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英雄杜伯华的故事

 杜伯华(1904~1941)。1933年参加革命,1935年春入党,历任榆树县党的地下联络站负责人、晋察冀军区五支队二营教导员、房良联合县县长、平西专署专员、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等职。他一生中的革命足迹遍及东北、华北和西北,特别是在平西,他辗转战斗,踏遍了山山水水,立下了不朽功勋。不幸于1941年6月因医疗事故牺牲,终年仅三十七岁。

  杜伯华,原名维汉,字华昌。1904年生,祖籍河北省,幼年随父逃荒到吉林省榆树县夏宝村落户。伯华的父亲,为人忠厚正直善良,他会中医,常常免费为穷人治病,因会种牛痘,人称“杜花先生”,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伯华聪颖好学,虽仅读过四年小学,但在父亲的影响、教诲下,学会了医术。父亲病故时,伯华年仅十八岁。不但能为乡里看病,而且得到好评,榆树县举行医生会考,伯华名列第二。1931年由乡下迁到榆树县城,开办华昌诊所。为了更好地给人看病,他又开始学习西医,依靠自己的刻苦学习和丰富实践,医术闻名遐迩。伯华是一个有民族气节、有报负的爱国青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目睹日本汉奸恣意横行,人民遭受蹂躏之惨状,忧国忧民之心日深。本文摘自中国红故事网。

  1932年8月,杜伯华遇到了姑表内弟、党的地下工作者李向之。李是从关内回东北做王德林部的抗日工作的。见到了表姐夫伯华,就向他介绍全国抗日斗争的形势,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伯华受到了很大教育和鼓舞,决心参加抗日。从此,伯华在党的帮助教育下,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1933年,北京地下党组织派李向之等八人去吉林省进行建党建军工作,以杜伯华开设的“华昌药房”为中心地点,建立了榆树县第一个党的地下联络站,杜伯华为联络站的负责人。党交给杜伯华三项任务:搜集敌伪组织的情报,掩护抗日工作人员,以物资接济抗日武装。联络站在完成这三项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党派来的抗日同志,如抗联三军二十一支队队长杨文清、刘工人,抗联十军高级参谋翟亚夫(又名翟飞)等人来找王亚忱的部队,均是通过“华昌药房”进行联络、护送的。当时抗日武装缺乏医药,特别是红伤药,他就千方百计筹集运送,抗日武装缺乏胶鞋,他就也一次又一次地搞到送去,抗日武装缺乏枪支弹药,他就想方设法,搞些枪支弹药。他曾用自己的钱给翟亚夫买了一支手枪,还为抗联十军买了两支手枪。

  伯华通晓中西医术加之医德好,善交游,因此,来“华昌药房”买药、求医的人很多,生意兴隆,每天收入达三百元。伯华将这些收入,绝大部分都捐赠给东北义勇军做为抗日活动的经费。伯华为壮大抗日力量,广泛宣传群众,争取群众。只要同情抗日,对抗日有利的人,他就联系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英雄杜伯华的故事  英雄  英雄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英雄杜伯华的故事词条  
故事

 “善战爱兵爱民”的王麓水

      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的群墓中,长眠着六位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的解放军高级将领,其中一位就是被毛...(展开)

故事

 死到阴间不反水

在兴国县烈士陵园的第3展厅里,有一座江善忠烈士英勇跳岩的雕塑:一座象竹笋般峭拔的石峰下,一些端着长枪的国民党士兵畏畏缩缩地往上爬,江善忠挺立在峰顶,双手高举着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