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井冈宣布“三大纪律”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5000余人,分三路经平江、浏阳、萍乡向省城长沙推进。进攻途中遭到数倍敌人的围攻,损失很重。9月19日,起义部队在湖南浏阳文家市会合。当晚的前委会上,在毛泽东的极力主张下,改变了湖南省委以及中央“会攻长沙”的计划,做出了“退往湘南”的正确决定。第二天,毛泽东带着部队离开浏阳文家市,开始沿罗霄山脉南下,向井冈山进军。
上山的路崎岖难行,部队忍饥受饿,疟疾流行,病员增多,思想问题突出出来。部队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使一些急于革命胜利的官兵失望,部分参加暴动的工农赤卫队员也不愿意远离家乡,许多人不辞而别。一个连跑光了,团里还不知道。部队面临溃散的严峻形势。怎么办?脚化了脓的毛泽东,坚持不坐担架,一瘸一拐的走在战士中间。他一边同战士们交谈,鼓舞士气,一边调查研究,寻找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办法。
当时起义的队伍,形式上虽然已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很多指挥员都是共产党员,但部队的主体由旧军人和农民组成。前者旧军队习气严重,后者自由散漫,而且旧军人多数也是农民出身。他们虽然已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但思想上旧军队陋习和农民阶级的烙印,一时还难以消除。原湖南平江浏阳工农义勇队的队员,才随队南下到江西莲花,就已走掉一大半,他们可以在家乡闹革命、分田地,却不愿为全体农民的翻身解放而远离故土。旧军队是雇佣制,靠的是金钱待遇。共产党领导的新军队,干革命要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改造旧军队,建设人民新军队的关键是转变思想。要改变旧军队的习气,必须从思想上加以改造,用共产主义理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使他们提高革命觉悟,为民族的独立、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奋斗。离开了强有力的政治工作,部队在顺利时还可以,一遇到挫折便成一盘散沙。正反两个方面使毛泽东认识到,打仗光靠人多是不行的,如果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没有坚强有力的领导,那么只能是乌合之众,是没有战斗力的。毛泽东一边总结失败的教训,一边琢磨办法。
9月29日,工农革命军到达永新县的三湾村。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工农革命军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的核心是“支部建在连上”,“士兵委员会建在连上”。这一创造,把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与旧军队彻底区别开来。离开三湾前,毛泽东站在枫树坪的大石头上给部队讲话,他说:有人担心我们是不是可以取得革命的胜利?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共产党、工农革命军,是为工农大众打天下的,因此我们是得道多助;蒋介石国民党的部队是欺压工农群众的,是失道寡助。我们这块小石头一定能打破蒋介石那个大水缸!官兵精神振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踏上上井冈山的征程。
当时,有数支当地农民武装在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活动,其中以袁文才、王佐的势力最大,袁文才驻茅坪,王佐驻茨坪。如何对待袁、王的农民武装,有人提出以武力解决,毛泽东坚决不同意,认为这是个政策问题,不是几十个人、几十杆枪的问题,对他们只能来文,不能来武,要争取改造他们,使他们与我们一样成为真正革命的武装。
10月6日,毛泽东只带几个随员到宁冈大仓村亲自会见袁文才。两人一见如故,畅谈了各自队伍的情况,交流了各自的打算。当毛泽东送他们一百支枪后,袁文才很受感动。袁文才随即回赠了600块银元,同意先将留守处、卫生队(后改为医院)放在茅坪。井冈山的大门对工农革命军敞开了。
此后半个多月,毛泽东一边继续做袁、王的工作,一边在井冈山周围地区活动,带领部队熟悉周边环境,打游击筹款子。
在与王佐部联系时,毛泽东率部住进了荆竹山村。此村有二三十户人家,家境都很窘迫,房子大都是土墙、杉皮顶,家中很难找到值钱的东西,有的全部家当不到两箩筐。但得知部队要来,都迅速把房子打扫干净,铺上晒谷物的晒垫,又将家里有限的粮食、干菜、笋干等拿出给部队吃。
那晚,毛泽东睡得很香,一觉醒来已是晨曦满窗。他正准备起床,忽然听到隔壁有人说话,意思是部队偷挖了房东家的红薯,房东要求小声点,别让睡在上房的他听见了。他觉得这事非同小可,他立即起床,来不及洗漱,就把房东叫过来问:“老表,我刚才好像听说你家的红薯被我们的人偷挖了?”毛泽东似乎看透了房东的心思,叫他不要有顾虑,把实情说出来,并说:“我们这支队伍是工农革命军,是工农群众自己的队伍,自己的队伍不维护自己人的利益,反而去偷挖自己人的红薯吃,这能允许吗?几个红薯不算什么,可它是老百姓的粮食啊!”房东非常感动,答应实话实说,但要求毛泽东不要去处理挖红薯的人。毛泽东点了点头。房东说:“刚才,我儿子去割薯藤回来喂猪,看到红薯被挖,就顺着脚印去寻,发现是住村边一户的部队挖的。”毛泽东觉得这事虽小,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于是,立即让警卫员把何挺颖找来,要何去了解是哪些人偷挖了红薯。一会儿,何代表跑来报告,是一班战士偷挖的。
昨晚就寝后,大家很快都睡着了,可越睡越感到冷,一个个都被冻醒了。虽然还只是深秋,但山里就已经很冷了。战士们都没有被盖,又只穿单衣,怎么抗得住寒气呢?而且晚饭都没有吃饱,现在一冷,更感饿了。睡不着,有人提出生个火烤烤吧。大家一起去门外找柴火。有个战士跑到门前不远的地里挖了两个红薯,在身上擦了擦,吃了起来。其他人见了,觉得挖个红薯算不了什么,于是一人挖了两个红薯拿回来吃。
毛泽东听完,联系到因为纪律不明,从秋收起义以来,部队多次出现过不听指挥和缴获不归公的现象,有的还造成了很不好的后果。王新亚领导的二团打下浏阳以后,从领导到战士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都像放羊似的散了,有的上馆子,有的逛大街,有的把缴获的东西据为己有,谁说话都不听。后来敌军从长沙、醴陵几个方向反扑过来,根本无法抵抗,也没了指挥,很快就被敌人赶出了城,最后只有少部分人到文家市来会合,连王新亚也下落不明。这是个血的教训啊!
毛泽东把加强纪律的意见同何挺颖说了,又征求了罗荣桓等人的意见,大家都赞同颁布纪律。
10月24日9点左右,部队200多人集合排队站在雷打石前,毛泽东站在雷打石上。他带着浓厚湖南乡音讲话了。他从昨晚上有战士偷挖老百姓红薯的事,又讲到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和大汾遭袭的经验教训。最后他庄严地说:“上述的这些事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我们工农革命军必须严明纪律。从今以后,我们不仅要重视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全体指战员的思想和阶级觉悟,同时还要颁布纪律,用纪律来管理队伍。对于纪律,谁都不能违反,违反了就要严肃处理。为此我现在郑重宣布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今天我们就要上井冈山,到王佐总指挥率领的农民自卫军所在地去。希望大家一定要坚决遵守纪律,和自卫军的弟兄们搞好关系,和老百姓搞好关系。大家做得到吗?”大家齐声答道:“做得到!”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的最早雏形。
毛泽东从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着眼,从一个红薯着手,为工农革命武装制定了“三大纪律”,这既包含了对部队行动集中统一的要求,又体现了革命军队为人民的性质宗旨。“三大纪律”的诞生使工农革命武装的建设上了新台阶!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