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斌出生在陕西平利县城郊的一户普通的菜农家庭。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听过太多农民因农业技术匮乏而造成经济损失惨重后的无奈叹息,这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1993年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李世斌几经思虑,认为自己身为农民的“儿子”,有责任也有义务回到生养他的家乡,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家乡人民改变农业技术匮乏的现状。于是他不顾家人反对,义无反顾地回到平利,心甘情愿地当起了县农技站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
走上工作岗位后,李世斌立马投入到农技工作中。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再加上自己“兴农奉献”的人生志向,让他在农技推广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94年至2000年,他包抓平利县长安镇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使该镇一跃成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镇;
1997至2001年,他承担了全县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建设任务,研发种子的产量和质量达到当时全省最好水平,被命名为省级“免检”基地;
2003年,他到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开展中药材课题研究,让消弭了近40年的平利地道名贵药材“八仙党参”重现光彩,被农民誉为“科技财神”;
2008年,他成功引进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填补了陕南地区技术空白……
从一名农技新兵到资深农技专家,李世斌坚持把各项新技术送到广大农户家门口,帮助当地民众实现了脱贫致富。
山城平利县原本有一些河边菜地,但随着县城扩建,良地渐减,市场菜价高居不下。看到这样的现状,李世斌十分忧虑,于是作为政协委员,他先后在政协全委会上发表几个建议提案,得到了在场领导和委员的一致赞同。
“种粮一年成能手,种菜三年难入门”,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平利县技术、资金、人才样样都缺。当时全县一百多名农技干部熟悉蔬菜技术的并不多,重担就落在了李世斌身上。他起早贪黑研究技术,进行试验,有时分身乏术,就动员妻子和种菜的亲友帮忙。蔬菜技术更新快,李世斌每年都要自费到外地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
为了减小农民损失,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他都先在自家菜地试验,成功后再推广。为了使新建基地菜农能够尝到甜头,坚持下去,到了蔬菜滞销季节,他便积极为菜农联系市场,寻找销路,一步步帮助农户们完成了由粮农到菜农的角色转换。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李世斌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平利县设施蔬菜产业从无到有慢慢发展了起来。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大棚设施基地1000余亩,全部普及了“春提早、秋延后”技术,蔬菜上市比过去提早一个多月,退市比过去推迟一个多月,就连冬天也能吃到本地上市的绿色蔬菜。2009年平利县被确定为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县。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李世斌经常上山下乡,在工作中受过多次外伤,由于忙没有及时处理,2010年底伤情恶化,必须截肢。这对于事业正盛的他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很多菜农更是无法相信,纷纷到病床前探望:“你少了一条腿就等于断了我们一只手,今后生产靠谁呀?”
病痛并没有击垮李世斌。手术时正值春季,处于蔬菜生产的旺季,李世斌放心不下,躺在病床上咬着牙给农户打电话,询问生产情况,叮嘱种植要点,就这样在病床上搭起了“技术服务台”。术后李世斌装上了义肢,通过刻苦锻炼能够在路况较好的条件下行走。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单位对他的工作尽量关照,他却坚持和别人一样上班下乡。
八仙镇是一个边远高山镇。为解决“吃菜难”问题,政府为农户建好了20余亩大棚,但农户习惯于传统的露天大田菜,不愿尝试,进驻了几批技术员都无果而终。李世斌知道情况后,主动请缨入户动员,承诺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带着伤残身体为农户调种苗、做示范,当季大棚平均效益就达万元以上,农户个个喜形于色,慢慢地开始主动尝试大棚种植。广佛、长安等几个镇的种植大户也都在他的悉心帮助下从门外汉成了行家里手,逐步走向了富裕之路。
如今,李世斌与种植户的故事还在继续……
从事农技研究20余载,李世斌因地制宜,用科技改变了家乡农业的传统模式。他不忘初心,兢兢业业,用一项项工作业绩诠释了坚守和担当;他乐于奉献,从不言苦,以永不褪色的农技情怀谱写了一曲农技人的敬业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