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张不过期的借条

 

  “老乡:

  我们是路过这里的红军。实在对不起,因为你们家中没有人,我们挖了你的稻米,折合50圆大洋。本应付给现钱,因为手头实在没有现钱,特留下这张借条。等红军胜利以后,我们一定要加倍偿还。

  此致

  敬礼

  中国工农红军二军团后卫团二连全体战士

  1935年5月24日

  1935年5月,红二军团长征路经四川得容县,由于当地的老百姓事前听信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谣言,在红军进入前将粮食都埋藏了起来,人也躲藏了起来。等红军到达县城时,已是人去楼空。断粮几天的红军,全靠吃野菜充饥,人人疲惫无力,面如土色,不少战士还饿病了,全身浮肿。红军二军团后卫团二连连长看在眼里,心急如焚,可毕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正在这时,一个战士兴冲冲地跑来,瘦削的脸上一双大眼睛闪动着希望的灵光,“连长,好消息!我们找到粮食了!”

  “真的?”连长发愁的脸上掠过一丝笑容,浑身像长了几斤气力。不多会,他们来到了一个老乡家的牛棚,战士一弓身,猫下腰扒开地面上堆的杂草,一层洒落着零星稻米的新土露了出来,再拨去这层薄薄的新土,是一块长方形的木板,里面居然是一大缸稻米。这久违了的粮食的香味让大家欣喜若狂,战士连忙拿起铁锹,迫不急待地想要挖出稻米。

  “别忙,等一等。”同样欣喜地连长却说,“我们红军要遵守群众纪律,现在这家主人不在家,怎么能随便动人家的东西呢?”

  “可是这一带的人都逃光了,人家有心要躲着我们,让咱一时半会到哪里去找主人呀?我们这么多同志都饿病了,这眼看着病情一天比一天重,可你还不让动这粮食,那要我们咋办?”小伙子也是个犟脾气,一丢铁锹,干脆就给蹲下了,眼巴巴地看着这一缸稻米。

  “我看还是这样吧,”排长见状忙上前对连长说,“是不是可以先挖出一部分粮食,然后再打一张借条,说明部队的难处,认上这个帐,我们还会打回来的,等到以后革命胜利了,我们加倍偿还。”

  然后他又转过身拉起蹲在地上的小战士:“小鬼,别生气了,你要体谅连长,按照我们红军过去的惯例,如果老乡不在家,我们是不能动他们的东西的,如果急需老乡的东西,可以留下一些银元作补偿。可是,现在我们手中已经没有现钱了,如果白拿老乡的粮食,你要是老乡会怎想呢?

  二排长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他们一面派人挖稻米,一面拿纸笔给老乡打了借条。全连有了粮食也有了生气,支委会当日就决定,除了病号每人分8小碗外,一般战士每人分5小碗,连队干部每人3小碗。战士们瘪了好几天的干粮袋总算是稍微鼓起了一点。

  部队走后,主人一直保存着这张借条,直到他临终前,嘱咐自己儿子:“共产党说话是算话的,你拿这张借条到人民政府去兑换吧。”

  1952年6月,也就是27年后的一天,当四川得荣县乡政府的办事员从老乡手中接过这张发黄的借条时,他紧锁双眉,疑惑地望着老乡说:“这是哪一年的账了,早过期了吧?”

  “这是当年红军长征时,向我爹打的借条,我爹死前交给了我。人民政府是共产党领导的政府,我不找你们找谁?”虽说是老乡,其实也不老,红军长征那会儿,他顶多也就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不过岁月的利刀却在他脸上无情地刻下了条条的凹痕。

  后来,乡政府得知此事后,专门开会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借条有效,乡长还特别吩咐财会人员按解放初期人民币与当时的银元的比值进行换算,兑现了那张借条上所承诺的,把钱“加倍偿还”给了那位老乡的后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张不过期的借条  借条  借条词条  过期  过期词条  一张不过期的借条词条  
故事

 抗日英雄梁鉴堂的故事

   梁鉴堂(1897~~1937),字镜斋。1897年生于河北蠡县,农民家庭出身。 1920年东渡日本学习,抗日战争中爆发时任第三十三军第六十九师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