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码字的 这“三苦”与“三甜” 你有同感吗

  和只准自己“黑”自己的母校一样,材料工作者大多愿意自黑“我就一码字的”,要是被人家指着介绍“他,码字的”,得急得跳起来。这是因为,在机关单位工作,码字辛苦,尤其是专门码字的同志更辛苦,几个字轻描淡写地给人家概括了,能不急吗?

  码字虽然辛苦,还得有人做,而且还要做好,这是文字材料的重要性所决定的。苦是客观的,那就要看各位写手怎么看待这个苦。笔者码字时间不长,经常听师父、前辈讲,如果专职写材料,写了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仍然觉得只是苦,说明没有真正入门,没有找到感觉;要是觉得写材料有点意思了,写好一篇材料还愿意反复欣赏回味,甚至品得出些许甜味,这项工作才算真正上路。其实,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苦”与“甜”的关系。但从码字来说,笔者感到,有“三苦”与“三甜”三对关系。

  第一对:先“苦” 后“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一篇好材料不是信手拈来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不论是寻觅参考资料、消化为肚子里的货,还是打腹稿、落笔写,都需要大量的心力、精力,而这些心力、精力的投入量往往与材料质量高低成正比。苦尽甘会来,于是,当全身心投入,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材料时,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伴随而来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甜”。如果大家看到一名码字的好几天都闷闷不乐、眉头紧锁,今天却笑逐颜开、眉目舒朗,可以推测其刚刚经历了上述过程。这种“甜”,与一个人历经艰难险阻、顽强攀登,最终登顶山巅时的感觉大抵是相似的。

  第二对:踏“苦” 寻“甜”

  认识一些材料高手,他们不仅愿意写,而且乐于写,几个人推敲文稿小标题争论得面红耳赤,突然一个人提出灼见,其他人立马竖起拇指、不计前嫌、连声喊高。他们让我感受到,原来,“甜”不仅是材料写就之时的“奖杯”,也是在文稿起草之中可以寻觅的“彩蛋”:当你抛出一个有见地、立得住又不人云亦云的论点时,当你的谋篇布局既合理又不落俗套时,当你的文字表达清丽脱俗、独具风格时,当你以手写心、直抒胸臆时,这难道不“甜”吗?这种“甜”,好比登山时沿途的美景。登上山顶是一种快乐,欣赏沿途美景不也是一种快乐吗?

  第三对:以“苦” 为“甜”

  “苦”与“甜”这两者看似相互矛盾、截然对立,却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码字过程中,如果既明白先苦后甜的道理,又找到踏苦寻甜的方法,并且将这种道理、方法投入到码字的反复实践中,随着实践的丰富、经验的累积、收获的增加,就会量变引起质变,升华到以苦为甜的境界。到了这个境界,苦和甜已经融合在一起,有苦就有甜、有甜就有苦,苦就是甜、甜就是苦。到了这个境界,就会出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现象,别人以为你码字很苦,但你却正乐在其中。

  总而言之,只要沉下心来,耐住寂寞,上下求索,勤学苦练,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先写就先苦后甜的志趣,再写出踏苦寻甜的兴趣,定能收获以苦为甜的乐趣。

重庆市渝北区委组织部 蒋沛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码字  码字词条  同感  同感词条  
文汇

 争当“斜杠式”基层青年干部

 “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基层工作是关系到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而在基层工作的青年干部更是担...(展开)

文汇

 爱国是中秋最亮的“明月”

 一弯明月挂天空,万千思绪系心里。  又值一年中秋时。又勾起无数乡愁,数不完的情思。回忆一步步向前的脚印、一个个鲜活温暖的面孔,还有那被时间雕刻在额头上的皱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