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徐州第三届马可艺术节”盛大举行,校园里、广场上,人们用久违而又熟悉的歌声表达着对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热爱之情。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徐州名人文化的挖掘力度。作为徐州璀璨文化中的一颗明星,马可先生自然不能被遗忘。自2004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马可艺术节成为徐州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成为徐州塑造城市精神的一张醒目名片。如今,家乡的人民津津乐道并传唱着先生创作的《南泥湾》、《白毛女》、《咱们工人有力量》,人们对先生的热爱发自肺腑、情深意切!
马可先生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已经很遥远了,可是,今天的人们对先生却始终充满敬意,唱起先生的歌曲总是激情四溢,心潮澎湃。原因何在?
纪念马可,是因为先生的传世之作永远值得怀恋。对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而言,通过作品被人们记住,体现了人们对艺术家的真正尊重,也是艺术家渴求的境界。正如《史记》让我们记住了司马迁,《蒙娜丽莎》让我们记住了达·芬奇,《南泥湾》、《白毛女》则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伟大的人民音乐家马可。
今天我们仍然喜欢大声歌唱先生的歌,是因为我们在歌唱中感受到了一种向上的力量,我们在歌声中越过了历史的隧道,感悟到了先生的精神。那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探索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除了先生的作品,先生的人品也更值得我们敬重。艺术家的“才情”与“人品”本身就是一个共生共存的关系。没有才气的艺术家对不起艺术家的称号,而如果没有高贵的品质做保证,艺术家的才气往往会偏离轨道。
马可先生为何受到这么多人的敬爱,最主要的原因是马可先生始终坚守的人民性原则。年轻时代一度迷上化学的他在“一二·九”运动爆发后,毅然改变志向,开始创作爱国歌曲;1938年,正当抗战歌曲成为主流时,他再一次改变创作思路,“为工农大众努力”,《南泥湾》、《夫妻识字》、《白毛女》等经典歌曲都是这时的成果。“为工农大众努力”,成了先生一生的不懈追求,他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人生的每个关口都是以人民大众的需求为自己选择的理由。
纪念是为了学习,纪念是为了激励。作为一个艺术家,马可先生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希冀与追求,依然启迪着我们,并不断创造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