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张春一:他觉得彭梅魁老实可靠

 1966年底,彭德怀被北航的红卫兵从四川成都抓到北京,先后被北京卫戍区和中央专案组羁押,受尽磨难。彭梅魁一家也受到牵连。

 

  “你们这一家受到影响了吗?”

 

  “怎么说呢?我觉得还是受到影响了,首先心里的压力太大,政治压力太大,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抄家成风,我们怕到我们家来抄家,找老头来的信什么的,所以,我们抄写完每封来信后,就把原信给烧了,我们心理的伤害比事实上的大。”

 

  一天,突然有两个军人找到彭梅魁家里,俩人出示了军人证,通知张春一,让他们给彭德怀送些东西,并要求家人要保密。

 

  张春一:“当时,我老伴上班没在家,就我在,来人说彭德怀在里面没有穿的,没有用的,你们得给他提供粮票,提供油票,你们还得给他做衣服,说他现在属于监护状态。”

 

  “你后来见过彭德怀吗?”

 

  张春一沉思说:“从他被羁押回北京到去世,我再也没有见过他,彭梅魁也不让我去,因为还有孩子,她说万一你去了到时候给你抓起来,咱们俩全完了,这孩子谁管呀。死活就我一个人去。”

 

  此后,彭梅魁就担负起间接照顾彭德怀的责任,定期给彭德怀送去衣物和日用品。

 

  彭钢曾回忆说:“这也是彭家在京的侄女、侄子为了安全起见商定的,由彭梅魁先送,我和康白送东西时,也只写彭梅魁的名字,有一次,我到厂桥卫戍区去送东西,门卫说:已经搬到正义路去了。于是我又骑着自行车跑到正义路原团中央的地方,才把东西送到的。如果彭梅魁出意外,再由我接着送,如果我出意外,再由彭康白送。”

 

  张春一:“彭梅魁每次送东西都想见着人,人家不让见,就送到卫戍区接待室。签个名,写上送了什么东西。他们签个字,我们签个名,完了给个条。伯父接到了也写个条,说他收到了。一直是背对背的送东西。”

 

  后来,他们按照彭德怀的要求,把他点名要的一些书籍送进去。

 

  张春一:“给他送过录音机,还送过马恩列斯的著作, 全套四本,还有《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国家与革命》等。那时候,我基本都是在老东安市场书市买,新书没有就买旧书。”

 

  “有没有文学书籍?”

 

  “我可能给送过一两本吧,《金光大道》什么的。反正他不要的我们约摸着给送,他要的我们想办法给找。后期浦安修也交给彭梅魁两本小说,转送给伯伯。”

 

  谈到浦安修,张春一欲说又止,尽管当时浦安修已经表明和彭德怀断绝了关系,但他们和浦安修之间还一直有联系。

 

  他说:“浦安修有什么特点呢?她有些软弱。”

 

  这是1972年7月5日,彭梅魁给彭德怀送书的清单:

 

  1.《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2分册。

 

  2.《哲学的贫困》1、2、3分册。

 

  3.《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1—9分册。

 

  4.《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

 

  5.《工资、价格和利润》。

 

  6.《雇佣劳动与资本》。

 

  7.《哥达纲领批判》。

 

  8.《列宁回忆录》。

 

  从1966年底到1974年彭德怀去世,彭梅魁和在京的亲属一直坚持不断地照顾着伯父,竭尽孝心。这位孤苦的元帅,只能从那一丝一缕中,来体味亲人的温情,这可能也是彭德怀一生中得到的最多的家庭温暖,因为人在落魄时,最需要的就是来自家人的关爱。

 

  张春一感慨道:“怎么他们家这些事都要彭梅魁出头露面呢?我想主要还是彭德怀。后来负责看管彭德怀的一个参谋,叫王金岭,他告诉我们说,当时他问彭德怀,你在北京还有什么人,问了好多次,彭都不说,后来他又讲,你不交粮票,人家不给吃的呀。没办法了,彭德怀说,我有个侄女叫彭梅魁,住在哪里哪里。这样他们才找到我们家。我觉得,他可能觉得彭梅魁靠得住,稳重,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可能还说不出来呢。” 梅魁:

 

  我被捕后承你关照,从六七年起承购日用品和书籍,所费多少,我无法记清楚了。最近由我拘押处某负责人给了八百元,作为偿还你的费用。以后不麻烦你了。你也不要再挂念!以免妨碍工作。

 

  现有:一身蓝布冬棉服,志愿军皮冬装,均已破旧。另有两卷蓝斜纹布,除作为还你六八年替我作的制服外,作一条棉裤。

 

                    彭德怀

 

                  1973年7月11日

 

  这是彭德怀在狱中写给彭梅魁的最后一封信,这是一封令人不忍卒读的信。信中所列,大概是这位元帅所有的财产……

 

  一年后,彭德怀撒手而去。

 

  “我听说彭总还送她一块表,一个皮箱……”

 

  “都交了。”

 

  “家里没有什么念物了?”

 

  “没有了,都交了,我们家里现在彭总的什么东西都没有了,连他本人戴的手表我们都交国家博物馆了, 国家博物馆厉害,刚平反就到我们家来收集东西。”

 

  在张春一的印象中,彭德怀最突出的个性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从不看别人眼色行事。这种刚硬的个性,彭梅魁也继承了,彭德怀恢复名誉后,一家人从没有向组织上伸手要过什么。

 

  两个女儿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都读的是师范学院,张春一说,是为了省钱。

 

  2005年9月13日,彭梅魁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

 

  张春一认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彭德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们的社会需要好的人气,不能一当官就凡人不理,思想腐化,搞些腐败的行为,这对社会的发展和党的事业没有好处。

 

  同样,对于生活他也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告诉我们,他之所以保持这么好的身体状态,主要是有个好心态,从来不和别人争什么。现在他有三大爱好:一是喜欢喝茶,玩茶具;二是摆弄电脑;三是买书读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张春一:他觉得彭梅魁老实可靠  张春  张春词条  老实  老实词条  可靠  可靠词条  觉得  觉得词条  
后代

 薄一波的后代

薄熙来薄熙成薄熙永,薄一波长子。母亲胡明,曾化名李学明。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曾任北京油嘴油泵厂厂长,现任中国光大集团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薄熙来,薄一波次子。1...(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