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苏元平:国庆十七周年的“红色记忆”

  

  导读由泸州老酒坊冠名、全国20家媒体联合推出的“泸州老酒坊·新中国国庆记忆大型系列报道”今天为您报道的是泉州人苏元平。43年前,作为学生的苏元平与200多名同学一起,从海南出发一路北上进京见毛主席,并到天安门参加当年的国庆大典,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国庆记忆。国庆记忆官方网站(http://www.guoqing.cc)同步在线以飨广大网民读者朋友。

  1966年,泉州人苏元平还是华侨大学的一名学生,他所就读的热带作物系所在地位于祖国的最南端——海南岛。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苏元平和他的同学们一起参与到“大串联”的狂潮之中,在那一年的国庆庆典上,留下了他们那一代人的红色青春记忆。

  “一路北上进京见毛主席”

  “1966年5月份,全国的学校几乎停课了。从8月开始,全国各地的学生都蜂拥到北京,就是为了得到毛主席的接见。”苏元平回忆说。9月10日,年仅20岁的苏元平和同系的200多位同学从海南出发,北上进京。

  一路上,只要持有学生证,往返的火车票及所有的汽车票都是全免的。所以,从广州站开始,青年学生几乎挤满了火车上的每一个角落,或睡在车厢过道上,或斜靠在床架旁……“火车坐了三天两夜。尽管条件很艰苦,但一点也不觉得累,多么难得的一次机会啊!不仅可以到首都北京,还可以看到国家最高领导人,心里可激动哩!”那是苏元平第一次去北京,至今回忆起来,每一幅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9月的北京,秋高气爽,但天气却很干燥。“北京的雪梨很便宜,一斤一两毛钱。我们经常吃梨解解渴。”苏元平说,接待单位安排他们住集体宿舍。“毕竟都是学生,热情,单纯,虽然条件艰苦了点,但大家都不觉得累。”

  9月15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号称百万的红卫兵和群众。这是自1966年8月18日以来,毛泽东第三次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由于人太多了,苏元平和同学们所处的位置又离天安门城楼很远,只能模糊地看到毛泽东的身影。

  参加有150万人游行的国庆大典

  9月15日的活动结束后,接待单位安排苏元平他们留京参加国庆典礼。

  1966年10月1日凌晨两点,苏元平和同学们就早早起床了。一番洗漱之后,一行人带着干粮和水壶,乘坐大卡车抵达天安门广场,在西长安街的指定地点集合,准备参加国庆游行。

  从凌晨4点多开始,他们就在广场上耐心地等到天亮。到了上午9点多,广场上已是人头攒动。10点左右,柱式扩音器上响起《东方红》响亮的歌声,毛泽东和其他国家领导人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建国17周年的庆祝大会开始了。

  “包括干部、工农、革命知识分子、首都和外地的师生等,据称共有150万人。”如此庞大的游行队伍,让苏元平印象深刻。他所在的游行方块沿着长安街排成140个纵队,每人手握《毛主席语录》,口中一边高喊“毛主席万岁”的口号,一边唱着革命歌曲,从西向东朝天安门城楼走去。

  “起初秩序还算不错,队伍行进速度也快。可一到金水桥附近,立刻减慢了下来,因为大家都争着要看毛主席嘛。”由于人数太多,前面队伍的速度放慢下来,场面显得有些混乱,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不停地摆手示意,扯着嗓子喊:“快点跟上,快点跟上……”令苏元平印象深刻的是,当时他看到了站在城楼上的周恩来总理,也着急地朝游行队伍挥手示意,让他们保持秩序,加快行进速度。遗憾的是,苏元平还是没能清楚地看到毛泽东。

  游行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将近4点。当天晚上,苏元平还参加了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焰火晚会。“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啊,是我一生中看到的最美丽的焰火。”盛况让苏元平流连忘返,在国庆活动结束后,他又在北京逗留了几天,并在天安门广场上留影纪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元平  元平词条  国庆  国庆词条  红色  红色词条  周年  周年词条  记忆  记忆词条  
故事

 长征中的感人故事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展开)

故事

 红军家里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