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家人连夜布置钱学森灵堂今日起接受吊唁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钱学森逝世

  

  钱学森和夫人蒋英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学森同志,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昨天下午2时30分,记者赶到航天桥附近的钱老居住的小区,钱老所住的三层红砖楼前,已有媒体赶来采访。单元门前有武警值守,防盗门紧闭,不允许任何人上楼探访。

  下午4时,两位花店的工作人员准备乘车离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钱老家人委托他们准备布置灵堂的花木,要求以绿植和百合为主,务必于晚上8时前送来。总装备部的工作人员简要回答记者问题时表示,钱老的夫人蒋英正在家中,大家都在忙于布置灵堂,计划昨晚布置完毕。

  下午5时,总装备部送来两个花篮,正在记者拍照时,一位白发老者缓步从远处走来,眼尖的记者一下子认出是钱老的儿子钱永刚教授。钱永刚教授刚从301医院回来,他表示,父亲去世时非常安详,一家人都在身边。准备于今日开始接受公众吊唁。悼念活动具体如何安排,还要等中央的统一安排。“目前还没有来得及通知海内外的亲友。”说话间,钱永刚教授眼眶有些湿润。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49年起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钱学森突破重重阻力回到中国,致力于祖国的科技事业。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他也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顺利完成,并参与了近程、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钱学森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钱学森对中国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无论他接受怎样的褒奖都不为过。

[1] [2] 下一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钱学森  钱学森词条  吊唁  吊唁词条  灵堂  灵堂词条  连夜  连夜词条  布置  布置词条  
导闻

 1959年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脸上...

1959年4月,在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作为刘少奇患难与共、恩爱相知的妻子,王光美亲眼目睹了在那光荣的时刻刘少奇所体现出的为国为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