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何先生捐赠的烈士李子伯在狱中写的书信等文物。本报记者 胡杰 摄
本报讯 (记者 吴国富)昨天下午,市民何建华先生受其母亲、革命烈士遗孀王静贤的委托,将在渣滓洞殉难的烈士李子伯生前的一批珍贵文物赠送给红岩联线,这批文物共25件,其中有5张照片。红岩联线文物保护处副处长陈万英说,今年是“11·27”烈士殉难60周年的日子,希望更多的烈士亲属能捐献文物,让红岩精神永远延续下去。
李子伯视死如归
据红岩联线提供的史料显示:李子伯(1911-1949),四川营山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小民革”成员。抗战初期,升任国民党三十集团军少校参谋,多次与新四军接触。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0月策划川东武装起义,因“小民革案”牵连被捕。在狱中,常同难友讨论当今时局。在敌法庭上,李子伯同志大义凛然,视死如归。1949年11月27日殉难于渣滓洞大屠杀。
家书盖有烈士血印
记者看到,捐献的文物中,多数是李子伯当年被关在渣滓洞时与妻子王静贤往来用毛笔书写的家信,纸张已发黄,但字迹大都清晰可见。据王静贤说,这些毛边纸家信是李子伯在监狱中用解手纸写成的。其中一封信中的内容大致为“静闲寄来的东西收到如下:牙刷一把、牙膏一筒、万金油一盒、八卦丹一盒、肥皂一块、法币贰百万元。请将最近照片送一张来”。落款为“李子伯八一七”(1948年8月17日)。
在信件上,记者发现有多个发黑的手印,何建华说,这是李子伯咬破指头在信上留下的血印。
烈士69年前的结婚证
在捐献的文物中,还有一份1940年6月1日她与丈夫结婚的证书。虽然大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份结婚证依然保存完好。看上去比现在的结婚证还要豪华、气派,整个证书为彩色,证书周边为欢欣的青年男女,大红字标题为“订婚证书”。何先生解释说,当时的订婚证等于现在的结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