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害人呐。”回忆起过去的岁月,双目几近失明的岳建平有些不安。
1933年农历正月初四,19岁的岳建平到县城逛庙会。在红军驻扎的茅草屋前,他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机关枪。“那么大的枪,子弹恐怕要用簸箕来装!”惊奇不已的他被连队留下来吃饭。
吃了一碗肉后,岳建平决定不走了,要当红军的机枪手。
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岳建平的战斗生涯拉开了序幕。“我们那个团,特别能打。”他回忆说。在反“六路围攻”中,他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第9军25师75团,获得“攻如猛虎”荣誉称号。
带着一挺缴获的歪把子机枪,岳建平开始了长征。过草地前的会师,他见到了长途跋涉而来的中央红军。
一天,团里突然下命令,要战士们背上枪到一方面军的驻地前走一趟。“他们只说要振作精神,衣服穿整齐,走得威风些。”岳建平和战友们只顾走路,昂首挺胸,脚下生风,但谁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干啥。
过了几天,岳建平才从别人的议论中模模糊糊地闹明白,那天是“张国焘让我们在毛主席面前显摆显摆,展示我们的武力和士气。”
岳建平隐约觉得,这样的“显摆”似乎不是好事。没过多久,他们的队伍便急转南下,中央不得不率领1、3军团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
“张国焘一闹分裂,害得我们多走了多少路,多打了多少仗哟!”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的岳建平用一句“万水千山重重叠叠”来形容因为分裂而更加漫长的长征路。
两过夹金山,岳建平看见许多战友在自己身边倒下。“走着走着就觉得没阳气,走不动了”,岳建平伸手去拉坐在路边歇脚的战友,发现他眼皮还有动静,身子已经硬邦邦的了。部队北上再过雪山的时候,比上次有了经验,大家吃了不少牛肉和糍粑御寒。没想到,这次有了“阳气”,却又因为不消化胀死了人。“有的人捂着肚子就倒了,死的样子比中弹还惨!”岳建平说。
1937年,岳建平随西路军出征。梨园口战斗,红9军政委陈海松率兵坚守梨园口外的小山包。岳建平还没爬上山,敌人的骑兵已将他们一连人马同大部队冲断。陈海松身边只剩下10来个警卫了,岳建平拼命向政委靠拢——1936年底过一条冰河时,岳建平掉进了湍急的河流,是陈海松伸手把他拉上来并给他披上了自己的大衣。
岳建平想要保护他的救命恩人,却已晚了。他还没来得及冲上山头,就眼睁睁地看见陈海松被敌人的排子枪打死。
讲到这里,92岁(2006年)的岳建平一阵呜咽。
岳建平被赶来增援的部队救了,西路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决定带领他们上山打游击。可夜里行军时,他和其他200多人竟然同王树声走散了。
大雪纷飞,旷野里弥漫着伤员的呻吟。站在队列前的那位干部突然蹲下来,独自抱头痛哭起来:“我们走丢了……找不到首长了……大家各自逃生命吧……”
岳建平“哇”地哭出声来,久久不愿走开。
在雪山躲了3天3夜后,岳建平被搜山的敌人俘获。几天后,来了一群敌骑兵,说是来练靶的。岳建平一行10人便被拉出来,成了活靶子。
岳建平排在第七。“砰砰”,前面的战友一个个应声倒下。当第5个战友倒下时,围观的老百姓看不下去了,抓住了敌人的枪,“莫打了!莫打了!好可怜!”敌人才骂骂咧咧地作罢。
1937年6月,岳建平也不知什么原因,竟被释放了。“你们运气来了,蒋介石打电话说不杀你们。”有人这样告诉他。凭着记忆中在一所小学墙上看过的中国地图,岳建平用了整整5年时间,靠做工和乞讨回到了四川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