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17日晚,皎洁的月亮挂在天边,于都河畔人山人海,战马嘶鸣,红旗飘扬。八万六千余名红军将士踏上浮桥,渡过于都河,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河岸边,一位中年汉子忙上忙下指挥着大部队过江。他就是中执委委员、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刘伯坚。此时的他担任赣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党中央确定他留在中央苏区坚持对敌斗争。
正在此时,一阵“得得”的马蹄声传来。刘伯坚顺眼望去,见队伍前面,英姿勃勃的叶剑英和刘伯承信马由缰徐徐走来。刘伯坚飞步跑了前去,叶剑英和刘伯承也跃下马背,三人相见说不出的喜悦。队伍在他们身边象潮水般地涌去,叶剑英对刘伯坚说:“中央红军这次西进,困难不少,你们留在苏区也不见得轻松。”刘伯承说:“红军走后,敌人会更加疯狂地蹂躏中央苏区,你们的担子更重了。”刘伯坚说:“是啊,我们做好了艰苦奋斗的准备,我预计三两年后,我们会重逢的。”叶剑英和刘伯承都笑着说:“但愿如此。”三人边说边踏上浮桥,走了好一段路,终于要分手了,叶剑英、刘伯承握着刘伯坚的手说:“再见,伯坚同志,请多保重。”刘伯坚双眼噙满泪水,向叶剑英和刘伯承挥手告别。此时的他有多少战友情想给两位老战友倾诉,有多少知心话象在瑞金共事时一样,促膝谈心,彻夜共商?望着战友们渐渐远去的背影,眼泪从刘伯坚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一九三五年三月间,刘伯坚率领省委机关在信丰、于都交界的牛岭、马岭之间突围时不幸负伤被俘。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在大余县城郊的金莲山英勇就义。牺牲前,他写下了气吞山河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带镣行》:
带镣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作。
带镣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人心自安祥。
带镣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刘伯坚同志英勇牺牲的消息传来,叶剑英同志悲痛万分。尤其是长征前夕在于都河畔的最后一别,深深镌刻在他的心头。
斗转星移,28年过去,1962年建军节前夕,叶剑英元帅在《解放军报》发表《建军纪念日怀战烈》的诗篇,第一首诗云:
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
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
诗中引用秦朝燕国高渐离击筑高歌送别壮士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追忆当年红军长征时,夜渡于都河,刘伯坚为自己送行的壮烈场面和动人情景,给世人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16、那只“摇篮”的故事
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挂着一只摇篮。这只摇篮记载着几位红军医务人员的动人故事。
那是1934年,中央红军部队的后勤机关设在于都县新陂乡车脑村,红军的后方医院设在其中的一座姓氏宗厅里。
由于战斗激烈,前线红军的伤病员在大量增加,源源不断地向后方医院转来,临时征用的厅、屋里到处都躺着、坐着受伤生病的红军战士。有一天,由于红军要转移,从红军总部送过来五个几个月大的婴儿,最大的十个月,最小的是刚出生。
原本照看守护伤病员的人手都远远不够,现在又要照看这些什么都不懂的婴儿,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护士二组,要求她们在照顾好婴儿的同时原来的工作依旧。宁蓝是组长,院长语重深长地对她说:“宁蓝,一定要带好娃娃们,保证他们的平安与健康啊!”宁蓝攥着双拳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请领导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护士二组共五个人,原来承担了四、五十个伤病员的护理工作,每天都要量体温、打针、上药、抢救,外出找药配药,忙得连歇息的时间也没有,常常要连轴转,打个盹儿又投入到工作中。对新接到的“照看五个婴儿”的任务,怎么办?他们可都是革命的后代,红军的后代呀。他们的父母有的正在前线指挥作战,有的已经牺牲。一定得想办法照顾好才行。正当宁蓝要召集姐妹们来商量的时候,一个护士匆匆跑来,“宁蓝姐,快去看看,有一个孩子又呕又拉的,还有点发烧……”
宁蓝几步冲进了“婴儿房”,所谓的“婴儿房”,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偏间,在地上铺了两块门板,用包袱裹着的婴儿们就睡在上面。
摸着孩子微烫的脸,宁蓝的眼睛湿润了。不禁心里轻轻地念叨着:“孩子呀,你可要早些好起来哟。”
为生病的婴儿打完针,抱着喂好药,见孩子睡着了,宁蓝就叫一个小护士看着,自己离开了“婴儿房”,向刘阿婆家走去,刘阿婆的儿子参加红军打仗去了,媳妇因难产离开了人世,只留下八个月大的孙子陪伴着刘阿婆。宁蓝她们转移到车脑村后,便隔三叉五的抽空到刘阿婆家中看看,陪她聊聊天,干点家务,帮着带带孩子。
刘阿婆家没有锁门,宁蓝一直走到了厅里。“阿婆,阿婆,你在吗?我来看您了!”刘阿婆从厨房出来,“原来是闺女你啊,来,坐会儿,陪阿婆超超天(注:聊天的意思)”
“咦,你家的宝宝呢?”宁蓝问的是刘阿婆的孙子。
“他,在睡篮里。”
“睡篮?”
“噢!是我特意叫人给编的一个篮子。”
“快!阿婆,带我去看看。”
刘阿婆拉着宁蓝的手来到一个篮子旁边,指着篮子说:“这孩子真命苦,跟着我这老太婆受苦,因为没什么吃的,又没有奶水,一天到晚总是哭个不停,我要去做家务,放房间里又照看不到,不知道他啥时冷了,饿了。这下好了,他躺在这个篮子里,干活时我就用这个蓝子把他提得去,既不影响我干活,又不用回家去看他,多好!”宁蓝由衷地称赞道:“阿婆不愧是有经验的人呐,能想出这么个好方法来!”一边说着话,摸着篮子,轻轻地为宝宝盖好小被子,一边想,如果将这个方法用到后方医院里去,不是就把问题给解决了吗?可是,到哪找篮子呢?
“闺女,你在想什么哩?”刘阿婆的话打断了她的思维。“哦,阿婆!”宁蓝把自己想的说了出来。“好哇,闺女,你早说嘛!让阿婆来帮你们。”
“真是太谢谢了!”
“红军打土豪,打国民党,为咱穷人打天下,红军的事就是咱老百姓的事,你就别谢了。”听着阿婆的话,宁蓝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多好的群众啊!有了这样的群众,还有什么难关过不去呢?
宁蓝走后没多久,刘阿婆就带着几名妇女一起给医院送来了篮子。
宁蓝一看见刘阿婆她们给医院送了篮子来,高兴得不得了,几个小护士却睁大了双眼,都用不解的眼光看着宁蓝,几乎异口同声地说:“篮子能干什么呀?”
宁蓝笑了笑说:“它们可是宝贝!待会儿你们就会明白了。”接着就叫小护士把篮子提进了“婴儿房”,只见宁蓝把孩子们一个个从“床板”上抱起,又小心翼翼地放进篮子里。
可能是声音太吵了,有个婴儿“哇哇哇”地哭了起来,紧接着其余四个婴儿也陆陆续续地伸着小手,张开嘴儿哭了起来。小护士们手忙脚乱地跑向篮子,要将婴儿抱出来。只听宁蓝叫着:“别抱别抱,大家看。”她边说边用手提起篮子,左右摇晃了几下,婴儿就不哭了,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瞅着周围的大人。孩子笑了,小护士们都笑了,宁蓝也笑了。
一会儿,小护士们你一句她一句地建议说:“要是能找根绳子,把篮子吊起来,就可以不要提着了。”“对呀,那不就是吊篮子?”“不对,是摇篮。”“是睡篮。” ……
几个人到老乡家中找来几根粗绳子,把篮子吊在房梁中。为了更好地照看好婴儿,篮子被吊在了不同的病房。这样,护士们进入到每一个有婴儿的房间,照顾伤病员时都能同时照看到房内的婴儿了,那间专设的“婴儿房”也让外面的伤病员住了。
若是孩子哭了,旁边工作的护士迅速跑过去,轻轻地晃动着摇篮。孩子不哭了,护士又跑回伤病员身边,打针、上药……
二个月后,后方医院随着中央红军的大部队转移,摇篮和摇篮里的孩子曾先后辗转到了于都县的银坑、宽田等地。
“摇篮”和宁蓝这群小护士们的故事虽然已过去几十年,许多红军战士都说看到纪念馆这只摇篮就有一种记忆犹新、恍如昨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