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毛泽东“几月不知肉滋味”说明啥?

 

  早在井冈山时期,身为红四军政治委员的毛泽东和红军战士一起吃红米饭和南瓜汤,都是每天五分钱的“伙食尾子”;在长征路上,他患有足疾,但经常把配给自己的担架和军马让给伤病员,在“高原寒、炊断粮”的情况下,他同样和战士一起忍冻挨饿;三年困难时期,他常常“几月不知肉滋味”同全国人民一起勒紧裤带,共度难关。(2009年9月21日人民网)

  记得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国革命史时曾强调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地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可以说,一部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我们的党和军队就是靠艰苦奋斗起家,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而毛泽东“几月不知肉滋味”,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曾有资料介绍说,1941年6月,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回国慰劳抗日将士。在重庆,国民党花800银元隆重接待他,陈嘉庚怒斥道:“此等虚浮乏实,与抗战艰难时际不甚适耳。”在延安,毛泽东用豆角、西红柿招待他,只是特地上了一味鸡汤。毛泽东说:“我没有钱买鸡,这只鸡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我有远客,送给我的。”陈嘉庚看了看饭菜,对毛泽东说:“得天下者,共产党也!”回到新加坡后,陈嘉庚公开赞誉共产党,“其领袖及一般公务员,勤俭诚朴,吃苦耐劳”,“由是断定国民党政府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历史果如其言,8年后新中国宣告成立。

  而当年第一个来到解放区采访红军领导人的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也称,“这里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中国,另一重天地。”他看到毛泽东穿打补丁的衣服,周恩来睡土炕,彭德怀着降落伞改做的背心,林伯渠耳朵上用绳系着断了腿的眼镜,由此断言:这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

  从陈嘉庚断定共产党必胜到斯诺断言“兴国之光”,无不表明,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支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共产党人的“传家法宝”,是国家振兴、民族复兴、事业勃兴的强大力量。

  所以,重温毛泽东“几月不知肉滋味”的往事,不仅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廉政为民的优秀品质和崇高无私的伟大人格力量,更让我们清晰地感悟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

  因此,无论社会如何变化,经济如何发展,国力如何强盛,毛泽东“几月不知肉滋味”的艰苦奋斗本色不能变,贪图享乐的习气一点不能沾,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的自律丝毫不能松。只有这样,斯诺断言的“兴国之光”必将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自然会生发出新的时代异彩,辉映千载,涌现出不可估量的伟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毛泽东  毛泽东词条  滋味  滋味词条  不知  不知词条  说明  说明词条  
精神

 长征:永远不应淡忘的历史故事

   长征,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是一个遥远的故事。街头随机采访,你就会发现:大多数人对于长征的认识,仅停留在历史教材、语文课本的简单介绍,甚至一提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