约6寸宽、一尺一寸长。我上前用手摸了摸石块,上面有很多泥,用手抠一抠,好像上面有字,就拉回家了。石块上的泥很厚,用水冲洗不掉。我识字不多,有人来看了说是鲁潜墓志,我也不知道鲁潜是谁。”

  徐玉超说,如果真是个值钱的宝贝,放在家里也实在不安全,不如早点捐献给国家。当年5月14日,徐玉超大儿子徐兰云联系了安阳市文物部门。当天下午,文物部门就来了人,看后说是鲁潜墓志。来人出示工作证后,让全家人和墓志合了影,然后就把墓志带走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这石头竟然跟曹操墓有关系。”徐玉超说,“现在有人说墓志是我造的假,一点道理也没有,我没有多少文化,我毛笔字都写不成,更别说是写古字了。”据新华社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社科院  社科院词条  伪造  伪造词条  证据  证据词条  证实  证实词条  专家  专家词条  
导闻

 宋楚瑜曾贴身随侍蒋经国14年

[导读]中国征了几千年的田赋,也在经国先生“行政院长”任内停征,用以照顾农民。国际油价波动,台湾什么油都可以涨,渔业用油、农业用电不准随便涨。台湾什么烟酒都可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