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红军靠什么赢得了长征的胜利,始终是当时和此后以至今日人们都在探究的“谜”。
对于这个“谜”,一个“局外人”给出的答案颇能给人启发:单单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同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作战的能力了。这就是红军军官习惯说:“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说:“弟兄们,向前冲!”(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这位外国记者的记录是忠实的,他的思考也是深刻的。如果说他开始“不明白红军不可战胜的声誉从何而来”,“不了解红军是中国惟一的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那么,他从上面的现象中似乎一下子看出问题的本质,那就是,红军官兵一致,干部没有任何特殊,始终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斯诺说,了解红军,“最好方法也许是用统计数字”。早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围剿”中,他就得出结论:“红军军官伤亡率往往高达百分之五十”。长征期间,红军牺牲的营以上干部约为430人左右,师职干部约有80多人,还有少数军以上干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透过这些数字,我们看到的是红军指挥员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
在平时生活中,官兵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从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大家一样啃树皮、嚼草根。但在“一样”中,却又有许多的“不一样”:打起仗来,干部和党员冲在最前面。军团参谋长邓萍牺牲在前沿阵地,余秋里在战斗中丢掉了左臂,徐海东多次负伤,两条腿、两只胳膊,胸口、肩膀和屁股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后从耳后飞出……缺衣少食时,冻死的是军需处长,累饿而死的是炊事班的共产党员。这些震撼人心的事实里面,蕴藏的是红军无穷无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军从建军之日起,就把官兵一致作为处理内部关系的根本准则。但同时,又要求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士兵树立榜样。干部和党员做到了、做好了,不用多说,战士们就会跟着做到做好。因为,行动就是无声的语言、最有说服力的命令。相反,自己不动,光喊别人“向前冲”,喊破嗓子也没有用。
“跟我来”与“向前冲”,这是两支不同性质的军队发出的两种不同声音,也预示着成功和失败两种不同的结果。长征的胜利,除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引和战略战术指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一支始终高喊“跟我来”的队伍,是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不论战时还是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