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他为人世留下真骨头——追思孔飞将军的几件往事

   

 

  孔飞将军

  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名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准确地概括了20世纪的时代特点。在中华民族改天换地的伟大斗争中,无数各民族的优秀儿女成长为共和国的脊梁,蒙古族将军孔飞就是这些时代英雄中的一位。历史的机缘,我与主人公多有接触,也对将军有着诸多的回忆——

  儒将风度 可敬可亲

  我同孔飞第一次见面,是在1958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召开的会议上,这次会议主要研究锡林郭勒、察哈尔两盟合并后锡盟军分区的干部安排。当时我和陈兰亭作为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秘书处的工作人员,在会议室门口迎候来参加会议的领导。几位穿将军服的军区领导向会议室走来时,一位边走边谈笑的高个子将军吸引了我。我问陈兰亭这位高个子将军是谁,他低声告诉我:“他叫孔飞,是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也是自治区党委委员。”一下子见到这么多位将军,我有些拘谨。不料他们走过来时,孔飞将军竟主动跟我握手,说:“这位年轻人面貌不熟悉,是新来的吧?叫什么名字?”这一下就打消了我的拘谨感,我立马回答说:“我叫王树盛,大树的‘树’,茂盛的‘盛’。”孔飞拍着我的肩膀说:“茂盛的盛,好一个壮实的后生!欢迎欢迎。”与孔飞一起来的刘华香、廷懋也随声说:“壮后生,欢迎欢迎!”这第一次见面,特别是孔飞热情、潇洒的儒将风度让我记忆深刻。在后来的日子里,只要能有机会见到孔飞,我都会积极地上前和他打招呼。

  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为了让领导同志多锻炼身体,在乌兰夫的倡导下,内蒙古组织了以自治区党委与军区主要领导同志为主的“老头篮球队”,每周到自治区体育馆打一次篮球。当时兼任自治区体委主任的孔飞是积极参加者,也是“老头队”的主力队员。在“老头队”里,乌兰夫投篮准,是固定投手;权星恒个儿最高,司职中锋;孔飞个子高跑得快,多为前锋。大家到了球场上,不分职务不论年龄,抢球、传球,连喊带跑欢快异常。一场球打下来,连日的脑力疲劳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虽然都知道“老头队”打球是为了锻炼,陪打队(内蒙古篮球队)是为帮助领导同志锻炼,两队体力和球技都不成比例,但是,每当比赛结束,尽管大家都是身上带汗、气喘嘘嘘,但还是要凑在一起就得球和失球自我评论一番,甚至玩笑式地互相称赞或指责。在这时候,孔飞总是会有板有眼地评说几句,别人就开玩笑地说他:“将军把打仗的经验都用上了。”他就一本正经地说:“打球打仗都要讲战术。”

  还有一次活动让我印象很深。军队搞大比武时期,内蒙古军区在元山子靶场组织了一次射击表演,请乌兰夫参加。我们秘书处几个工作人员随乌兰夫同去。到靶场时,军区领导过来给乌兰夫敬礼。遇到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多闪到一边,以避“抢镜头”之嫌。就在这时,孔飞却对在场的军区工作人员说:“他们在领导身边工作,很辛苦,你们要把他们安排好,让他们好好看一场表演。”话虽不多,但作为高层领导这样关心普通工作人员,不失情深意重,我们几个人听后,都感觉心里暖洋洋的。

  有志有谋 勇挑重担

  1987年春,我在协助乌兰夫撰写纪念内蒙古自治区创建40周年的文章时,乌兰夫对我说:“在创建内蒙古自治政府的过程中,有两次会议具有决定性意义,这就是1946年的‘四·三’会议和1947年的‘五一’大会。这两次会议有两个同志为在第一线坚守岗位,未能参加,这两个人就是王铎和孔飞。当时他们一个在锡察草原,一个在热河省的卓索图盟。这两个地方都是自治运动联合会建立后开展工作最早的地区,也是解放战争爆发后对敌斗争的前沿。他们没有参加这两个会,但在‘五一’大会上,却一个当选为自治政府委员,一个被选为临时参议会参议员,他们功不可没呀!”

  在卓索图盟坚守岗位、当选为临时参议会参议员的,正是孔飞。读了《孔飞传记》后,我对“功不可没”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1946年新年刚过,孔飞作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派赴东蒙工作团的主要成员到达赤峰后就留了下来,开始了开辟卓索图盟地区工作的艰苦历程。

  当时的卓索图盟有多股政治力量,战后组建的中共中央冀热辽分局及其所属的中共热河省委已开始开展工作;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建立的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视这里为他们的管区,他们委派的当地蒙古族代表人物,正在按着他们“与中国共产党是兄弟关系”、“与中国是宗藩关系”的想法组织政权和军队;国民党也派1925年建立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白云梯等人,带“宣抚”团到这里来活动;此外还有五花八门持有不同想法的地方性派别组织。

  就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孔飞认准了我党坚持依靠群众的工作原则,一头扎到基层,向蒙古族同胞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民族政策,揭露形形色色欺骗蒙古族同胞的谎言,逐步把民众唤醒。在发动和唤醒群众的基础上,他先组建自治运动联合会卓盟分会,而后建政、建军。在这一过程中,他遵循中共中央广泛团结蒙古族各阶层的方针,除大力动员蒙古族进步青年参加我党领导的自治运动外,还耐心地做各阶层代表人物的工作,特别是做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委派的代表白云航的工作。

  白云航是白云梯的弟弟,在当地蒙古族同胞中有一定的影响。“四·三”会议前他热心民族问题,关心内蒙古的前途,但一直坚持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和东蒙自治政府与中共及中国为“兄弟”关系和“宗藩”关系,不接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民族平等、民主自治的主张。为了团结他共求民族解放与平等自治,在组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卓盟分会时,孔飞同意在“联合”后边又加了白云航提出来的“促进”二字。在不失“蒙古族各阶层联合起来”本意的前提下,增加“促进”两字,以引导白云航渐渐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在建政、建军过程中,为了团结各阶层力量,孔飞也适当妥协,让白云航出任卓索图盟纵队司令,自己任副司令。

  为了壮大革命队伍、培养骨干力量,孔飞在“四·三”会议前就向中共热河省委提议,在赤峰建内蒙古自治学院,这是一项很有远见的动议和举措。自治学院建立后,孔飞亲自动员蒙古族进步青年入学,不仅解决了当时干部奇缺的问题,保证了建政、建军的政治质量,也为后来的革命发展准备了领导骨干。

  “四·三”会议上,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的代表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是内蒙古自治运动,即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的统一领导机关。他们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哈丰阿、特木尔巴根已成了中共党员,原来激烈争论的问题此时都迎刃而解了。孔飞之前做的工作,为“四·三”会议的成功和会议精神的贯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正是由于孔飞的深入工作,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以孔飞为主要领导组建的卓索图盟纵队坚定地站在革命的立场上,不仅成功地抗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还很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整训部队的任务。

  顾全大局 深具远见

  乌兰夫的老战友苏谦益曾给我讲过上世纪50年代建设包头钢铁工业基地时的不少趣事,其中一个是内蒙古军区输送转业军人到包钢当工人的故事。

  “在选帅点将的同时,乌兰夫也很关心对当地少数民族工人队伍的培养。对输送蒙古族青年到包钢当工人、培养蒙古族第一代钢铁工人的问题,乌兰夫与苏谦益交换意见,二人一拍即合。此时,正遇内蒙古军区有一批军人转业,乌兰夫让苏谦益找内蒙古军区领导商量,争取把这批即将退役的军人转到包头,支援包钢和包头工业基地建设,把他们培养成为内蒙古的第一代钢铁工人、产业工人。”

  “按照乌兰夫的意见,苏谦益很快到内蒙古军区,约见副司令员孔飞、王再天和副政委廷懋等人,向他们转达了乌兰夫的意见。当时乌兰夫兼任军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军区的领导同志都很尊重他。他们听了苏谦益转达的意见后,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都说乌兰夫同志想得对,是有远见的。孔飞说:‘培养第一代蒙古族钢铁工人非同一般。骑在马背上的人去当工人,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现在我们军队里部分军人要转业到地方,从中可以选一批年轻、有文化、觉悟高、身体好的军人转业到包钢当钢铁工人。’廷懋以军人的口气说:‘这个任务保证完成,就按孔飞同志提出的办法选。’王再天说:‘要选精兵,他们将来是包钢的骨干力量,就按孔飞提出的要求挑选,不能有半点马虎。’就这样,内蒙古军区很快挑选出一批‘精兵’输送到包头,分配到不同的生产建设岗位。这批转业军人,在由鞍钢等调来的老工人的帮助下,经过培训和实际锻炼,很快掌握了各自工种的技术,成了包钢建设和生产的生力军。”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支援包钢和培养第一代蒙古族钢铁工人的重视,而孔飞的态度和他提出的挑选第一代蒙古族钢铁工人的“4个条件”,不仅反映出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更表现出他的全局观和深谋远见。半个多世纪后回头看这个问题,孔飞当时说的挑选输送第一代蒙古族钢铁工人“非同一般”,现在已被历史证明。

  尊重历史 实事求是

  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撰写乌兰夫传记以及筹建乌兰夫研究会,我曾多次请教过孔飞。孔飞在看过我们的初稿后,特意约我面谈。针对与布里亚特叛匪的斗争这一部分,他说:“重点应该写争取、瓦解,能多争取一个就多争取一个。特别是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时,更应该是以政治攻势、分化瓦解为主,对极少数最反动的死硬分子,实在无法争取时,才被迫歼灭。”

  为了让我理解他的想法,孔飞又进一步说:“为什么解放战争中有‘北平方式’和‘绥远方式’?任何战争都有其政治目的,战争只不过是一种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要尽量减少杀伤和损失。因为有了‘天津’、‘新保安’歼灭战胜利的威慑,在我方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北平就有了和平解决的可能。北平和平解放后,绥远就可以围而不打,争取其和平起义。在已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后,对有和平解决或迫其投降的可能,就不一定要急于用歼灭方式解决。绥远的‘9·19’和平起义,不是就等了8个多月嘛!”孔飞这样深入浅出地给我解释,反映出他的善于思考和深谋远虑。这件事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也使我受到了难得的教益。

  在听了我们关于乌兰夫研究会的设想后, 孔飞说:“乌兰夫同志一生经历丰富,业绩辉煌,是内蒙古革命及我们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缩影。他的一生,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很有研究意义。要干好这件事,最重要的是方向明确、态度端正、方法对头。正确的方向就是通过对他一生奋斗实践的研究,从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用以激励和教育后人;端正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尊重史实、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对头的方法就是重视资料搜集和积累,包括文字的和记忆的,做好基础工作,为现时研究提供条件,为以后研究打下基础,这才可以做到研究工作以史为据、由浅到深。”

  孔飞想的和乌兰夫健在时的交代是一致的。“尊重史实、实事求是、以史为据、由浅入深”是孔飞留下的“乌研规矩”,也是乌兰夫的遗训。

  孔飞,这位蒙古族开国将军,在告别人世前曾留下了谛言:“我为人世留下真骨头。”的的确确,忆起往事,处处事事可见他以一颗对中国共产党、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赤诚之心留下的“真骨头”。这是他的骄傲,也是养育他的祖国北疆和中华大地的骄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飞将军  飞将军词条  追思  追思词条  人世  人世词条  骨头  骨头词条  往事  往事词条  
故事

 战士宝音图血洒阜新

   1946年7月中旬,辽宁阜新蒙民大队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八家子、敖力板营子一举歼灭了阜新反动地主武装刘墨林等部。在战斗中不少战士果敢冲锋...(展开)

故事

 用两条半枪闹革命的方志敏

1925年夏天,方志敏在家乡湖塘村秘密成立了农民协会,带领贫苦农民与地主展开了斗争。  那年天旱欠收,到了秋天,许多贫苦的农民发愁交不起租,还不了地主的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