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六旬老人历时近10年写成120万字川军抗战史

  

  老人的纪实作品即将面世

  

  川军抗战将领后代何允中多方搜集资料,百万巨著见证“抗日战争中的川军

  故事导读

  他,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他,也是一名川军的抗战将领的后代。为了展示川军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勇于担当历史责任的优秀事迹,见证父辈们在民族危难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他多年前在单位办了停薪留职,骑着摩托车走遍了四川许多市县,在近6年的资料搜集整理过程中,查询数以千计的资料,整理文献、采访笔录700多份。在前后近10年的时间里,老人写就了上百万字的文稿。他的名字叫何允中。

  昨日下午,在位于青白江的家中,何允中正细心地整理着堆满一桌的文稿,这些都是他近10年来的全部心血,再过大半年,这些文稿就将以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抗日战争中的川军》。

  为了这本书,近10年来,何允中骑着摩托车走遍了四川许多市县,查询史料、访问老兵,还通过书信等方式在川军曾战斗过的地方寻找线索。

  查阅资料 骑摩托车跑遍全川

  在邻居眼中,年过六旬的何允中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何允中的父亲何煋荣曾经是川军的抗战将领,1938年3月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中的滕县保卫战,“从小父亲就给我讲他打仗的故事,讲得最多的就是滕县保卫战。”

  何允中开始写川军抗战书时,决心很大,“但一写起来真是捉襟见肘,手里的资料太少了。”于是,在单位办了停薪留职,开始骑着摩托车在四川及重庆各地搜集资料。川内不少县市的图书馆、档案馆都跑了个遍,只要有关于川军抗战的资料,就马上手抄记录下来。

  他还几乎访遍了川内健在的抗战老兵,听他们讲战斗故事。除了在川内搜集,还想办法在川军曾战斗过的地方,例如山东等地寻找资料。搜集资料的过程,最困难的就是寻访老兵,“很多次都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地址,赶过去时,老人家就已经去世了,非常可惜。”

  有一次,何允中从朋友那里得知老兵周正林身在南充,跨上摩托就出发了,可到了之后老人却不愿意见他,只好悻悻而归。一次不行,又去第二次,最后老人终于被他的诚意打动,接受了他的拜访。

  6年搜集 整理文献笔录700份

  在近6年的资料搜集整理过程中,何允中查询了数以千计的资料,整理文献、采访笔录700多份。

  在搜集资料期间,何允中受到过冷遇、遭遇过危险、也经历过感动。当时规定60岁以上的老人不能考摩托车驾照,何允中急着查资料,顾不了那么多,骑着摩托车就上路了。有一次被交警拦了下来,按规定要扣留摩托车,他赶忙将车后拉的一大摞资料给交警看,说出自己的意图,交警听完后深受感动,破例放了行,“后来规定改了,我赶紧考了驾照,免得再惹麻烦。”

  还有一年冬天,何允中半夜从安岳骑摩托车赶往乐至,途中遭遇车祸,连人带车撞上一堆乱石,当时的山里面,一个人都没有,他躺在路中间根本动不了,想这下肯定完了。好在不久后当地一个农民经过,才连忙将他扶起,又帮着收拾散落一地的文稿资料,还护送他一路到了乐至,到宾馆才发现身上全是淤青。

  埋头写作 前后用坏了4台电脑

  资料搜集完毕,何允中开始写作,由于此前一直从事地质勘探的工作,工作时只用过大型电脑,PC机很少接触,连打字都不会。为此,他专门买了一本五笔打字的教材,一边学打字一边写作。但学打字对于年过六旬的何允中来说,可是件苦差事,“一面看电脑、一面看键盘、一面还要翻资料,开始的时候一整天也只能写几百字,还整得头昏脑涨的。”

  买了台二手电脑后,他白天黑夜都泡在家里专心写作。日复一日,从开始的每天几百字,到后来一口气写下三四千字,买来的二手电脑也经不起“折磨”,没几个月就用不了了,写作的3年多时间,他用坏了4台电脑,报废的键盘更是记不清多少了。

  由于停薪留职在家写作,何允中没了工资,家里的开销全靠妻子,那段时间,他成天都忙写作,写得顺每天几千字,不顺时几天都动不了笔,心情也很烦躁,全靠家人的支持,才坚持下来。历时近10年,何允中的手边终于出现了一部120万字的《抗日战争中的川军》,老人对此感到很欣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抗战史  抗战史词条  川军  川军词条  六旬  六旬词条  历时  历时词条  写成  写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