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30年文献片《伟大的历程》:让历史照亮未来

  

  大型电视文献片《伟大的历程》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好评如潮。作为一部记录改革开放的电视正史,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波澜壮阔的30年缩影;作为一名电视人,从中更看到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技术进步、理念变化下文献纪录片创作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的大解放,带来了电视创作的繁荣。在批判与反思的社会思潮下,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开始了探索之路。在这个萌芽阶段,从第一部中外合拍片《丝绸之路》到《话说长江》、《话说运河》,这些以浪漫的情愫反思历史、关注现实的鸿篇巨作,给单调的荧屏带来了令人惊喜的亮色。拍摄方式、叙事方式、影像结构的变化,比如航拍、主持人以及现场元素的首次出现,都使纪实语言有了新鲜的生命力。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与发展,觉醒的电视人开始在记录实践中探索影像叙述历史的新方式。这一时期,曾经高高在上的文献纪录片走下了圣坛,步入了激情的人间。198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长征·生命的歌》,从此真正拉开了中国文献纪录片繁荣发展的序幕。它完全不同于电影的表现手法,令人耳目一新。1987年,为纪念建军60周年推出的《让历史告诉未来》,同样秉承着80年代文献纪录片的风格和创作模式,那是作家与电视人合作的产物,也是整个80年代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形式——创作题材上,配合重要纪念日,关注宏大历史主题,注重历史事件本身而忽略对人的思考。不论是题目、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充满了激情燃烧的时代烙印,尽管那时的作品想象大于历史,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博大有余而深刻不够,缺乏对一些历史细节的认真考证和准确把握,但严肃的创作态度、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却成了纪录片人的宝贵传统而延续至今。

  上世纪90年代迎来了中国文献纪录片创作的高峰,文献纪录片的称谓这时才真正出现,电视人对纪录片的功能和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1991年的纪录片《望长城》终于打破了纪录片长久以来沉默的僵局,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完成了人在现场的声音转换,从而奠定了声画合一、客观与再现的纪录片新模式。“声画合一”营造的现场感展现出电视语言的独有魅力,也创下了纪录片的最高收视。

  这种进步,不仅仅意味着技术的飞跃,也为纪录片的深层拓展奠定了基础。“口述实录”的记录方法、调查体的记录模式得到了全面推进。这一时期,对世纪伟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和《孙中山》的影像记录构成了90年代文献纪录片的支柱。这些标志性经典作品,摆脱了高、大、全的固有模式,领袖走下了神坛,融入到了人民之中。记录的角度不是仰视是平视,不是讴歌是叙述,不是感性是理性;记录的过程是调查,记录的态度更严谨、记录的风格更平实……缩小了想象,更接近历史,开始挖掘历史的细节,使文献纪录片真正具有了历史学和社会学的意义,也显示了创作者日趋成熟的驾驭能力。

  进入新世纪前后,中国的文献纪录片步入了百花齐放的兴盛期,涌现出了许多经典作品,如《抗战》、《故宫》、《圆明园》、《再说长江》、《香港十年》、《杨尚昆》等等。电脑三维动画的大量使用,丰富了记录方式,拓展了记录疆域;表现手法上不再局限于历史材料,而是综合运用调查体、口述实录以及再现、搬演的方式,来还原历史;戏剧性、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大大增强了纪录片的可视性。技术的进步、理念的变化,使这一时期文献纪录片历史视野更为宽广自主,带来了更多的创作自由和更大的创作空间。主题更加集中,不求全贪大,而是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以角度取胜,从只关注革命史投射到文化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不再拘泥于近代、国内,而将目光投影到开放的世界,解读世界历史格局的变迁,甚至可以截取历史年轮中的一个横断面进行影像纪录。因此呈现出大视野、大格局下更加细腻生动的、更加深邃好看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文献纪录片在某种意义上说使历史的新闻性成为了可能,让更多的年轻观众对具有政论性质的文献纪录片产生亲近感。如《伟大的历程》的最后一集,南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神七”问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论是亲身经历过30年改革开放还是成长在改革之中的80’后、90’后,都能从耳熟能详的2008年发生的系列重大事件情景中,实实在在地读解到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伟大的国家所取得的非凡成就。

  作为一种历史影像写作,纪录片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来记录现在,是为了明天留下现在的文化与历史的现场影像。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以明得失。让历史照亮未来,让历史照亮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文献纪录片工作者们任重而道远!

  相关链接>> 点击进入视频观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文献片  文献片词条  照亮  照亮词条  历程  历程词条  伟大  伟大词条  未来  未来词条  
导闻

 温家宝对话11位基层群众共商国是

“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  ——温家宝总理就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征求基层群众代表意见座谈会侧记  冬日午后的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