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是开国上将王震之子,现为中信公司董事长。朱文轶近日发表了《荣毅仁与王军》一文,记述了荣毅仁当选国家副主席后的王军与中信公司,现摘编如下:
接触广泛行事低调
在1993年3月底中信公司第11届董事会上,新当选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宣布,他将不再担任中信公司董事长的职务。他还拒绝了让他在中信保留名誉董事长的建议。荣毅仁退出后,以电子工业部副部长身份进入中信的魏鸣一担任董事长,王军担任总经理。两年后,王军继任中信董事长。
“早在公司成立之前,王军同志因为与毅仁同志是邻居,已经是荣家的常客了”,中信集团原常务副总经理庄寿仓回忆说,“王军毕业于哈军工,他曾随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优选法推广小组周游全国各地达两年之久,接触过轻工、重工、石油化工、钢铁、机械、电子、矿山各个领域,又有令人羡慕的记忆力,说起话来口齿虽不流畅,然而娓娓谈来,却也头头是道。”
据说,荣毅仁创办中信之始,曾着力培训员工的仪表举止,“细致到西服领带的打法、吃西餐时刀叉的位置”。荣毅仁对员工的这些要求,王军在继任后并没有刻意坚持和强调。
与前任不同的还有,王军行事低调,的确如庄寿仓所说“从不在语言上”显示出与他执掌的中信集团相匹配的鲜明姿态。王军曾解释他不愿直接接触媒体的原因是“因为我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经常词不达意。也许是这个原因,人家喜欢围着我,我就远离一点”。
惟一一件独断专行的事情
从1993年起,由于全国性的投资过热,加上中信多年的业务扩张,公司一直备受资金短缺问题困扰。1996年,王军据说做了“在中信惟一一件独断专行的事情”:出让了中信泰富18%的股份。在1997年3月人大换届,荣毅仁即将退任国家副主席之前,1996年12月,王军同意以25%的折让价,即每股33元,配售3.3亿股中信泰富,给予以荣氏为首的管理层,其中2.91亿股由荣智健独得,荣的持股上升至18%(3.8亿股),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一直为北京中信)。
股权出让所得的108亿让王军和他的中信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候。王军后来说,如果没有这108亿,遇到亚洲金融风暴,我们可能会向国家伸手。
据说这次由王军个人决定的股权出让被国务院点名批评,王军为此被找去谈话。“我们签的时候股价是32元多,33元吧,12月31日,我记得那天的股价可能是三十八九元,6亿股每股差了6元钱,国有资产有36亿的流失。到春节以后,股票涨到了58元钱,也就是说几百亿的流失。”王军说,“当时朱镕基副总理受委托跟我谈话,他强调了说你认为你有什么错误,我说是无组织、无纪律的错误。他说你为什么不报告?我说如果报告了,这些消息透露出去的话,会造成股票市场的混乱。他说你是真心地认识到错误?我说我是真心认识到了错误。他说别的你认为有什么?我说别的我没有什么错误。他说那国产资产流失呢?我说我不认为是流失,我认为是保值增值。大概创建泰富的时候,我们只拿了两亿,到了这个时候能够收回来一百亿,而且还保持了在泰富的控股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