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一提到过年,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首童谣。今天,我要讲的年货不是红萝卜,而是宜宾黄粑。宜宾黄粑作为一种传统特色小吃,是当地人春节里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必备年货。黄粑的原料是糯米、大米、红糖、白糖、猪板油和肥肉,可蒸、可烤、可煎,吃法多样,老少皆宜。然而,黄粑于我不止是年货,它还伴我成长,承载了我的“酸甜苦辣”。
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吃黄粑,每次赶集,总期待家人会给我买一个黄粑。从初中起,黄粑却成了我的“噩梦”。那时,父亲为了供我和弟弟读书,离开农村来到城里务工,几经周折,父亲便开始制作黄粑。自此,“玩耍”便从我们的寒假“清单”中消失了,我们开始了“寒假小工”生活。对孩童来说,玩耍才是“主业”,重复性的洗叶子、包黄粑简直是一种煎熬,连蒸黄粑时散发出的香味也不能提起我们的精神。父亲起早贪黑,成日忙碌着,我们也跟着“加班加点”。如果说曾经的我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如今的我对黄粑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那些是父亲教给我的,它不断提醒我、指引我。
有一种固执,是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坚持。我很难想象,只有小学文化的父亲在城市里经历了什么,才选择了黄粑这门小生意。在他的讲述里,那时的他向一位老乡请教,然后独自摸索,做好一批就请人试吃,再根据别人反馈的意见调整材料配比,优化制作流程。凭借这份执拗和坚持,他终于做出了心目中“最完美”的黄粑。十几年如一日,父亲对于制作黄粑有自己的坚持,叶子必须一张一张洗干净、红糖必须精心熬制去除杂质、蒸笼必须是竹制的便于水分排出、材料配比和每一环节的时间都必须精准。父亲并未告诉我为何要这样,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如今,我已成为一名基层干部,也如父亲一般,有自己的坚持。它提醒着我对待工作和生活要坚守内心的准则和标准,让我永远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有一种信念,是真材实料、不弄虚作假的执念。制作黄粑的材料都是父亲精挑细选的,曾经有人向父亲提出,用糖精代替白糖、减少红糖的用量,父亲拒绝了。父亲总说,换了材料别人会尝出来的。的确,“味蕾”是不会骗人的。父亲最喜悦的时刻,可能是别人品尝黄粑时说出的:“好吃,还是原来的味道。”父亲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不管何时何地,都要脚踏实地,练就一身真本领,才会有立身之本。在我的学生时代,我拼命地学习,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单纯地为了能结束成日与黄粑打交道的“宿命”,从乡镇的初中、县里的高中、直到考上理想的大学,人生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奋斗与汗水。踏上工作岗位的我,也仍坚持着心中的“坚持”,踏实肯干、刻苦钻研业务,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也敢于迎难而上、从不退缩,用自己的实干苦干收获了认可。
有一种努力,是以苦为乐、“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憧憬。成为妈妈的我,才懂父母之爱的伟大。父亲凭借自己的努力,靠黄粑养育了一双儿女。那些过去的岁月,必定是异常辛苦的。我仍清楚地记得弟弟包着粑粑睡着了、一家人进行包黄粑的比赛时你争我赶的场景,那些以苦为乐,为更好的生活努力的画面。它是我每当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想要放弃时想着咬一咬牙就过去了的“支撑”;是每当我面对新挑战,茫然失措、无从下手时却自我鼓励“我能行”的“定心丸”;也是我在工作之余,总想用学习“解锁”新技能的不竭“动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只有不断努力、持续奔跑,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那些普普通通的原料,经过巧手的精心制作,便成了能唤起乡愁、治愈乡愁的美味。黄粑就是岁月的“信物”,它让我懂得了何谓亲情、何谓勤劳、何谓责任、何谓初心。女儿出生后,父亲就忙着帮我带孩子,他一辈子都为儿女忙碌操持着。女儿今年快六岁了,她是吃着黄粑成长的,她说:“外公做的黄粑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粑粑!”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高场镇政府 朱兰